世界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知道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出现。 (3)知道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争霸。 (4)掌握诸侯争霸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认识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帮助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初步认识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进步中最活跃的因素。 (2)通过春秋时期社会的动荡,认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积极意义
重难点 重点:诸侯争霸。(结合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认识到诸侯争霸的必然性) 难点:诸侯争霸的作用;民族交融的客观效果。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阅读学习目标。 2.学生阅读时间轴,思考:中国历史何时进入东周时期 这一时期有什么特点 听教师解读 1.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安排学生齐声朗读。 2.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何时进入东周时期 展示春秋战国分期的时间轴。教师简单解读,引入新课 1.提前预知本课内容,以便让学生有重点地学习。 2.通过时间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理解春秋战国的分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探春秋之 变——春 秋时期的 经济发展 1.学生阅读教材,快速归纳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变化,听教师解读。 2.阅读图文材料,分析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的积极作用。结合课本,思考: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3.听教师的解读,回忆分封制 1.布置阅读教材P29,让学生自主归纳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变化有哪些。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2.展示图片及史料,引导学生从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上分析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的积极作用。 3.进一步演示,讲解春秋时期社会方面的变化——分封制瓦解。引出下一目知识 1.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史料,使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出来有效历史信息。 3.通过讲解春秋时期的变化,让学生初步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变化导致政治上的变化
析王室之 衰——王 室衰微 1.阅读的三段材料,小组讨论回答:周王室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听教师解读。 2.看分封制瓦解的图示,感受社会动荡的开始。带着问题学习下一目 1.教师出示材料,提问:周王室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听学生的答案,进而解读,强调导致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 2.借助图示,再次说明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大降,威望逐渐丧失,诸侯渐渐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引出诸侯争霸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看诸侯之 争——诸 侯争霸 1.结合前边学过的两个子目内容,思考回答:诸侯争霸的原因。并抢答你知道的春秋霸主。 2.结合地图,了解春秋时期争霸大国的地理位置。 3.阅读教材P31“相关史事”,并结合图片,思考回答: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 4.结合图文材料,听教师讲解“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的故事。 5.比较两张地图,思考:春秋初期和后期的变化。 6.阅读三段史料,小组讨论春秋争霸的影响 1.通过前面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原因,让学生看书找出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 2.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出春秋时期争霸大国的地理位置。教师进行演示。 3.结合教材P31“相关史事”,让学生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倾听学生答案,教师总结。 4.出示图文材料,简单讲解“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等故事。 5.教师出示两幅地图,提问春秋初期和后期的变化。教师点评总结。 6.继续出示史料,小组讨论春秋争霸的影响,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通过联系已学知识点,分析原因,让学生养成历史思维。 2.通过阅读地图,让学生习惯查找地图中的信息。 3.通过阅读图文等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整理归纳,突破本课难点。 4.通过讲解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感受中华文明。 5.通过对比地图、分析史料,从而理解诸侯争霸的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 1.春秋时期,许多人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是因为 ( ) A.牛耕的使用 B.铁器的使用 C.战争的需要 D.交通的需要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3.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一些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A 2.D 3.A
课后作业 请完成第6课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