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0 20: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司马迁与《史记》、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两汉时期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掌握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2)两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重难点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难点:如何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宗教。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阅读学习目标。 2.观看视频,了解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 1.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安排学生齐声朗读。 2.播放古代书写材料的视频,引入新课 1.提前预知本课内容,以便让学生有重点地学习。 2.通过观看视频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授课—— 造纸术的 发明 1.阅读图文材料,听教师讲解造纸的流程。 2.观看地图,尝试说出造纸术的传播路线。听教师解读 1.出示图片,提问: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 2.出示图片及地图,讲解造纸的流程、造纸术传播路线,提出问题: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有什么重大意义(影响) 教师讲解总结。教师补充:“蔡侯纸” 1.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学会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进一步感受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贡献。通过造纸术传播路线图,培养学生在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新授课—— 张仲景和 华佗 1.阅读教材P74—75第二子目,结合教师出示的材料,听教师讲解。 2.说说你所知道的华佗的相关故事 1.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二子目。 2.教师进行课件演示:张仲景像、《伤寒杂病论》书影,教师讲解。 3.教师进行课件演示:华佗像、麻沸散、为关羽刮骨疗伤、“五禽戏”的图片及视频。教师讲解 1.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故事,展现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新授课—— 历史巨著 《史记》 1.阅读教材P75—76内容(含小字、插图部分),思考问题:《史记》的作者、体裁、内容及地位。 2.听教师解读司马迁撰写《史记》的过程。思考: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精神 1.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2.教师讲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过程,进而提问: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精神 倾听学生答案,进而总结 1.通过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整理归纳。 2.通过讲解司马迁的贡献,引导学生学习他面对艰难困苦、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新授课—— 道教和佛教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76—77内容(含小字、插图部分),回答:道教的地位、兴起及创始人;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传入、影响 1.出示图片,简介老子与道教的关系。 2.出示教材图片《四川成都青城山》等,讲解道教、佛教的基本情况及影响 利用图片等资料完成基本史实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领域时代人物成就造纸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医学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历史学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宗教东汉张角太平道(道教)张陵五斗米道(道教)西汉佛教传入中国
课堂活动 思考这些汉代科技文化成就反映的时代特征及对当时的影响。 (1)时代特征:统一王朝、气势恢宏;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中外交流频繁;科技世界领先。(社会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2)影响:推动了汉代社会的进步,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课堂小练                            1.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 3.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  ) A.弘扬佛教文化 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 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 D.兴趣所致 4.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5.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答案] 1.B 2.B 3.C 4.B 5.D
课后作业 请完成第15课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