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18:3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1.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楼、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能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学习目标
鹳雀楼,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
新课导入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走近诗人
作者名片
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
词》等。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初读古诗
好慕课
好慕课
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
/
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
/
/
/

jìn
qiónɡ
cénɡ
/
/
/
/
lóu
诗歌朗读

lóu
高楼

jìn

céng
尽头
层次

依照


欲望

qióng
穷困

我会认
jìn
jǐn
尽头 尽力 尽情
尽管 尽快 尽早

多音字
gèng
gēng
更好 更多 更美
更新 更正 更改

多音字
lóu
结构 左右 部首 木
笔顺
组词 高楼 楼房 空中楼阁
造句 城市里有很多高楼大厦。
我 会 写

结构 左右 部首 亻
笔顺
组词 依靠 依旧 依依不舍
造句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
我 会 写
jìn
结构 上下 部首 尸
笔顺
组词 尽头 尽力 应有尽有
造句 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的。
我 会 写
huáng
结构 上中下 部首 黄
笔顺
组词 黄色 黄河 飞黄腾达
造句 金黄色的落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我 会 写
céng
结构 半包围 部首 尸
笔顺
组词 层次 云层 层出不穷
造句 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飞向蓝天。
我 会 写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
/
/
/
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
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
背诵全文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
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
读读想想
古诗解读
haomooc.com
haomooc.com
haomooc.com@好慕课
haomooc.com@好慕课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消失。
傍晚落山时的太阳。
依傍。
翻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的水滚滚流向大海。
古诗解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读一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谁能把这种景象完整地说出来?
看到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水奔流不息流向大海。
远景。
近景。
讨论交流
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指眼界开阔。
想要。
尽,使达到极点。
翻译: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更高的城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解读
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想到
讨论交流
诗句补充。
依山尽, 入海流。
欲穷 ,更上 。
本文的作者是 ,是 代著名诗人。
作者:
白日
黄河
千里目
一层楼
王之涣

随堂练习
登鹳雀楼
所见
所想
白日
黄河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壮阔,雄浑
积极
进取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板书设计
qóng

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qióng
课后练习
二、比一比,再组词。
依( )
衣( )
尽( )
层( )
挂( )
桂( )
烟( )
因( )
依 然
衣 服
挂 住
桂 花
尽 力
楼 层
烟 花
因 为
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