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针对性训练 九(上)第一章(1.4-1.6)(2)
一、选择题
1. (2022 包头)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C、用小苏打做面点发酵剂 D、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2. (2022 株洲)在工业上,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纯碱的化学式是( )
A、Na2SO4 B、NaHCO3 C、NaOH D、Na2CO3
3. (2022 云南)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K2SO4 C、CO(NH2)2 D、Ca(H2PO4)2
4. (2022·湖州)长征五号系列新一级运载火箭发动机“液发77”是我国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并且非常环保,因为其燃料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在物质分类上,水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 科学判断:以下不属于食盐用途的是( )
A、厨房调味品 B、制作腌制品 C、配制生理盐水 D、为人体提供能量
6. 下列物质跟水混合后,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
A、Fe2O3 B、Na2CO3 C、Cu(OH)2 D、HCl
7. (2022 毕节)已知CaCl2溶液显中性。向CaCl2与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用pH计测得混合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Cl-个数保持不变 B、AB对应反应为中和反应
C、BC对应反应无明显现象 D、CD表明Na2CO3属于碱
8. 以下物质间的反应,最终的沉淀和碱的质量之间满足这张图像的关系的是( )
A、HCI和CuCl2的混合中滴加NaOH
B、H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滴加KOH
C、HNO3和Na2SO4的混合液中滴加Ba(OH)2
D、HNO3和Fe2(SO4)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9. (2022·衢州)化学变化往往会导致一些量发生改变。现向盛有一定量Na2CO3溶液的容器中不断滴入C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容器中相关量随滴加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10.(2022·温州)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B 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C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11.(2022·绍兴)在做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烧杯内相关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2.(2022 泸州)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向静置的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美丽的颜色,振荡后逐渐滴加稀硫酸,并静静观察,会看到神奇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酚酞试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
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红色瞬间消失复又变红
C、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pH增大
D、发生了中和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
13.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小明往四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样品, 再滴入各试剂(如图),其中能够证明氢氧化钠己经变质的是( )
14.小龙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下列现象和结论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Zn粉 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一定有MgCl2
B CuO粉末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一定有两种溶质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可能有NaOH
D CuSO4溶液 有蓝色沉淀,则溶液一定有两种溶质
15.(2022 日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B、滴入适量Cu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C、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D、测得混合液中Na+与SO42﹣的个数比为2:1
二、填空题
16.一瓶敞口的NaOH溶液久置后变质,在变质后溶液中新增的离子主要是_____(填写离子的符号),为了检验此溶液是否完全变质,选用下列试剂_____较为合理。
①CaCl2 ②酚酞试液 ③盐酸
17.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 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18.酸和碱是两类重要化合物。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填离子符号)。
(2)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请选用两种不同类别试剂来检验 。
(3)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溶液pH变化,实验结果如图,当滴入溶液为V2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 。
19.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实验室常见的两种碱,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明设计了如图三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碱)。其中可行的是方案_________。
20.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21.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按如图进行实验,写出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确定两个实验后剩余物的成分,继续实验:
①将少量氧化铁加入甲实验后的溶液中,发现红棕色固体消失,溶液变为 色。
②取乙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烧杯中,为确定溶质成分,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填序号)。
A、将烧杯久置于空气中,杯内物质质量增加(忽略水的蒸发)
B、向烧杯内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C、向烧杯内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D、向烧杯内加入氯化铵并微热,产生有氨味的气体
③取乙实验所得白色固体,加入足量水并振荡,固体减少,其成分是 (用化学式填空)。
22.如图所示为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加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的实验操作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表示的微粒是 (填写符号);
(2)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硫酸有剩余,可行的操作是 。
A、取样,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 B、取样,滴加少量CuSO4溶液
C、取样,加入少量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少量Ba(NO3)2溶液
23.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
(2)在性质③中,X代表 类物质。
(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写一个)。
三、实验探究题
24.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科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pH数字采集器采集和计算机显示数据和曲线(如图乙):横坐标表示时间,左边纵坐标表示pH,右边纵坐标表示溶液的温度。结合反应过程并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还需要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
(2)50秒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3)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25.(2022·湖州)小越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小越猜想:除了这种可能性外,还可能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钙和氯化钠,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 为了检验小越的猜想,小陈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小越的猜想经检验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四、简答题
26.(2022 东营)长久使用的花洒、热水壶底部和热水锅炉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酸溶液可以清除水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向盛有不同质量水垢粉末的烧杯中均加入250g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垢的质量/g 10 20 30 40
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g 256.7 263.4 272.3 282.3
(1)第一组实验中所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组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有__________。
27.氢氧化钡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类似,久置空气中会变质。发生的反应为:Ba(OH)2+CO2= BaCO3 ↓+H2O。现取36.8克的已变质的氢氧化钡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再往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Ba(OH)2+H2SO4=BaSO4↓+H2O BaCO3+H2SO4=BaSO4↓+H2O+CO2↑
(1)ce段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点烧杯中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
(3)ce阶段,消耗了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A D B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B D
二、填空题
16. CO32﹣ ①②
17.(1)10 (2)红 无 (3)NaCl和HCl
18.(1)H+
(2)过量的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3)NaCl、HCl
19.(1)OH- (2) 一、二
20.(1)氯化钙溶液通过导管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2)NaCl、NaOH
21.(1)Ca(OH)2+2HCl=CaCl2+2H2O
(2)①黄 ②B ③Ca(OH)2、CaCO3
22.(1)Na+ (2)AC
23.(1) 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2) 酸
(3) NaCl
三、实验探究题
24.(1)温度计、秒表
(2)NaCl NaOH
(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时是放热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停止后由于与空气进行热传递温度又下降。
25.(1)2NaOH+CO2=Na2CO3+H2O
(2)排除碳酸钠或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3)正确
四、简答题
26.(1)3.3
(2)解:设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克x 3.3克
= x=75%
(3)氯化钙、氯化镁
27.(1)沉淀增加,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2)BaCO3 和BaSO4
(3)解:氢氧化钡的质量=36.8g-19.7g=17.1g
设与Ba(OH)2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
Ba(OH)2+H2SO4= BaSO4↓+H2O
171 98
17.1g x
=
x=9.8g
设与BaCO3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y。
BaCO3+H2SO4= BaSO4↓+H2O+CO2↑
197 98
19.7g y
=
y=9.8g
H2SO4%=(9.8g+9.8g)/100g=19.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