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散文,它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的高超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光。
二、说学情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动静结合的写法是五上第七单元的知识点,要求带班老师进行适当的预教,还有,学生对于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比较陌生。对此,我主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和分析描写小艇的句子,并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和特点,为后面学习威尼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会写“尼、斯”等15个生字及词语。
(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了解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句段理解小艇的样子和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高。
(2)通过观看资料片、有感情朗读等加深对威尼斯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初步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体会动态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效果。
教学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运用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方法进行描写的。
五、说教法与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以及部编版教材编写的思路: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组合。2、强化阅读,构架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4、突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努力遵循崔峦老师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原则。于是,我围绕着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进行设计,教教学参考书的规定动作。
我创设情境、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六、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设计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而设计重视语文知识方法教学和能力习惯的培养,直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重点段落的背诵目的在于加强学生语感的形成,对于本课显性的知识:总分的构段方式可以一点就过,但是,关键词语的意思以及小艇动态静态的描写则需要在实践中加强理解并运用。
我尝试按照部编版教材编写的思路的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组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既领略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的异国风情,又可以从中学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以及其表达的效果。
2、强化阅读,构架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通过课文的阅读过渡到我国著名作家周作人的散文《乌篷船》,课内外结合,再到教师的下水文《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的阅读,及领略风景之美,也为学生提供触手可及的下水文,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仅是在写景物(事物)的散文中体现,也可以体现在日常的记叙文中,让学生感受到动静结合的写法并不是大作家才能运用,鼓励并为学生做一个示范,学以致用,让这种写法得以更好地落地生根。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任务去阅读,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思维训练,培养语文思维的能力。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在教学抓住小艇的奇特的特点归纳描写事物的方法——抓住特点,全文的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方法,突显小艇的船夫技术好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4、突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宋朝理学大师朱熹曾在《朱子家训》中写道:大凡观书先需读熟,使其言皆如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在学习船夫驾驶技术好的段落,既让学生立足文本,理解“操纵自如”的意思,更要加深对这个新鲜词语的运用,通过实践把词语掌握,引导学生在进行过目不忘的背诵训练中,积累语言材料,为学生积累语言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马上创设耳闻目睹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巩固和创造,突显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积淀正确的语言经验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吴忠豪教授也曾谆谆告诫我们,积累经验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语言实践形成语感,语言经验来自于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的规范。在朗读全文的环节中,即总结全文更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规范性。王宁教授曾经说过,积累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是构建语言的基础和前提,语言材料的积累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语言构建质量。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听写词语。
大家都知道,识字教学是小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但在低年级起着关键的作用,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也不能忽视。我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夯实基础,每节课都能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认认真真、端端正正地写好汉字。
2、回顾课文内容。
温故而知新,接着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威尼斯的小艇?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3、回顾感受小艇的形态“奇”之美。
过渡:小艇在威尼斯占着重要的地位,那小艇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相关的语句,抓住关键词,好好的读读,体会体会。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艇外形的词句,分析描写小艇的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结合幻灯片了解小艇的样子,感受小艇的形态美。启发学生在以后写作的时候也应该像作者那样做到仔细观察,归纳出描写事物的方法,抓住特点,合理想象,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立足文本,积累语言经验,学以致用。
1、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高”之美。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提问:这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与下文是什么关系?(教学总分关系)
教师追问: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学生看书读文,小组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
预设:(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回答,师因势利导)
急驶时 拥挤时 极险极窄时
在自主交流中引导学生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总领全段,下面几句话围绕中心句具体叙述。感受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操纵自如、挤过、穿过、急转弯”等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指导学生了解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倒退”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反衬小艇速度之快,船夫驾驶技术高超。
3、口语表达训练:学以致用,出口成章。我是星级小船夫;仿写(钟南山爷爷的艺术特别高;快递小哥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依托课文创设情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样感悟与体会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交谈中便能读懂,读透,体会深刻,阅读教学便显得轻松愉快、游刃有余。正如王宁教授说,语文知识当然要的,但这种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来体会和获得,不然,仅仅是一些语言学教条,不能转化为必备的能力。)
(三)小组探究, 理解交流
1、研读动态描写,体会小艇作用之大。
①心理学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因此,阅读课文前必须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才能帮助学生纳入正确的学习轨道。所以,在阅读文本之前,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坐小艇去与干什么呢?
②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活动表格见教学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发挥生生之间交流,协作功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增大了信息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填补文本空白,培养想象能力。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威尼斯的男女老少白天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小艇。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引导:你还想到哪些活动跟小艇有关?这一设计,既填补了文本的空白,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
2、研读静态描写,以动衬静,体会威尼斯夜晚“静寂”之美。(回放镜头)
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朗读文本第五自然段,通过朗读来欣赏威尼斯城月夜静寂美景!升华情感。
(四)朗读课文,课堂小结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多次提出:语文不能忽视传统的方法,多读多记。通过朗读全文环节,我们领略了威尼斯奇特的风光,感受到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悟到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让我们随着照相机欣赏威尼斯。
(五)群文阅读,感“情”悟“法”
这一部分我大胆地选用文字颇为生僻的《乌篷船》进行提高,东西方的小艇外形的对比,更加加深了小艇虽然名字不同,刚朵拉与乌篷船,但是,作用都大。感受其静态的描写,同时也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生僻的文字浅教,一眼能看的明白的文字,就更多的教方法,牢记,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经验。
教师的下水文旨在引领学生进行创作,进行迁移,可以通过具体事件叙述,体现事物的特点以及事物包含的情感。以一篇带多篇,也不至于让学生误认为只有在写风景的散文中才能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巧妙地为避开学生在学文中产生误解。如有时间,还可以问问,你认为那篇文章写得最好,让学生品味词句的同时,学会选择,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筛选,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不必强求统一。
继而,布置一篇习作。建议学生先从模仿开始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现将方法学到手,再创作。
1、阅读周作人的《乌篷船》,对比学习。
2、阅读醉墨的《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感受事物深层蕴含的情感的写法。
布置作业:写一件家中的事物,抓住它的样子、特点和作用,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你和它的感情。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尝试从课文内容以及写作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力求左眼内容,右眼方法。简单明了,清晰不花哨。
18、威尼斯的小艇
写法:
样 技 作 抓住特点
子 术 用 总分结构
奇 好 大 动静结合
息息相关 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