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枫树上的喜鹊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难点)
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交代了枫树的位置
把枫树比作撑开的太阳伞,突出了枫树高大、枝繁叶茂的特点。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比喻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喜鹊阿姨”拉近了“我”和喜鹊的距离,可以看出在“我”的心中,喜鹊和“我”很亲近。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我”喜欢什么?和第一句的“喜欢”有什么不同?
“我喜欢极了”是喜欢喜鹊窝,和第一句的“我喜欢它”不同,第一句是喜欢枫树。
第二部分:3—4自然段
我真是喜欢极了。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发现喜鹊阿姨的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
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再次强调了“我”对喜鹊的喜爱。
表明“我”观察的很仔细,“喜鹊弟弟”表明了“我”对小喜鹊的喜爱
“我”为什么称呼小喜鹊为“喜鹊弟弟”?
第三部分:5—12自然段
从那天起,我一有空,便来到渡口边,站在枫树下看望我的喜鹊弟弟。喜鹊弟弟长得真快,好极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我知道,这便是a、o、e。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的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喜鹊弟弟很快给出了答案:“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 拟人
你体会出了什么?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喜鹊阿姨教小喜鹊做的事情很多。作者笔下的喜鹊阿姨和人一样,会教孩子们唱歌,会教孩子们做游戏,还会发明拼音字母并教孩子们学习。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我知道,这便是ɑ、o、e……
喜鹊弟弟们也跟着学:“鹊,鹊,鹊……”
你从这组对话体会到了什么?
描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习拼音字母的场景。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
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想象着喜鹊阿姨好像在指导孩子们看日出。
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喜鹊弟弟很快给出了答案:“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我真高兴啊!
从“懂得”可以看出“我”的想象丰富,并因喜欢喜鹊猜懂得他们说什么
连用三个感叹号写出了喜鹊弟弟欢欣雀跃的样子
1、思考:“我懂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我懂得”出现了两次,表明了“我”与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心灵相通,“我”能听懂他们的语言。
2、你能在这一部分里找到多少种标点符号呢?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成的标志。逗号是表示一句话中间没有说完的停顿。
如:“喜鹊弟弟长得真快,好极了。”
顿号是表示并列词语间的停顿
比如:我爱吃的水果有香蕉、苹果、葡萄和李子。
问号表示疑问句结尾的停顿,比如“看!那是什么?”
冒号用于对话前的停顿或表示提示的停顿,比如: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情感表达的结尾。比如:“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双引号一般成对出现,我们现在能学到的用法是表示对话或者引用,以后会学到表示特定称谓。
省略号是省略没有提及的情况或者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课文中“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是第一种用法。“水……水,给我水”是第二种用法。
破折号用于解释说明。
比如,我最好的朋友——小明,今天来找我玩了。
第四部分:13自然段
我 真 高 兴 啊!
再次表达了内心的愉悦和对喜鹊的喜爱。
核心问题:
“我”为什么喜欢枫树上的喜鹊?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文中多处出现“喜欢”一词,“我”都喜欢什么?
2.二思:本文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3.三画:画出文中描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的句子。
4.四探:你从本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童真与童趣呢?
总 体 回 顾
枫树上的喜鹊
喜 欢
喜鹊弟弟
学知识
枫树 喜鹊窝
喜鹊阿姨 喜鹊弟弟
学唱歌 做游戏
学拼音字母
看日出
其乐融融
童真童趣
本文介绍了枫树上喜鹊一家的故事。通过“我”的创造性想象,把喜鹊一家的生活描写得其乐融融、有声有色,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动物、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课文主旨
雪 儿
我的腿跌伤了。爸爸、妈妈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一天,爸爸给我带回一只白鸽。这白鸽是爸爸在路上捡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熟了。我对雪儿说:“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阅读推荐
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能够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所以人们称它们是“蓝天信使”。于是,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金黄的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何况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喜鹊》皮日休 (唐)
国学诵读
【谜语】
头黑肚白尾巴长,传说娶妻忘了娘,其实它受人喜爱,因为常来报吉祥。(打一动物)
(谜底:喜鹊 )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我们儿童的心理特点。这篇童话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这篇童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课文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写下来。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案板(àn nàn) 上升(shēn shēnɡ)
遮蔽(bì pì) 拼音(pīng pīn)
山冈(ɡǎnɡ ɡānɡ) 懂得(dǒnɡ zǒnɡ)
√
√
√
√
√
√
√
三、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jiāo jiào
1.我们坐在教( )室里听老师教( )给我们知识。
biàn pián
2.在超市里购物既便( )宜又方便( )。
jiào
jiāo
pián
biàn
四、比一比,再组词。
数( ) 使( ) 度( )
教( ) 便( ) 渡( )
五、写出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大树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
2.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
3.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 )
遮盖
喜爱
经常
六、照样子,填上恰当的词。
例:很大很高的枫树
很____很____的太阳 很____很____的苹果
知识扩展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