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人沿斜坡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整个路程
和上半段路程的速度相同吗?
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路程s
刻度尺
停表
时间t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组装:如下图
注意:调整斜面呈 的坡度,这样做好处是: 。
使小车从 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较小
便于计时
斜面顶端静止
s1
t1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实验步骤
s1
t1
1、如图,斜面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记为 s1;
2、由静止释放小车,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到挡板的时间,记为 t1;
实验步骤
s2
金属片
t2
3、将挡板移至斜面的中部,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到挡板的距离,记为s2;
4、由静止释放小车,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到挡板的时间,记为t2;
实验步骤
路 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实验数据
s1
s2
金属片
s3
t3
t2
t1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结论
不同路程段,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
v下半段>v全程>v上半段
1.斜面的作用: ;
2.金属片的作用: ;
3.实验过程中,应使斜面的坡度 ________(选填“大一些”“小一些”或“大小都可以”),这样是为了便于准确测量 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小车从静止释放?
由静止释放,则每次小车的初速都为0,这样保证了实验控制变量的要求。
使小车获得动力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测量时间
小一些
小车运动的时间
交流与评估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小车运动距离为_____________的距离
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______释放
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______。
车头到车头
静止
坡度
小车、木板、金属片、木块、停表、刻度尺
实验原理:
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小车做
。
变速直线运动
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碰到障碍物就立即反射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结合由计时器测出的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 t,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v t
倒车雷达
超声测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