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3.1 分子热运动
周末,小明去看望爷爷奶奶,发现食品柜里放满瓜果蔬菜。晚上,爷爷在厨房里挥动大勺,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顿时勾起了小明肚里的馋虫,贪玩的小明瞬间感觉饥肠辘辘。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神奇的美味
合作探究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一粒砂糖不断分割,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物体被不断分割到最小的一点,称为“端”。
1811年,意大利阿伏加德罗首次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古人对物质的构成思考
物质的构成
一
观察与思考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电子显微镜下的生物大分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合作探究
物质的构成
一
归纳与小结
约有1021个水分子
全球人1000年数完
思考:打开香水瓶后,不久就会闻到香味,为什么?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
二
观察与思考
合作探究
分子的运动
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可以直接观察
吗?怎样才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呢?
实验1.打开一块香皂,我们可以闻到香味
说明什么?
实验2.二氧化氮的扩散
问题:1. 抽掉玻璃板,会出现什么变化?
2. 装NO2气体的瓶子为何要置于下方?
小组活动:二氧化氮的扩散
你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处于上方充满空气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深,
处于下方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
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浅。
二氧化氮与空气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结果
探究: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是否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实验1: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的接触
六天后,硫酸铜与清水之间的界面模糊不清
铅块
金块
实验前
金块
铅块
叠放在一起
金块
铅块
五年后
彼此扩散一毫米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它们的扩散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一猜: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笔记:1.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结论: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分子热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问题2: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
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要点: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
斥力
引力
演示实验分子间作用力
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吸引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实验观察3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练一练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2.“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有 。
相互作用的力
练一练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