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20:06:29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5 金色的鱼钩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长征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长征题材的课文——《金色的鱼钩》。
1.“金色”是什么意思?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2. 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新知讲解
陆定一 (1906年—1996年),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
新知讲解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新知讲解
青稞 威胁 收敛 搀扶 抽噎 瞻仰
搪瓷碗
liǎn
chān

xié

zhān
táng
新知讲解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
新知讲解
用较快的语速自主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简要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第二部分(2):刻画老班长的外貌。
第三部分(3-5):“我”发现老班长从来不吃鱼。
第四部分(6-19):老班长让“我”帮他隐瞒真相。
第五部分(20-23):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
第六部分(24-34):老班长牺牲,“我”收藏老班长的遗物“鱼钩”。
新知讲解
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6—19)“我”发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的真相,与老班长发生争论。
第二件事:(20—23)“我”因为知道真相而咽不下鱼汤,却不得不在老班长的命令下大口喝下。
第三件事:(24—34)老班长在大家即将走出草地时壮烈牺牲。
新知讲解
从三个事件中任选一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新知讲解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第一件事(6—19)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我”的追问下试图隐瞒真相,装出刚刚吃过鱼的样子。
新知讲解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语言描写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看到老班长艰难地吞咽草根和鱼骨头时的感受,更能表明“我”看到这种情景时内心的难受程度。
新知讲解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语言描写
老班长为了让“我”安心,仍试图隐瞒真相。
新知讲解
“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
新知讲解
老班长时刻牢记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体现出他的责任心极强。
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 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
语言描写
老班长为了让“我”安心,仍试图隐瞒真相。
新知讲解
从第15自然段老班长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老班长怎样的精神品质?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新知讲解
老班长的话说明了在草地里弄点儿吃的非常困难。老班长想方设法克服了鱼难钓、鱼饵难找、眼睛坏了、找野菜靠摸等困难,给三个小战士做野菜鲜鱼汤,让“我们”感受到老班长关心战友、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
新知讲解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第二件事(20—23)
神态、语言描写
老班长用严厉的语气提醒“我”要服从命令,顾全大局。
新知讲解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神态描写
“一丝笑意”与上文着急的神态形成对比,表现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新知讲解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了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外貌描写
“饱满的情绪”与极为衰弱的身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出老班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新知讲解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
第三件事(24—34)
心理描写
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现了“我”急切地想要钓到鱼的心情。
新知讲解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牵挂着同志,不忘鼓励战友。
新知讲解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依然牢记党交给他的任务,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
语言描写
新知讲解
从文中老班长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赤胆忠心、舍己为人、牢记使命、尽职尽责、忠于革命、吃苦耐劳、鞠躬尽瘁……
新知讲解
在深入理解老班长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新知讲解
课题“金色的鱼钩”既是行文的重要线索,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历程,同时又彰显课文的主旨,“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课文以此为题,具体、形象地展现了以老班长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新知讲解
本文是一篇 ,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 、 的崇高品质。
小说
尽职尽责
舍己为人
课堂小结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拓展延伸
( )的鱼钩 ( )的声音
( )的任务 ( )的毅力
金色
响亮
艰巨
惊人
一、填写适当的词语。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二、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向来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的人讲解金色鱼钩的故事。
开头: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这里。我是这次的导游小明。现在呈现在各位面前的这一枚锈迹斑斑的鱼钩,有一个特殊的来历。
中间:(用简单的话概述课文中故事)
结尾:正因为有了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它才被陈列在这里。
示例
金色的鱼钩
做鱼钩辛苦钓鱼
奄奄一息让鱼汤
硬咽草根鱼骨
命令战士喝鱼汤
忠于革命
尽职尽责
舍己为人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试着把《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