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唐诗 绝句
律诗
律诗的特征
1.共有八句
2.二、四、六句押韵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 颔联、颈联必须对偶句
七言 五言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诗人。
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
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
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诵读古诗,读准节奏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首联)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
(颔联)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颈联)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
(尾联)乡 书 何 处 达 归 雁 洛 阳 边。
/
/
/
/
/
/
/
/
/
/
/
/
/
/
/
/
诵读古诗,理解诗义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A次:停宿。
B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C风正:顺风,又是和风。
D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再读诗歌,把握情感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歌呢
情感脉络图
图1和图2的情感脉络,哪一幅更符合诗歌?
再读诗歌,把握情感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首联:借景点题,暗含思乡之情。
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思乡之情。
含英咀华品诗味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对仗的精妙
颔联:潮水上涨,江面似乎与岸边齐平,视野也更加开阔。风势和顺,大船风帆高挂,顺风疾行。
江面开阔,风平浪静,风帆高悬,象征人生旅途顺风顺水,志得意满 。
“潮平”对“风正”,“两岸阔”“一帆悬”是精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理趣:海日生于寒夜,将驱散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融化寒冬。
新旧事物的交替,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
情感:一日将近,一年将尽,时光的流逝让人顿生思乡之情。
含英咀华品诗味
含英咀华品诗味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句运用对偶,生动地描绘出昼夜更替、新旧相接的壮观景象,写景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蕴含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再读诗歌,把握情感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特定的时间和景物触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特定的时间:重阳节、中秋节、年终岁尾等。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特定的景物:月、大雁、夕阳等。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表现江上行舟,着重强调了美好事物的消逝,蕴含着无奈和惆怅的心绪。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绪。
【解析】“日”与“春”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诗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C项中“着重强调了美好事物的消逝,蕴含着无奈和惆怅的心绪”表述错误,故选C。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生”“入”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