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奉贤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11 21:3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奉贤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
2013.10
一、选择题 70分每题2分
1.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农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等地区,其主要推断的依据是
A.远古神话传说 B.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
C.古代史籍记载 D.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
2.古代区域文明都曾创造了不朽的文化成就,下列出自玛雅文化成就的是
A.《汉穆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玉米的种植技术 D.大藏经
3.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经过希腊化的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这一说法的视角是
A.商业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
4.1851年,英国学者罗林生译出了坐落在今伊朗哈马丹(近两河流域)附近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的文字。据此,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的文字当是
A.印章文字 B.玛雅文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5.“其中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中世纪的西欧 B.两晋时期的中国
C.古典时期的希腊 D.工业革命的英国
6.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7.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A.劫富济贫 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 D.崇尚峻法
8.下列是历史课本剧《屋大维》中的台词,其中符合历史逻辑的是
A.上帝帮助我战胜敌人 B.自由民都是罗马的公民
C.我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D.我是元老院的首席元老
9.下列四组搭配反映的是国王与王国、皇帝与帝国之间的关系,其中匹配有误的是:
A.汉穆拉比——古巴比伦王国 B.卡拉卡拉——罗马帝国
C.穆罕默德二世——奥斯曼帝国 D.查理·马特——法兰克王国
10.“它是时代的产物,它兴盛于英吉利民族呼唤主权国家之时,它肩负着两个重大的历史使命——实现国家统一、确保国家独立。”“它”是
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专制 D.君主立宪制
11.“新教徒”“Protestant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rotestari”, 意指 “抗议”和“宣称”,其抗议的主要对象是
A.罗马教皇  B.世俗君主 C.封建领主 D.天主教徒
12.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13.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14.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15.某书描述:“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在这里均可受到热烈招待。这里出现了一些由风光四射且博学多才的名媛主持的聚会,作家、学者们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各种问题,参与者常因其口才和机智而声名大噪。”这种情景最可能出现在
A.古典希腊时代的雅典 B.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兰
C.宗教改革时期的伦敦 D.启蒙运动时期的巴黎
16.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
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材料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 ②联邦共和 ③权利平等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柏拉图的《理想国》
16.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钱乘旦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文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对“王位的内容”变化说法欠妥的是
A.专制王权→民主共和 B.个人专制→宪政体制
C.王在法上→王在法下 D.国王至上→议会至上
19.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们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和“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权力借自教皇”
21.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此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22.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23.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24.“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25.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自然科学研究出现重大进展
C.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D.美德经济发展加快后来居上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历史渊源不同
27.“我们憎恨罗伯斯庇尔的断头台,也憎恨拿破仑·波拿巴的马刀,但我们要公正地评价他们。”19世纪法国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主张“公正地评价”主要是因为
A.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了腐朽的统治者
B.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充当了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C.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扫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
D.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29.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中“奉还版籍、废藩置县”这一措施,某班级同学间出现了争论,其中正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B.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C.重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 D.消灭封建割据,建立现代化宪政体制
30.“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制度是
A.三权分立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集中制 D.中央集权制
31.19世纪中叶,迫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东方封建国家向“脱亚入欧”方向转型的根本动力是
A.幕府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B.天皇为首的统治集团锐意改革
C.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和示范 D.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刺激
32.有人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最终完成
33.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开始了”。这里的“觉醒”是指
A.彼得一世进行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
C.俄国开展工业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俄
34.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35.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主要内涵是
A.欧美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殖民新体系
C.欧美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分工体系
D.欧美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社会制度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 80分
36. 贵族的生活
画家往往在无意中勾勒出时代的痕迹。因而图像有时会成为比文字更加可靠的史料。中世纪画家为我们描绘了14世纪早期一位法国大贵族举行圣诞宴会的场景。
问题:(10分)
(1)宴会主人过着奢华富裕的生活,他的收入可能有哪些来源呢?(3分)
(2)参加他宴会的,除了同阶层的贵族以外,还有主教与附近城市的富商。这些人在日常政治中是什么关系?维持这一关系的制度在西欧称作什么?(2分)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这种制度在西欧是在何时、又是如何被新制度取代的?(3分)
37. “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12分)
分散性的世界 1、古代东方(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2) ①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2、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2) ②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1、新航路开辟 ③
2、 ④(1)商品输出(2)资本输出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⑤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全球化启动
2、 ⑥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3、跨国公司建立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1715年至1789年间的生活只是一种量的变化,绝大多数人还生活在农村,而且所谓的旧制度中的社会和政治仍然被贵族和君主制控制,但是表面现象之下,这时期的西方在几个关键方面发生了变化,标志着18世纪是一个西方人即将到来的大转变奠定基础的时期。
结合史实,说明“这时期的西方在几个关键方面发生了变化,标志着18世纪是一个西方人即将到来的大转变奠定基础的时期”。
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19世纪60年代在中外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其中一位政治家这样写到: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1)写出19世纪60年代世界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5分)
(2)谈谈你对这位政治家的观点的理解,并以具体史实说明。(7分)
40. 1500年以后的世界
问题:(本题共12分)
(1)如图所示,1500年——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进程被划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上述前两阶段对时代特征总结的标题写出最典型的史实各一则(2分)
(2)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参照前两阶段的标题模式为第三与第四阶段设计最适合的标题。(4分)
(3)从政治角度,对四个阶段的历史进程做一个叙述,注意语言的组织性与流畅性。(6分)
41. 启蒙运动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据统计,1793年(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四月到五月,巴黎审判庭共审讯和处决了大约2750人。在六月的新一轮审判中,仅在巴黎就有1376人死于非命巴黎成了一座革命气息和恐怖气氛交织的城市。一年之中,法国有3.5万人被处决,而其中85%的人都是平民。在此期间,保护被告人的法律极其软弱,不允许有辩护证人,甚至也不许请律师。”
——以上数据均来自《生活在遥远的时代·理性时代》
问题:(25分)
(1)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法国启蒙运动……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4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提取到关于启蒙运动的哪些信息? (6分)
(3)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影响的看法。(15分)
奉贤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C A B B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A D D A A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B C C D A C A
31 32 33 34 35
C D B C A
36. (1)庄园农奴劳动、地租剥削、城市自治的赎金等。或世袭财产、征税等合理答案(任三项,3分)。
(2)合作关系(共同参政,分享权力)(1分)。等级君主制(1分)。
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等级君主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分)
(3)15世纪下半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西欧政治制度的转变,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3分)
37. “分散与整体”(12分,每项2分)
①古代埃及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法老专制、古代中国君主专制)
②古代罗马共和体制(法律治国) ③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
④两次工业革命 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⑥两次世界大战
38. 政治转型:通过革命方式【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3分)
思想转型: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为革命提供理论根据,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系统的政治构想;(3分)
经济转型:工业革命开展和深入,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3分)
39.(1)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第二次工业革命。(5分)
(2)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资本主义已成为当时世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只有顺应发展趋势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则会被时代所淘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道路迈进;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并迅速崛起;俄国历经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7分)
40. (1)(2分)
第一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写民族国家的形成亦可)(1分)
第二阶段:启蒙运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1分)(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皆错,因为时间对应不对)
(2)(4分)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
第四阶段:世界体系的确立(欧洲中心的确立)(2分)(写殖民体系的确立、世界市场的确立给1分)
备注:写出的标题不能涵盖时代特点的如第三阶段写:工厂制度的确立,扣1分。未能按照前两阶段格式写的扣1分
(3)(6分)
政治角度:15-17世纪,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孕育(2分)=》18-19世纪,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相机确立及其对经济的推动(2分)=》19世纪-20世纪初,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2分)
41. 启蒙运动(25分)
(1)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是启蒙思想的一大成果;美国根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联邦政府的职能;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制造了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学说传入中国,启发和鼓动了中国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2)从作品的出版数量上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受到较大关注;从作品的内容上看:启蒙运动不仅涉及哲学等社会人文学科,还涉及到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从宗教书籍销售下降的趋势上看:启蒙运动对宗教神学的地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时间上看:在法国启蒙运动从17世纪末18世纪初开始到18世纪中后期达到高潮;(任意三项,6分)
(3)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5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答案1(15—13分):观点明确无偏差;论据充分,结合材料与相关史实、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论述流畅、逻辑严密。
视角:启蒙运动使得人类本性得以觉醒,良知与理性的得以复苏,人类只有拥有独立自主的理性思维,秉持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才能使人类真正摆脱愚昧。
启蒙思想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并不能表明启蒙运动错了,而只能证明人类至今还没有真正学会合理地思维和普遍地宽容。”
答案2(13-10分): 观点不甚明晰,论据较充分,尚能结合材料与相关史实、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论述比较流畅、符合逻辑。
答案3(6-9分):使用2个以上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尚能提炼清晰的观点(如 联合国能维护世界秩序,或联合国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4(1-5分):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其他答案(0分):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论点与论据没有关系。
圣诞饮宴(局部,14世纪)
统一世界的形成
15-16世纪
走出蒙昧的曙光
17-18世纪
18-19世纪中叶
19下半叶-20世纪初
发展轴
时间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