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11 15:1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州市天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
物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物理学中,若某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则称为标量,如物体的质量:若某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则称为矢量.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水的密度 B.直尺的长度 C.汽车通过的路程 D.运动员对铅球的推力
2.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B.通过海底隧道最需要34.2min
C.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 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3.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220V
B.家用电热水壶工作时的额定功率约为1kW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D.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0A
4.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① ② B.① ③ C.① ② ④ D.② ③ ④
5.下列四幅图中的设备,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电铃 B.电动平衡车
C.电磁起重机 D.手摇发电机
6.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幕。如图所示为冬奥会中的四个比赛项目,下列研究的问题中可把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U型池技巧运动员的空中转体 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
C.研究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入弯道技术 D.研究雪橇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a)图运动员把弯弓拉开将箭射出
B.(b)图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C.(c)图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
D.(d)图运动员骑自行车冲向坡顶
8.如图,车轮半径为0.6m的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线运动。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位移大小约为(  )
A.1.2m B.1.8m C.2.2m D.3.6m
9.如图所示是一种风速测定装置,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无摩擦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活塞通过轻质细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S闭合后,当风速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活塞向下运动,风速表的示数变小
B.活塞向上运动,风速表的示数变大
C.活塞向上运动,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变大
D.活塞静止不动、风速表的示数不变
10.小明按图1所示电路图做实验,闭合开关,两表读数如图2所示,L突然烧断,烧断后两表示数如图3所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流经定值电阻的电流为I,与L烧断前相比,烧断后( )
A.U变大、I变大 B.U变大,I变小
C.U不变,I变小 D.U不变,I不变
二、多选题(共6小题,正确选择答案每题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错选得0分。共24分)
11.数学概念斜率经常在物理当中出现.斜率,表示一条直线相对于横轴的倾斜程度,对于一次函数y=kx+b(斜截式),k即该函数图像(直线)的斜率,在物理图象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象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2.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 B.F2<F3 C.F3=F4 D.F3<F4
13.如图所示是教室里装的多档位吊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吊扇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吊扇在低档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C.吊扇在高档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D.无论在哪个档位工作,吊扇运转时拉力都小于重力
1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 s
15.如图,m=70kg的消防员沿着绳索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N/g)( )
A.消防员受到绳索的拉力、摩擦力和重力
B.消防员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700N
C.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热传递
D.消防员机械能减少、系统内能增加
16.如图是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示意图,起重机的电动机功率为P=3×103W,当它把质量为m=1000kg的重物匀速提起h=24m时,用时t=100s.(g=10N/kg)(不计摩擦和起重机自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提起重物做功是24000J
B.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提起重物做功的功率是2400W
C.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机械效率是80%
D.若起重机AB长为L1=20m,吊起重物时B端的配重质量为M=4t,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则OB长L2为4m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6分)
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7.学习了“电阻的测量”后,小华同学设想将电流表改装成可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M、N是连接待测电阻的接线柱。电流表选定量程为0.6A,电源电压为6V。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选填“A”或“B”)端。
(2)将M、N直接用导线相连,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满偏(示数为0.6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Ω,此后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
(3)在M、N之间接入一个电阻,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的大小为______A,接入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4)综上可知,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M、N之间接入电阻的阻值表达式为R=_______(用题目给定量、计算已得量表示,不标注单位)。依据R与I的对应关系,将电流表表盘上的刻度对应改为M、N之间所接电阻的阻值,从而完成将电流表改装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将电流表改装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后,仪表盘上的刻度是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18.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用细线拉着一长方体物块A,从水池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水面以上一定的高度.物块上升的速度为1cm/s,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上升的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不计阻力及水面高度的变化,根据图象信息,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10N/kg,问:
图1 图2
(1)当15s时,测力计示数F=_____N.
(2)物块A重_____N,高度为_____cm.
(3)当t=0时,A受到的浮力为_____N,此时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_____Pa.
(4)物块A的密度为_____kg/m3.
四、解答题(共2小题,共22分)
19.一位健身爱好者在广场上散步,从广场上的A点出发,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南走了40m到达C点,最后又向西走了60m到达D点做深呼吸运动。取在出发点A正东10m处的一点为坐标原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该人的运动过程。(请用黑色水笔在答卷中画图表示),并求此人的路程和位移。已知sin37°=0.6。
20.如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R1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改变R2的阻值,两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当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1)求R2的最大阻值;
(2)若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中点位置,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求电源电压U和R0的阻值;
(3)若滑动变阻器滑片每移动1cm,阻值改变1Ω,设滑片从a端向b端滑动的距离为xcm,写出R2消耗的电功率P随x变化的关系式,并由此关系式求出R2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1.D
【解析】A.水的密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
B. 直尺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
C. 汽车通过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错误.
D. 运动员对铅球的推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D正确.
2.C
【解析】A.汽车行驶时,汽车和灯杆之间距离发生变化,所以以灯杆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汽车通过的时间为:,故B错误.
C.桥墩下面没有水,水不会对桥墩产生向上的压力,不会产生浮力,故C正确.
D. 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说明人看到隧道壁不会刺眼,所以隧道壁发生漫反射,故D错误.
3.B
【解析】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36V,不是220V,故A不合实际;
B.家用电热水壶工作时的额定功率约为1kW,故B符合实际;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5℃,37℃接近人的体温,故C不合实际;
D.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非常小,不可能达到10A,故D不合实际。
故选B。
4.B
【解析】①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不均匀,产生的折射现象。②日环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③水中的筷子上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④鸟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①③。
故选B。
5.D
【解析】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A C.电铃和电磁起重机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AC不符合题意;
B.电动平衡车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D.手摇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解析】A.研究U型池技巧运动员的空中转体,运动员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计,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
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运动员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计,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
C.研究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入弯道技术,运动员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计,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
D.研究雪橇运动员的运动快慢,运动员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不计,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运动员把弯弓拉开将箭射出,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减小.B不合题意.
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符合题意.
运动员骑自行车冲向坡顶,运动员和自行车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不符合题意.
8.C
【解析】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中水平位移为
竖直方向位移为
故位移大小约为
故选C。
9.B
【解析】当风速变大时,活塞上方气压变小,活塞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风速表)示数变大,由于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故B正确,ACD错误.
10.B
【解析】由图1可知,电阻和灯泡L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阻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当L突然烧断后,电压表测电阻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它的电流;由图2和图3可知,电压表量程为,分度值为、原来电压表示数,即原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灯泡烧断后电压表示数为,即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也为,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其电压变大,由可知流经定值电阻的电流Ⅰ也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11.BC
【解析】A.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则图象的斜率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正确.
B.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故B错误
C.图是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错误.
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物体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故D正确.
12.BC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A.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的质量不同,且mp<mQ,则
F=G=mg
所以,P对地面的压力要小于Q对地面的压力,即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关系为
f甲<f乙
因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等于摩擦力,所以
F1<F2
故A错误;
B.乙、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的质量不同,且
mQ<mQ+mp

F=G=mg
丙图中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较大,所以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关系为
f乙<f丙
因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等于摩擦力,所以
F2<F3
故B正确;
CD.丙、丁两图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改变了接触面积的大小,但摩擦力大小不变,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大小不变,即
F3=F4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3.AD
【解析】A.吊扇不工作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重力和固定杆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
BCD.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电风扇的扇叶上面凸起,转动时,扇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吊扇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拉力小于重力,故BC错误,D正确.
14.ABD
【解析】A.由图象可知,时,物体的路程为0,时,物体的路程为,所以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故A正确.
B.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2~4s内,物体的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零,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故B正确.
C.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的路程为,后内的路程为,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速度也不相等,故C错误.
D.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
15.BD
【解析】A. 消防员受到绳索的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 消防员受到绳索的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又因为消防员是匀速下滑,所以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防员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消防员受到的重力700N,故B正确.
C. 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消防员的机械能转化而来,不是热传递,故C错误.
D.在下滑过程中,手克服摩擦力做功,消防员的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16.BCD
【解析】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提起重物做的功为

故A错误.
B.由功率的定义可得,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提起重物做功的功率是

故B正确.
C. 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提起重物的总功率为,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机械效率是

故C正确.
D.由力矩的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故D正确.
17. (1)B(2)10(3)0.1 50(4)6/I-10 不均匀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由图甲可知,滑片P应置于B端。
(2)电源电压6V,将M、N直接用导线相连,电流表示数0.6A,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阻值R滑=U/IA=6V/0.6A=10Ω
(3)如乙图,电流表接小量程0~0.6A,分度值是0.02A,此时电流表读数0.1A。在M、N之间接入一个电阻,此时滑动变阻器和这个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电流相等,即I滑=I阻=I串=0.1A,则此时滑动变阻器分压,由I=U/R得U滑=IR滑=0.1A×10Ω=1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电阻两端的电压U阻=U-U滑=6V-1V=5V,则电阻的阻值,由I=U/R得R=U阻/I阻=5V/0.1A=50Ω。
(4)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则此时电路总电阻R总=U/I=6/I,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可得R总=R滑+R,则电阻阻值R=R总-R滑=6/I-10,因为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电流成正比,将电流表改装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后,根据I=U/R,电压U恒定,电流I与测量电阻R成反比,也就是指针偏转角度大小与所测电阻成反比,所以仪表盘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18. 15 25 20 20 2.5×103 1.25×103 kg/m3
【解析】(1)由图像知道,当t=15s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F=15N;
(2)由图像知道,在25s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则说明此时物体开始全部露出水面,所以,弹簧秤的示数即是物块A的重力:GA =25N;由图像知道,在0~5s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此时物块浸没在水中;在5s~25s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物块逐渐露出水面;即5s时物块的上表面刚好达到水面,25s时物块的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所以,物块向上移动的距离即为物块的高度,即此过程用时是:t=25s-5s=20s,物块的高度是:h=vt=1cm/s×20s=20cm;
(3)当t=0时,物块A浸没水中,由称重法知道,受到的浮力是:F浮=GA -F拉 =25N-5N=20N;0~5s,物块上升的高度:h′=vt′=1cm/s×5s=5cm;所以,当t=0时,A底部所处的深度是:hA =h′+h=5cm+20cm=25cm=0.25m,此时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p=ρghA =1×103 kg/m3 ×10N/kg×0.25m=2.5×103 Pa;
(4)由G=mg知道,物块的质量是:
由F浮=ρ水V排g知道,物块的体积是: =2×10-3 m3
物块的密度是: =1.25×103 kg/m3.
19. 130m 50m
【解析】由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轴向东为正方向,y轴向北为正方向,作出对应的运动过程图象如图黑色线段,红色箭头表示位移。
运动员从操场上A点处出发,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南走了40m到达C点,最后又向西走了60m到达D点,路程是30+40+60=130m.位移是=50m.
20.(1)10Ω;(2)6V,2Ω;(3),0.9W
【解析】由图甲可知,电阻R1、R0和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量R1和R2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由图像可知,当R2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小,通过R2的电流为0.3A,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1和R2的总电压是5.4V,R2两端的电压为3V,R2的最大阻值
R2max==10Ω
(2)R1两端的电压
U1=U1总-U2=5.4V-3V=2.4V
R1==8Ω
当滑片置于R2的中点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2′=×10Ω=5Ω
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所以
P2=I′2R2′=I′2×5Ω=0.8W
I′=0.4A
以题意,有
U=5.4V+0.3A×R0
U=0.4A×(8Ω+5Ω+R0)
联立解得
U=6V,R0=2Ω
(3)滑片移动xcm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x′′=xΩ,R2消耗电功率
P=
由上式可知,当x=10,即时,R2消耗的电功率达到最大值,最大功率
P最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