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课件(40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课件(40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1 16: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西班牙将10月12定为国庆节
美国将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命名为哥伦布日
西班牙将10月12日定为国庆节——
  拉美民众纷纷抗议,要求为“哥伦布日”更名——
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种族日、美洲发现日、两世界相遇日。
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土著人民抵抗日。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哥伦布与其西班牙船队在入侵了巴哈马群岛后,残酷地虐待和屠杀岛上的印第安人。他们杀死一个印第安人如同踩死一只蚂蚁。
——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
拉开殖民掠夺、侵略和扩张的序幕,带给亚非拉人民沉重的灾难。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学习目标:了解 “三角贸易”的背景,依据示意图,记住“三角贸易”的路线与贸易内容;结合材料,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殖民主要表现是向海外移民,海盗式抢劫,奴隶贩卖,资本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等。
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
名词解释
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的表现
目录
一 探寻新航路之缘起
二 探寻新航路之条件
三 探寻新航路只过程
四 探寻新航路之影响
最早投入新航路开辟
最早开启地理大发现
最早走上殖民掠夺路

殖民先锋:葡萄牙与西班牙
1 . 原因
材料一: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材料一: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利润,就使人甘愿犯罪,甚至绞首的风险 。 ——马克思
一、殖民先锋:葡萄牙与西班牙
(1)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2)新航路的开辟,拓宽欧洲人的视野。
(1)殖民区域:巴西+非洲+亚洲
(零散的殖民据点)
2 . 葡萄牙
材料一:1506年,葡萄牙的昆阿远征队进占东非的巴拉瓦时,在杀死1500名无辜居民之后,为了尽快把妇女的耳环和项链抢到手,竟然残酷地把她们的耳朵割下、脖颈砍断。在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从非洲劫掠的黄金达27.6万公斤。
——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
材料二:他们用一些廉价的小商品,如小镜子、小刀、玻璃球、帽子等,换取当地的珍贵特产,如从非洲掠取黄金、象牙、钻石、丁香、樟木;在印度和锡兰收购珠宝、胡椒、肉桂、蓝靛、丝绸、大米等。这些产品运往欧洲,被高价出售,获取巨利。
——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
①手段一:暴力掠夺;
②手段二:劫掠式贸易。
(2)殖民手段:
100多艘战舰
3000余门大炮
数以万计士兵
3 . 无敌舰队——西班牙
以美洲为主(除巴西外)
(广阔的殖民帝国)
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
(1)殖民区域:
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金银的开采为殖民者提供了致富的源泉。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万公斤,白银为1800万公斤。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为西班牙所有。
——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
材料三:西班牙还向美洲大规模地移民……殖民者在美洲实行大土地占有制。贵族、商人和冒险家纷纷成为大地产的主人。殖民者还限定经济作物种类……以获取巨额利润。 ——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
②手段二:开采金银;
①手段一:种族灭绝;
③手段三:黑奴贸易;
(2)殖民手段:
④手段四:开发种植园。
大 西 洋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教皇子午线
西班牙
葡萄牙
4 . 西葡之争
实际分割线
西、葡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 力范围。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标志着殖民体系的初步建立
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 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 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巴西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材料一:皇室和封建贵族主导了殖民扩张……他们把钱都花在了奢侈品消费上,从来没有想过将巨额财富用在投资,或者扩大再生产上。结果就是,左手抢来的金银,右手就流入了能提供丰富制成品的、竞争对手的手中,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漏斗”。 ——杨小凯 蓝凰《“日不落帝国”的两种命运西班牙VS英国》
←葡萄牙公主伊丽莎白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
5 . 西葡没落
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的财富,未能转化为资本,未能推动国内资本原始积累,而是被挥霍、浪费。

殖民扩张:英国
在16~17世纪,英国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纺织业过活,毛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 1/3。
英国手工业发展
二、殖民扩张:英国
1 . 原因
阅读课本P76正文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下列信息,思考指出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原因。
(1)根本原因: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2)地理优势:英国位于海上贸易的要冲。
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150艘战舰侵略英国,德雷克率英国海军,靠暴风雨的帮助,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的海上霸权从此衰落。英国一跃成为海上强国,开始称霸世界。
无敌舰队覆灭
《伊丽莎白一世的舰队肖像画》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
2 . 方式
(1)方式一: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1607英国殖民者在美洲开始建立詹姆士镇(弗吉尼亚),这些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
北美大种植园
蓝靛
原料产地
(2)方式二:17世纪开始,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及大种植园,生产原材料。
1492年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居住的印第安人有25万,到1538年,仅剩1500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在西班牙统治的100年间减少了约90%。
——李春辉《拉丁美洲史》
根据文字材料,你认为英国在生产工业所需原材料的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
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随着种植园的发展,劳动力严重不足,于是欧洲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
(3)方式三: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材料一:贩卖黑奴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仅在1783-1793年的十年间,英国利物浦的奴隶贩子就贩运奴隶30余万人,获利1500多万英镑。这一时期的奴隶贸易有十分严密的组织系统,他们除了在西非沿海建立贩奴据点和要塞外,还向非洲内地和东非沿海渗透。到18世纪末,仅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就建有40个奴隶碉堡(加纳沿海就有30个之多)。到18世纪80年代,从非洲输出的黑奴每年平均有10万人之多。
——张忠祥《奴隶贸易:非洲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①原因:补充美洲劳动力,获取利益。
利益
美洲
非洲
占领土地
掠夺资源
占领土地
掠夺资源
驱赶屠杀
印第安人
获取更多
利益
建立种植园
补充劳动力
贩卖黑奴
最早开始:葡萄牙
西班牙
规模最大:英国
【自主学习】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P76“英国的殖民扩张”及地图,绘制三角贸易示意图。
(3)方式三: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②贸易过程
出程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
中程
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
归程
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想一想,黑奴贸易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3)方式三: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③影响
a . 对美洲: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
b . 对欧洲: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奴隶上船后,戴上脚镣手铐后串上铁丝,就象运送牲畜那样把奴隶塞进拥挤不堪、污浊熏天的船舱之中。对于敢于反抗或不听从他们摆布的奴隶,轻者以皮鞭抽打,重者被砍头、挖心、断其手足、以绳索活活勒死以及扔到一望无际的海水之中......
c . 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 ,造成了非洲的贫穷与落后。
“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和血淋淋的,随时都要向外扩张。”——《资本论》
④实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本原始积累。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不仅掌握了贸易垄断权,而且在印度还有自己的军队,设立了审判法庭,成为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代理机构。
英国东印度公司总部
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榨取的财富不下十亿英镑。
【拓展:英国对印度地区的侵略】

殖民争霸:荷、法、英
①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②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
③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三、殖民争霸:荷、法、英
1 .“海上马车夫”——荷兰
17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
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17世纪下半叶,法国也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2 . 法国
三、殖民争霸:荷、法、英
3 . 目的:
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英国
西班牙
荷兰
法国
16世纪末
击败无敌舰队
17世纪
三次“英荷战争”
18世纪
英法七年战争
4 . 过程:
5 . 结果: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荼,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英国殖民地面积是其本土面积的100倍

殖民影响:毁誉参半后人说
四、殖民影响:毁誉参半后人说
“有人说,14-18世纪是大迷失的时代,人在这个时代丢掉了人性,没有了世界,只剩下市场。”
如何理解迷失的时代 丢掉了人人性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身处不同的位置,应如何看待殖民的双重性
四、殖民影响:毁誉参半后人说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
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1 . 对欧洲 :客观上有助千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四、殖民影响:毁誉参半后人说
材料二: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隶价格低廉,农场主宁肯从外面购买奴隶,也不愿让奴隶生儿育女、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很多农场主坦率地承认:“购买比繁殖更便宜。”
——王飞鸿主编《非洲简史》
2 . 对殖民地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与此同时欧洲文化也传到殖民地,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带有野蛮性和残酷性。
四、殖民影响:毁誉参半后人说
3 . 对世界:促进了全球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加速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背景
概况
典型事件
影响
早期
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发展:市场、产品、原料
新航路的开辟
葡萄牙、西班牙
英、荷、法
积极: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消极:
灾难



出程:工业制成品
中程:黑奴
归程:工业原料
三角贸易
早期殖民掠夺
【课堂小结】
1.新航路开辟以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 )
A.葡萄牙和西班牙 B.英国和法国
C.荷兰和英国 D.西班牙和英国
A
2.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等,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 英国 C.葡萄牙 D.法国
3.凭借强大的“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的是
( )
A.葡萄牙 B. 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C
B
【课堂练习】
4.下列国家中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并在17世纪加入殖民掠夺行列的国家是 (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5.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被哪一国家所打败 ( )
A.荷兰 B.英国 C.法国 D.葡萄牙
6.“非洲成了欧洲人的猎场,只不过,他们捕猎的不是动物,而是奴隶。”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三角贸易” D.鸦片贸易
D
B
C
7.右图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中,中程运送的主要是( )
A.火器 B.机械制品
C.工业原料 D.黑人奴隶
8.英国人约翰是一名奴隶贩子,从事了8年奴隶贸
易,赚了10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
铁厂,几年后,这家铁厂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
厂之一,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
A.奴隶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黑人奴隶命运悲惨
C.奴隶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奴隶贩子从非洲掠夺了大量劳动力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