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1 15: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酸、碱的化学性质
1.酸、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操作步骤】
(1)取两个点滴板分别滴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 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图1 图2
知识点
1
探究酸的性质
知1-导
(2)向一个点滴板上的四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如图1)。
(3)向另一个点滴板上的四种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如图2)。
图1 图2
知1-导
【实验现象及结论】
稀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变成蓝色 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 溶液为无色 溶液为无色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知1-导
2.酸与金属氧化物、金属反应
【操作步骤】
(1)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 mL稀盐酸,观察现象。
(2)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
(3)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
知1-导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应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和生锈铁钉的反应 铁锈消失,铁钉变得光亮,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光亮的铁钉继续与酸作用 光亮的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Fe + 2HCl===FeCl2+H2↑
知1-导
知1-练
感悟新知
[中考·长沙] 为加深对酸的主要性质的认识,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活动。
【实验内容与分析】实验一:
按如图1 所示完成实验。
实验二:往生锈的铁钉中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例1
知1-练
感悟新知
实验三:往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实验四:往5.3 g Na2CO3 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蕊
溶液变 ______色。

知1-练
感悟新知
(2)实验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出现这两个现象的原因 。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此时溶液变为黄色,氧化铁反应完后,内部未生锈的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看到气泡产生
知1-练
感悟新知
(3)实验三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由此现象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可能组合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酚酞)(用化学式表示)。
(4)请计算,实验四理论上
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
质量为______g。
NaCl 或NaCl 和HCl
2.2
知1-练
感悟新知
【应用与拓展】
(5)结合以上实验内容,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得到纯净的铜 。
向混合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固体,得到纯净的铜
知1-练
感悟新知
(6)小明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继续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可与盐酸反应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1)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2)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足量的稀盐酸将铁锈除去后,与铁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能看到有气泡产生。
感悟新知
知1-练
(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
水,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确定盐酸是否有剩余,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氯化氢。
(4)Na2CO3 和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 和CO2,由计算可知,理论上生成CO2 的质量为2.2 g。
感悟新知
知1-练
(5)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铜和水,故可以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铜。
(6)常温下,2 mL 水中加入0.02 g 氢氧化钙没有完全溶解,所以,常温下,100 g 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钙的质量小于1 g,所以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加入稀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钙消失,说明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
1.碱与盐的反应
【操作步骤】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
知识点
2
探究碱的性质
知2-导
反应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向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NaOH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CuSO4+2NaOH=== Cu(OH)2↓+Na2SO4
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蓝色沉淀消失 Cu(OH)2+2HCl=== CuCl2+2H2O
知2-导
2. 中和反应
【操作步骤】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
知2-导
反应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向1 m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再慢慢地滴加稀盐酸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然后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NaOH+HCl=== NaCl+H2O
取上述无色的溶液1 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蒸发皿上出现白色固体
知2-导
3. 氢氧化钙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
(2)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酚酞,观察现象。
(3)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
(4)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知2-导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应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向少量的氢氧化钙粉末中加入1 mL水,振荡,再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1 mL水振荡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向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中加入1 mL水,振荡,再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1 mL稀盐酸振荡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加入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a(OH)2+2HCl
===CaCl2+2H2O
知2-导
知2-练
感悟新知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总结了NaOH 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 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如图3 所示。
例2
知2-练
感悟新知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色。
(2)反应②说明NaOH 溶液在
空气中易变质,其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2NaOH ====Na2CO3+H2O
知2-练
感悟新知
(3) 为了验证反应③ 能够
发生, 你选择的物质
是________(填序号)。
A.K2CO3 B. 盐酸
C.CuSO4 D.MgCl2
(4)为了验证反应④,小明向NaOH 溶液中滴入一定量FeCl3 溶液,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B
产生红褐色沉淀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根据NaOH 的化学性质对号入座。
解:(1)氢氧化钠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2)氢氧化钠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
(3)③是指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盐酸属于酸,K2CO3、CuSO4、MgCl2 属于盐,选B;
(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即FeCl3+3NaOH ====Fe(OH)3 ↓ +3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