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1 16: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选择题
1.13世纪初,英国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其中规定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这表明当时英国( )
A.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 B.君主立宪政体逐步确立
C.议会成为政治权力的中心 D.社会契约思想开始流行
2.英格兰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这个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
A.“君权神授” B.王权至上
C.协商民主 D.王权有限
3.1610年4月,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在向议会讲话时说:“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是国王创造法律,而不是法律创造国王。"这主要表明( )
A.詹姆士一世意图恢复英国法律和政治传统 B.詹姆士一世试图加强立法权,摆脱议会的制约
C.詹姆士一世主张“君权神授”,实行专制统治 D.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革命即将爆发
4.17世纪中叶,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近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新的民主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历史节点是( )
A.1215年颁布《大宪章》 B.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C.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D.1649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某同学参加历史知识抢答赛时抽到这样一道题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如果请你帮助他回答,你应选( )
A.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 B.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C.议会呈递《权利请愿书》 D.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6.1653年4月,克伦威尔发动政变,解散议会。12月,他正式宣布自己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结束。克伦威尔的这一行为反映了( )
A.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恢复 B.英国民主道路的曲折性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7.下图中天平由a 到b的变化反映出国王( )
A.退出历史舞台 B.丧失一切权力
C.权力受到限制 D.权力高于议会
8.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沃尔特说:“议会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从实质上说明( )
A.拥有实权的议会可以随意处死国王 B.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毫无作用
C.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D.英国还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9.有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这里的“新酒”是指( )
A.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B.国王仍然掌握国家权力
C.革命过程中没有发生战争 D.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10.下面漫画反映的政体是( )
A.君主立宪制 B.君主专制
C.民主共和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1.“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材料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
A.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 B.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12.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这实际上说明了“光荣革命”( )
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
C.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3.有学者曾提出:1640年开始的英国内战的原因是财产发生了转移,从贵族手里转移到“人民”手中了。因此无论内战的结局如何,权力最终一定要转移到“人民”手中(人民:仅指有产者)。据此可知,该学者的观点是( )
A.政治权力维护财产权利 B.财产权利决定政治权力
C.贵族转移了财产权利 D.“人民”掌握了政治权力
14.查理一世规定年收入40英镑以上的人都要接受骑士称号,以便征收封建税。他还大肆出售专卖权,把明矾、肥皂、煤和盐等日用品的贸易也加以垄断,王室每年通过专卖权和其他优惠获利10万英镑。材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
A.查理一世无视议会权力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
C.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D.人民无法承担沉重的税务
15.英国学者罗威尔指出:“下议院逐渐把国王的权力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可是它虽然这样做,却没有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特征。”这表明( )
A.国王与议会形成制衡局面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 D.《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
16.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初期,尽管议会有充分的权力可以制定法律,但国王却可以不加理会而行使国王的特权,一旦国王和议会意见相左,国事就会立即陷入混乱。这表明( )
A.国家的权力完全掌握在议会手中 B.《权利法案》未能得到真正实施
C.“光荣革命”标志君主立宪制形成 D.议会限制王权是渐进的发展过程
17.议会的保皇派和倒皇派,出于不再重演克伦威尔独裁、查理二世清算的悲剧的目的,决定在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国王和议会都保留,荣誉归国王,权力给议会。上述内容表明了英国( )
A.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B.国王势力过于强大
C.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大事 D.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二、非选择题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揭开了人类近代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这种程度,即纳税的总数甚至超过货物的价值。
——1641年12月英国资产阶级给国王的抗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材料三:辩论是我们明理的一种方式,请阅读正、反双方的辩论言辞。
正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有名无权,因而英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反方: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仍然保留了君主,所以英国的政治体制在革命前后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3)你赞同哪一方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3—17世纪英国大事记(部分)。
材料二:《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8世纪,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内阁原是指国王主持的议决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内阁会议转而由内阁大臣主持,称“首相”。后来首相由在下议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成为政府首脑,是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但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和政府必须对议会负责……19世纪的议会改革,扩大了人民的一部分民主权利。随着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和完善,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1)请写出材料一中A处的事件名称。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英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后英国政治体制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过程的特点。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汲取到什么智慧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B 6.B 7.C 8.C 9.A 10.A 11.D 12.A 13.B 14.B 15.C 16.D 17.A
18.答:(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
(3)正方。理由: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议会受国王的控制;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所以英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答:(1)名称:“光荣革命”。因素:法律和政治传统;新兴阶级力量;革命的手段;立法的方式。
(2)新发展:国王的权力被削弱;首相出现并成为实权人物;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人民民主权利得到扩大;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
(3)特点:经过了长期、反复的斗争;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与时共进;注重利用法律手段;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智慧:继承优秀传统;要坚定信念,锲而不舍;要适时调整,不断发展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