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1 15: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训练
选择题
1.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名挑起了事端,‘士兵失踪’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
A.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是(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关天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右图所示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臂章中的时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 1932年
B. 1942年
C. 1943年
D. 1944年
4. 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 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B. 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C. 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
D. 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
5. “昨日(1937年8月10日)报载,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上海汇山码头为我军占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材料中所说的“战斗”是( )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6. 有学者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
A. 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是中国军民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D.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1.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东北三省沦陷敌手
8.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都城后,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 旅顺大屠杀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9. 对下面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
A. 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B. 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C. 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10.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天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1. 1937年7月15日,中共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
A. 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B.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愿
C.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要求
D. 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12. 1937年10月,某组织给出淞沪会战的战果统计(后日军确认)是“日本空军仅在8月21日就损失了19名飞行员,在两周内54名中国空军飞行员总共击落了62架日本军机”。从中可以了解到( )
A.日军伤亡重大,无力发动新进攻
B. 中国空军作战英勇
C. 此战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战局
D. 淞沪会战取得胜利
13. 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 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 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 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 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1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编入国民革命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充分说明了( )
①国共两党实现了军队合并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消除 ④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在中共中央的多次催促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由此可见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重要因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推动 B.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
C.日本侵华局势的扩大 D.蒋介石的反省
16.“虽然我们的军队,在华北各处前线也显示了无比的英勇与壮烈的牺牲,但是为全世界目光所集中,而且具有左右整个战局的影响的,却无疑是我们保卫大上海的战争。”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抗战
C.三大主力会师 D.淞沪会战
17.“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下列表述跟这首歌密切关联的是( )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被粉碎
C.抗战后中国取得的首次大捷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18.下列叙述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符的是( )
①发生在1937年底 ②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被俘士兵30万人以上 ③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 ④导致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戴了多年的五星帽,而要换上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军帽时说:“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奔赴东北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D.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1月20日宣布,由中国7家单位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一项行动有助于( )
A.国际社会对日本占领北平的关注
B.国际社会对日本在南京侵略罪行的深入了解
C.为谴责日本的罪行提供法律依据
D.世界上所有国家反对日本行为
21.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共发表该通电的背景是( )
A.五四运动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22.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
A.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D.决定停止内战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到11月初,中国军队仍控制上海,这无疑是与日本当初的盘算背道而驰的。11月5日晨,日军援军第十军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成功,并迅速推进,相继攻占金山、松江,切断了沪杭铁路及公路,从南面向上海包抄。与此同时,日军第16师团在江苏太仓境内登陆成功,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形成合拢之势。苏州河北岸的日军强渡苏州河后,迅速向两路登陆日军靠拢。淞沪地区的中国军队即将陷入被敌人全面包围、前后夹击的险境。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
(1)材料描述了哪次会战的场景?此次会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请举出中国军队在此次会战中奋勇抵抗的两个事例。
(3)这次会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请简述这次会战的积极影响。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7月15日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1)材料一中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所谓的“百人斩杀人比赛”,田中军吉以其“助广军刀”屠杀300多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杀人也超过300人,战后三名“百人斩”战犯受到正义的审判,在南京被执行枪决!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我们应如何认识这场史无前例的人间惨剧?
(3)就漫画中的现象简述你的看法。
25、回顾1937年的那些事,让我们感受中国崛起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37年的“摩擦”】
材料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争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中国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摘编自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歪曲?依据史实,说明日本人是否真的“希望就地解决”摩擦,为什么?
【1937年的英雄】
材料二 佟麟阁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说“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仍率部激战。他头部又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2)与佟麟阁一起为国捐躯的第二十九军师长是谁?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
【1937年的合作】
材料三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共两党军队相互配合,并肩战斗……面对民族危亡,曾经的对手摒弃前嫌,共赴国难。
(3)“曾经的对手摒弃前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反映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两党这次合作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1937年的暴行】
材料四 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所谓的“百人斩杀人比赛”,田中军吉以其“助广军刀”屠杀300多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杀人也超过300人。
(4)从这1937年的暴行中你能感受到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何种本性?
(5)今天,日本国内的一些右翼分子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这场战争拒不反省,甚至颠倒历史真相。你认为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抗日通电
材料二: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御外辱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而一致努力。
——蒋介石1937年9月《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通电内容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材料二说明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上与之前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有什么重大意义?
(3)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案
1-5DBCCA 6-10BCDCC 11-15DBACA 16-20DBBDB 21-22BA
23、(1)淞沪会战。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
(2)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
(3)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4、(1)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2)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本质;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奋斗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还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坚决防止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3)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是为侵略战争翻案、为军国主义招魂;历史不容篡改;要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只有正视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才有可能开辟未来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5、(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不是真的“希望就地解决”摩擦,因为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的,其目的是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2)赵登禹。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由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中日的民族矛盾。建立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残酷、暴力、灭绝人性等。
(5)美化侵略战争,企图逃避战争责任,欺骗世人。我们要深刻认识这段历史,努力学习,为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自己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26、(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2)从“围剿”到接纳合作。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使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日本全面侵华后,国共两党展开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力以赴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