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21: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祖国是一本书
Mr
■ . .
是一本沉重的让我无法捧起的书翻百年历史的书页
每行每句都写着苦难与屈辱
听着铁蹄下母亲痛苦的呻吟
无数的儿女奋起而抗争
漫漫长夜中
D
前行的脚步坚定艰难
挣脱沉重的脚镣
伟大的母亲义无反顾
日寇 葛振林 大吼 抡起 崎岖
绷着脸 嗖嗖 雹子 仇恨 龙王庙
眺望 任务 坠落 尸体
斩钉截铁 满腔怒火
同仇敌忤、临危不惧、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大义凛然、不屈不挠、
舍生取义、英勇奋战
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日积月累:
人物优秀品质
同仇敌忤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历史背景
■ ■
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对根据地人民的 屠杀非常凶残。例如,1943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北 县区进行了三个月的”秋季大扫荡”,仅三个月的时间,日 军残杀我人民6674人,烧房54779间,抢掠与焚毁粮食 2934万斤,抢走耕畜19300余头,毁农具172600余件,使北岳人民受到了严重损失。
!1!
【事件简介】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 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 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 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9月24曰,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 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 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P4
狼牙山山名,在河南省易其西南部。狼牙山是晋察 冀边区东大门,因起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 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 占有重要地位,而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 5公里,面积为
2 2 5平方公里。环山共有五坨3 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 1 0 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
狼牙山五壮士
自学导航:
自读课文,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五壮士的 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你用小标题
的形式概括下来。
自读课文,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五壮士的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下来。
4.顶峰歼敌
3 .引上绝路
2.诱敌上山
1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你发现作者哪儿段用“战士”的称谓 哪儿段用“壮士”的称谓?
接受任务(1段)
诱敌上山(2段)
引上绝路(3段)
略写 详写 略 写
跳下悬崖(6—9段)详 写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荆轲
战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壮士: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再读思考:
课文前三段为什么多用战士称谓?默读课文3—9自然段,画出五壮士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句子,说说他们的“壮举”体现在哪里。
If;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 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 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 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 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 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他刚要拧开盖子, 马宝玉抢前一步,夺 过手榴弹插在腰间,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 大的石头,大声喊 道:“同志们!用石
头砸!”顿时,石头 像雹子一样,带着五 彳立壮土的決心,带着 中国人民的仇恨,向 敌人头上砸去。
Lu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
非常 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 英勇杀敌口与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o
扔、投、掷 读出仇恨、愤怒
五位壮士屹立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 去的方向。他们回头 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 人,脸上露出胜利的 喜悅.
1、 他们就这样()地眺望着部队转移的方向,心里想()
2、 他们就这样()地望望向上爬的敌人,心里想()
3、 他们还看到了自己将走向()
五壮士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带着(完成任务的欣慰 ),
带着( 对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
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英勇踢k崖: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 方向。他们冋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 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 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 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 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
默读壮士们跳崖部分,根据所给的内容,找出答案: 战士们 _____,相继 _____o狼牙山上响起
__了他们 _________:
1.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 这说明了什么?
2.五壮士是怎样诱敌上山,
英勇杀敌的?表
观了什么
3.准备转移时,摆在五扯士面前的是两条什
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
五壮上胜利完成任务后,
是怎样高喊着口
号与英勇跳崖的?这表现了什么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马宝玉(1920—1941年)蔚县下元皂村 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
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 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时任班长)奋勇杀敌,同数千 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 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
岁。
葛振林,1917年8月生于河北曲阳,1938年 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 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弹药耗尽后,宁死不当俘虏,随班长马宝玉和其他三位战友奋勇跳下悬崖,葛振林因挂在悬崖树枝上而得以生还。
狼牙山壮士宋学义,河南沁阳市北孔村 人。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和另外四名英勇的 红军战士一起牵制了日军主力,保证了大部 队安全转移,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 -O宋学义和葛振林两位壮士因挂在悬崖树 枝上而得以生还。
胡德林、胡福才,河北容县 人,他们是叔侄关系,胡德林是叔 叔,胡福才是侄子。
杀身成仁泣鬼神。
狼牙山上歼日寇,
英雄血铸民族魂。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致五壮士
舍生取义惊天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中国人民为有这样的英雄儿女而骄傲, 巍巍狼牙山,滔滔易水河,是中华民族不可 战胜的见证。
假如我们正站在这纪念碑跟前,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 ±,面对着巍然屹立的英雄纪念塔,你想说些什么?
写下来
这篇课文记叙了 _____时期,八路军某部 _____战士,为了 _____转移, _____上山,英勇 _____,最后把敌人引 上 _____,英勇 _____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_____
诱敌
狼牙山顶峰
勇于牺牲
抗日战争
掩护群众和连队
杀敌
祖国
人民
跳崖
七连六班的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