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口耳目》共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3《口耳目》共2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2 19:4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口、耳、目
编写简介:
本着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总体要求,本课教学设计尽可能按照语言课程标准中所建议的学习方法,结合汉语言文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反复观察简化字、、象形字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学会自主探索学习新字的兴趣和方法,并以此掌握更加适合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逐渐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前准备:
1教师:与本课对应的教案、PPT、视频、古文字图片、识字卡。
2.学生:生字识字卡。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新授课。
2.继续学习生字,通过生字卡及游戏学习“口、耳、目、手、足、站、坐”。
学情分析:
1.通过前面几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字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逐渐适应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了。
2.一年级的孩子们年级偏小、好动,课堂中中不容易集中精力,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很大的个体差异。
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
2.了解、感悟汉字的形象性,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方法:
互动法:老师讲授、学生互动,识字与游戏结合。
教学重点:
1.孩子基本都能认、读“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
2.在识字学习中了解“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3.让分孩子都可以按照课堂要求准确、流利的读出“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句、文。
教学难点:
部分乡村孩子在幼儿园并没有正规学习汉字的经历,所以,教学中,效果会存在很大差异,进度会很慢,要达到课堂要求不太容易。
解决方案:是尽可能的放慢进度,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学习效果,一开始就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体提高起来。
教学准备:
1.老师:视频、音频、古文字图片、识字卡片。与“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2.学生: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展示图片课件,要求学生观察、认读图片上的生字,然后说出这些汉字像什么?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认真观察汉字,举手回答这些字都像什么?
2.教师:表扬每个同学的回答结果,点名不同的同学指着不同的图片解读说出像什么。
学生:到讲台上来解读。
3.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字都叫叫象形字,他们的形状就和你们认识的一样,比如:口、耳、目。随即在黑板上书写口、耳、目三个字。
学生:在老师的领读下,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口、耳、目。
4.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像什么?然后读出并记住这三个字!
二、看图学字。
1.老师展示与“口”字图片,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然后举手回答像什么?
2.老师抽取不同的同学说出他们观察后的结果,说得准确的给予鼓励,回答不准确的请他们再仔细观察;
3.老师提问:同学们,大家一起说说,你们观察到图片上是什么呢?
4.当同学们一起回答是嘴时,告诉同学们我们要学习的“口”字,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嘴!然后,在黑板上写出“口”字,同时,将图片反过来,展示‘口’字的一面;
5.老师指着自己的嘴,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口”,然后指着黑板上的“口”字领读,要求同学们指着自己的嘴跟读;
6.采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学习“口、耳、目、手、足、站、坐”七个字;
三、巩固学习。
1.老师指着自己不同的部位,或者采取不同的姿势,逐一点名学生读出对应的汉字,若有不知道或者说错的,老师当堂予以纠正;
2、老师说出“口、耳、目、手、足、站、坐”其中的一个字,点名不同的孩子用手指着自己的部位,或者作出对应的行为动作;
3.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进行领读,学生跟读;
4.老师点名不同的学生读出黑板上的七个字,在读的时候,指着自己对应的部位或者作出对应的动作;
5.老师点名读得比较准确的学生逐一领读,让孩子们跟读;
6.分组练习认读生字,让学生评选看看哪个组读得最好、最准;
7.分组练习:一个组读,一个组各自指着自己对应的部位或者作出对应的动作,看看有没有反应不过来的同学;
板书设计:
口、耳、目、手、足
站、坐
课后练习:
回家指着自己家人的不同部位读出对应的汉字,然后要求家人按自己的要求作出站和坐的动作;
教学反思:
有了前几课时的基础,这节课孩子们的兴趣明显更高,精力也更集中了,但是,有个别孩子总是读错,所以,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加强课堂演示和练习。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1.新授课。
2.学习生字“口、耳、目、手、足、站、坐”认读和书写。
学情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认读:“口、耳、目、手、足、站、坐”这七个生字,对课堂学习有了新的认识,逐渐适应老师在课堂上的要求了。
2.认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书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想方设法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制定有效的方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口、耳、目、手、足、站、坐”七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生字并了解三种不同的笔画。
2.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学习的行为。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讲授并举,互动字与游戏结合。
教学重点:
笔画与汉字书写学习。
教学难点:
孩子们认读已经产生了兴趣,但是,在书写方面训练较少、基础较差,而且乡村学生普遍缺乏美感,大多数连握笔的方法都不了解,书写难度非常大!
解决方案:尽可能在教学时细致到位,在学生书写时给予差别化的指导。
教学准备:
视频、音频、古文字图片、识字卡片。与“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
1.老师在黑板上贴出七副图片,分别对应“口、耳、目、手、足、站、坐”;
2.老师点名不同的孩子,让他们按顺序读出对应的汉字;同时指着自己对应的部位或者作出对应的站坐动作;
3.老师要求全班同学一起,按顺序读出每副图片对应的汉字,同时指着自己对应的部位或者作出对应的站坐动作;
4.老师指着不同的图片,要求学生快速指着自己的部位(或作出对应的动作)读出对应的汉字;
二、识字过关。
1.第一关:老师出示不同的图片,学生快速的读出对应的汉字;
2.第二关:老师说出不同的汉字,学生迅速的找出对应的图片;
3.第三关:学生背对老师,根据老师读出的汉字,迅速指着自己的对应部位,或者作出对应的站坐动作;
过关要求:举手争取过关,老师点名到讲台前过关,每个同学都要完成上面三关,完全顺利通过的视为过关;只要有一关没有过的,需要回到座位从新举手过关;
四、书写练习。
1.老师在黑板上贴出田字格,一笔一画写出“口”字,请学生自习观察后,在自己的田字格本子上也写出一个“口”字,然后,老师一边巡视,一边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2.老师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自己马上会在黑板上再次写出一个“口”字,请同学们注意笔画的顺序和写法,然后模仿老师在自己的田字格中再写一个“口”字;老师再次巡视,不断的表扬每个同学,激发他们的书写兴趣;
3.老师要求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把“口”写十遍,写完后当堂评比:看看谁写得最好;
4.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练习书写“耳、目、手、足、站、坐”六个字。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大家这节课表现非常棒,咱们现在不仅能认、读汉字,还学会了书写,希望大家以后学会更多的汉字。
五、课后作业
1.巩固练习刚学过的生字;
2.练习书写“口、耳、目、手、足、站、坐”,每个字写1排。
教学反思:
课堂安排过于紧凑,不太利于孩子们牢固的掌握所学生字的读、写、认、记,后续课堂设计时还需要加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