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灯光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灯光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21:2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灯光是多么光明,多么温暖。我们对灯光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本课作者王愿坚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名战士内心对灯光的向往。
8.灯 光
王愿坚(1929-1991年)
中国电影编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党费》《足迹》《路标》《妈妈》等;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供交通联络的濠沟。
词语积累
胸墙:课文中指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憧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璀璨: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极其危急
读课文,组合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灯光是什么?
微文写作
例:灯光照耀着天安门广场的宏伟建筑,令人感到光明而又温暖。
灯光……
自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灯光”或“火光”的。结合作者对三处“光”的描写及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理解三处“光”的不同含义。
时间 哪里的光 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 含义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 天安门广场上璀璨的灯光
1947年初秋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互学:小组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并思考三处光之间的联系。
时间 哪里的光 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 含义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 天安门广场上璀璨的灯光
1947年初秋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展学:汇报表格的填写和三处光的联系。
表格需要横着汇报,并且是把提取的信息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
时间 哪里的光 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 含义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 天安门广场上璀璨的灯光
1947年初秋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想一想本文的作者是怎样表达出革命情感的?画一画句子,并做批注。
批注:作者这一笔_________写得极好,让我通过_________了解到__________。(情感)
“多好啊!”这句话很有味道。
例:第一处“多好啊!”是一个路人在看到天安门璀璨的灯光发出,他想到了如今美好的生活,并为此而感到骄傲。
不是。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
还指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
思考:“多好啊!”仅仅是指在灯光下看书吗?
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话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是对先烈最好的怀念。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首尾呼应
寄托了作者的哀思和愿望,不要忘记革命先烈。
本文的题目“灯光”很有味道。
“灯光”是文章的线索。
“灯光”是一种幸福生活的代表。
“灯光”是郝副营长的理想,是他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
“灯光”也是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
让我们记住那些战争年代的英雄们!
—黄继光
舍身堵抢眼
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课文开头先介绍了现在的场景,又回忆了( ),最后又回到现在的场景。
1947年初秋,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事
结果
事件过程
总结
倒叙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
好处 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引起回忆
回忆往事
看到:千万盏灯
看书憧憬
听到:多好啊
灯光
烧书引路
怀念战友 献出宝贵生命
结构梳理
幸福生活 来之不易
六十年照明灯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多数农家点的是陶瓷制成的豆油灯后来有了煤油灯,瓶子口上扣一个铁制圆盖。当中嵌着细铁管,管内有一根灯芯,煤油渗上来,再后来有了子灯。20世纪10年代来,有的用上汽灯。20世纪50年代初,有的地方建立发电厂,改革开放后,城乡百姓逐渐用上了电灯,“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成为现实。
拓展延伸
豆油灯
煤油灯
推荐阅读
《七根火柴》
《小游击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