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远古的传说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各地七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各地七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1 19:5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远古的传说
1.(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2.(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 C.老子和孔子 D.项羽和刘邦
3.(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4.(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推行了禅让制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主持治水有功
5.(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6.(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 )
A.兼收并蓄 B.多元一体 C.一脉相承 D.丰富多彩
7.(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被人们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尧 B.黄帝、尧 C.舜、禹 D.炎帝、黄帝
8.(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一位著名部落首领。与他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 B.蚩尤 C.禹 D.启
9.(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华夏是也。”从这材料反映的是
A.华夏民族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B.诸侯混战形成了华夏民族
C.民族融合杂居相处不断交往形成华夏民族 D.华夏民族是优秀的民族
10.(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大陆与台湾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有着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11.(2022·山东德州·七年级期末)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用“千古文明开涿鹿”来评价涿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苏秉琦先生也说“看两千年的中国到西安,看五千年的中国到涿鹿”。下面有关涿鹿之战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标志着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B.蚩尤部落打败了炎黄部落
C.战后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12.(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淮南子》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luo ba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 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是( )
A.黄帝 B.神农氏 C.仓颉 D.嫘祖
13.(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传说中有一位活动在陕西渭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谷物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他是
A.蚩尤 B.黄帝 C.炎帝 D.仓颉
14.(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某传媒公司拟打造一部情景剧《炎帝传奇》,假如邀请你来编写剧本,你会将哪些内容编写道剧本中( )
①教民耕作 ②制作陶器 ③制作生产工具 ④通商交换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传说与他们无关的是( )
A.最早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B.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曾在涿鹿激战
C.全身心投入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D.能够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16.(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下面是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表,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 )
炎帝 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
黄帝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制造船只;发明弓箭
A.人们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B.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
C.人们生产生活等的状况
D.炎黄部落联盟实力强大
17.(2022·山东德州·七年级期末)今年李玉刚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万疆》传遍大江南北,“红日升在东方……唯炎黄心坦荡,一身到四方”唱出了中华儿女心向东方、根系炎黄的血脉亲情。下列有关炎黄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传说炎帝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
C.传说炎帝创造文字,发明了算盘 D.传说黄帝教民耕种五谷和蔬菜
18.(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19.(2022·山东·成武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A.禅让 B.世袭 C.分封 D.专制
20.(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A.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
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
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21.(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体现了中国社会追求的自由民主的执政原则。中国最早的能够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应该追溯到下列哪一段历史时期( )
A.远古北京人生活的时期 B.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
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时期 D.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22.(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有关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 )
舜的故事:孝感动天 大禹治水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
C.商周世袭制度的起源 D.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23.(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关于“禅让”,《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尚书·大禹谟》中有“舜禹禅让”的记载。尧舜禹之间这种“禅让”的主要标准是
A.德能兼备 B.部落势力 C.治水功绩 D.征战功绩
24.(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时提出的中国方案。习主席的这一想法来源于中国古代“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下列制度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一项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5.(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浙江绍兴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治理水患,造福人民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26.(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2002年考古发现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遂公盨”,文物内底上清晰铭刻着98个铭文,全面记述了大禹治水,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的大禹治水精神找到了重要物证,下列不属于大禹治水精神的是
A.公而忘私 B.科学创新 C.坚持不懈 D.传位于子
27.(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史记.五帝本纪》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的农作物遗存是从我国哪个早期原始居民的遗址中发现的?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2)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当时建造什么样的房屋?他们种植水稻、建造这种房屋,适应了怎样的气候?
(3)材料二中的“轩辕”指哪位传说中的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禹是通过什么制度当选部落联盟首领的?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禹的历史功绩及品质。
28.(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材料二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材料三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古乐》
(1)材料一、二反映了早期文明社会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什么制度?
(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族联盟首领?这一制度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借鉴意义?
(3)材料三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给我们什么启迪?
参考答案:
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与黄帝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涿鹿之战发生在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之间,炎黄部落大败蚩尤部落。故B符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霸的著名战役。故C不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朝灭亡的关键性战役,发生在秦军和项羽的军队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解析】考查点:炎帝和黄帝。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可知,材料反应的是炎黄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A正确;夏启、商汤属于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王,不属于原始部落时期,B错误;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与材料不符,C错误;刘邦、项羽是秦末农民军领袖,最后刘邦成为封建王朝汉朝的开国国君,与材料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
3.A【解析】我们通常所讲的“上下五千年”历史是从黄帝开始的,故答案选A。
4.A【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后来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至今,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故选A;尧舜禹推行禅让制,B错误;C是炎帝,排除;D是禹的功绩,排除。
5.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2019年)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故C符合题意;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B【解析】依据材料“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说明中华文明呈现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说明中华文化又具有一体性特点,B项正确;兼收并蓄 、 一脉相承 、丰富多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CD项错误,故选B项。
7.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符合题意;尧舜禹生活在炎帝黄帝之后,不是人文初祖,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8.A【解析】距今约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A符合题意;BCD项与“人文初祖”称号无关,排除。故选择A。
9.C【解析】据“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它提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中华民族的形成非一族所成,从古至今,远古时期的部落交错者,互相来往,排除各自之间关于习俗、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而是趋向于走向同一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形成了统一民族。我们后世人称呼为诸夏民族,C符合题意;华夏民族由炎帝和黄帝创立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诸侯混战形成了华夏民族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华夏民族是优秀的民族,D排除。故选择C。
10.A【解析】据所学知,炎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主体,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后来又形成中华民族,故A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也是发源地,故C不正确。最早的农耕文明在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就出现了,故D不正确。故选A。
11.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涿鹿之战指的是以黄帝、炎帝氏族部落联盟为代表的华夏集团与以蚩尤氏族部落为代表的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以炎、黄部族的胜利而告终。涿鹿之战开启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程,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D项正确;涿鹿之战只是奠定了华夏族形成的基础,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初步形成时期,排除A项;涿鹿之战中蚩尤部落被炎黄部落打败,排除B项;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前结成联盟,排除C项。故选D项。
12.B【解析】根据材料“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luo ba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 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可知神农看到人民茹毛饮血的生活容易得病甚至中毒导致伤害,对民众身体不利,因此教人们种植五谷,故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是神农氏,B项正确;黄帝教人建造房屋,制作衣裳等,排除A项;仓颉创造文字,排除C项;嫘祖擅长纺织,排除D项。故选B项。
1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他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夭文和历法知识。C项正确;蚩尤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相传他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排除A项;传说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弓箭和指南车,排除B项;相传仓颉造字,排除D项。故选C项。
14.D【解析】帝的贡献: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①②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全身心投入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大禹,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传说中炎帝(神农氏)最早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发明纺织,A排除;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曾在涿鹿激战,打败了蚩尤,B排除;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时代能够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D排除。故选C。
16.C【解析】根据材料“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可知,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等状况,C项正确;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的结论,排除B项;没有具体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炎黄部落联盟实力是否强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7.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国进人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A项正确;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排除B项;传说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隶首发明算盘,排除C项;传说炎帝教民耕种五谷和蔬菜,排除D项。故选A项。
18.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故正确答案为C。分封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ABD均与题意“选贤与能”不符,故选C。
19.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做法称为禅让,故A符合题意;启创立世袭制,分封制是周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专制和民主相对,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是传说时代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那时部落之间联合的趋势更加明显,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1.D【解析】根据材料“体现了中国社会追求的自由民主的执政原则”,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最早的能够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应该追溯到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尧舜禹时代的部落选举制度,选贤举能,德才最高者担任部落首领,所以D符合题意;远古北京人生活的时期、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时期都没有民主的选举制度,所以ABC不符合题意。
22.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两则故事中兼有的内容都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品质,图一体现的是孝的品质,图二体现的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集体主义精神。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原始农业的兴起,故A不符合题意;只有第二幅图才能体现与洪水作斗争的,图一不能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出袭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因此当时推举部落首领的标准是德能兼备,A项正确;部落势力、征战功绩都不是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排除B、D项;治水功绩主要指的是禹,排除C项。故选A项。
24.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体现了“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的是禅让制。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禹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A项正确;分封制、等级制、世袭制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与“大同社会”不同,排除BCD项。故选A项。
2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因此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治理水患,造福人类。选项C符合题意;尧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开创禅让制,A排除;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B排除;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D排除。故选C。
26.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大禹传位于子是在他建立夏朝之后,不属于他治水时期。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品格。排除A项;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具有科技创新的精神特点。排除B项;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体现了大禹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排除C项。故选D项。
27.(1)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
(2)干栏式房屋;温度较高、降水较多的气候。
(3)黄帝,“人文初祖”。
(4)制度:禅让制;
历史功绩:治理滔天洪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品质:与群众同甘共苦,是贤能之人。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谷、米粒、稻根、稻秆堆积物。这些丰富遗存,证明早在 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2)根据所学知识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根据种植水稻、居住干栏式房屋,说明当地是温度较高、降水较多的气候。
(3)根据所学知识,轩辕指的是人文初祖黄帝,他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4)制度: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的意思是舜的儿子不是很贤能,舜于是早作打算,把禹推荐给上天(代行天子之政),这反映的是禅让制,禹是通过禅让制当选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功绩:根据所学知识,禹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我国国土为九州,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品质: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是贤能之人。
28.(1)禅让制。
(2)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心系人民等。重用人才;选贤用能等。
(3)大禹治水;启迪:勤劳勇敢;不怕困难;以身作则;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
【分析】(1)
根据材料一“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及材料二“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
(2)
根据材料二“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部落联盟时期,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心系人民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首领。结合所学禅让制相关知识,从要重用人才、要选贤用能等角度进行回答。
(3)
根据材料三“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启迪:结合所学知识,从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勤劳勇敢、不怕困难、以身作则;要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等角度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