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资治通鉴》有载:“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混水)击之。…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这场战役( )
A.成就了晋国的春秋霸业 B.激发了秦国的商鞅变法
C.促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 D.加速了南北的统一进程
2.(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次战役( )
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 B.奠定了楚汉战争的结局
C.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D.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
4.(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得人心
5.(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6.(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一著名战役与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东山再起”有关,其重要历史影响是( )
A.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B.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出现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D.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了基础
7.(2022·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 D.破釜沉舟
8.(2022·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列属于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
①长平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9.(2022·山东青岛·七年级期末)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城。这个政权是
A.东晋 B.前赵 C.北魏 D.前秦
10.(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淝水古战场遗址”位于安徽寿县,它见证了发生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这次战役( )
A.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使东晋统一全国
C.导致八王之战爆发
D.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11.(2022·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总结概括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是一位初一同学在学了某一时期历史后作的概括,你认为这一时期是( )
A.先秦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3.(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下面为我国古代某历史阶段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①政权的建立者所属的民族是
A.氐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女真族
14.(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下图朝代更替示意图中①②③应填写的朝代是
A.东晋、北魏、西晋 B.西晋、东晋、北魏
C.西晋、东晋、前秦 D.东晋、西晋、北魏
15.(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
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D.这一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16.(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政权的创立者对其祖先的追述如下,下述记述可以说明
政权 民族 史书记述 出处
汉(刘渊) 匈奴 汉氏之甥① 《晋书·刘元海载记》
夏(赫连勃勃) 匈奴 大禹之后,世居幽朔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北燕(慕容氏) 鲜卑 有熊氏(炎帝)之苗裔②,世居北夷 《晋书·慕容廆载记》
北魏(拓跋氏) 鲜卑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魏书·序纪》
注:①古代为姑之子、舅之子、妻之兄弟、姊妹之夫的通称②后代子孙
A.北方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B.北方民族共同的民族起源
C.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 D.北方民族政权的更迭
17.(2022·山东青岛·七年级期末)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示意图。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历史特征是
A.人口南迁 B.江南开发 C.政权分立 D.民族交融
18.(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A.平城文化落后 B.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D.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19.(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意图是( )
A.学习中原文化 B.避免思乡之苦
C.消灭鲜卑贵族 D.减少洛阳人口
20.(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C.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21.(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下诏推行材料中“断北语,一从正音”的古代皇帝是
A.秦孝公 B.孝文帝 C.晋武帝 D.宋武帝
22.(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3.(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魏主欲变易旧风,壬寅,诏禁士民胡服。”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A.说汉语 B.穿汉服 C.用汉姓 D.迁都城
24.(2022·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
A.民族融合 B.提倡汉化 C.发展经济 D.中央集权
25.(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某电视剧场景:496年,皇帝将拒不说汉语的皇后冯媛废为庶人。该材料中的皇帝是
A.孝文帝 B.秦孝公 C.汉文帝 D.晋武帝
26.(2022·山东德州·七年级期末)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北方统一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27.(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书法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融合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
28.(2022·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绸之路始通 B.北方经济发达 C.民族交融加强 D.南北政权分立
29.(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古诗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0.(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春秋时,一些诸侯国开始设置县、郡管理地方,战国时商鞅在秦国确立县制;十六国时期,大量胡物胡俗在中原推广,北魏孝文帝推行全面汉化政策。这主要表明两位历史人物的活动
A.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B.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C.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 D.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31.(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秦国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都获得了成功,其根本因素是( )
A.商鞅与孝文帝都善于谋略 B.都是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C.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32.(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5世纪后期开始,北魏墓葬形制由鲜卑族的梯形竖穴土坑墓,变为仿东汉的弧边方形砖室墓,墓葬中的壁画装饰也由狩猎、打场等场景变为儒家的“孝悌” 、“升仙”等内容。这反映了(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中原与西域交流加强
C.鲜卑族风俗的汉化 D.国家走向统一
33.(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历史地图为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阅读地图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图1中的诸侯国建立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下面分别是两个朝代的疆域形势图
(2)分别说出图2、图3两个朝代的名称。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三
(3)请阅读图4,将图中A、B、C、D正确匹配至下面小题。
①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的地方
②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发生地点
③刘备于221年称帝后所建立政权的都城
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决定性战役的发生地点
材料四
(4)阅读5,回答北魏都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发生于哪一皇帝统治期间?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34.(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渡过漳河后,项羽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不出夏门行》
材料三 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成语典故与哪一战役有关?此战役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壮心”指的是什么?它实现了吗?原因是什么?
(3)与材料三中成语相关的战役交战双方是哪一政权?结果如何?
(4)以上战役的共同点是什么?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35.(2022·山东·成武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战争,是勇者的博弈,智者的较量;战争,带来了伤痛,也改变了时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部编七上《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决战”指的是哪次战役?据材料一指出此次战役对胜利方的影响。
材料二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摘自《资治通鉴》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一次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谁?此次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的关键性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是哪一场战役的示意图?胜利的一方是哪个政权?许多成语典故与此战役有关,如“荷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请写出和这一情景有关的成语。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战役的共同特点。
36.(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同?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变法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战国时期,秦国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国新法”的主要作用。
材料三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正音”,“魏主”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这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7.(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哪两条变法内容?
材料二 从此次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2)材料二体现了此次变法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3)材料三指哪次改革?材料中包含了改革的哪些措施?依据材料分析改革的原因。
38.(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1)据材料,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
秦 西汉 东汉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蜀 西魏 北周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人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这一交融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长江中下游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这次大交融的高潮在南北朝时期。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任举一例说明材料中的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实现“汉化”的?
活动三【分析史实——历史解释】
材料一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希腊的古风到古典时代不仅在时间上大体相当,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上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发财致富和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王大庆《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3)从思想史的角度,举例说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39.(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华民族是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的统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据材料一回答,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被华夏儿女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西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一史实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史实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40.(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材料二
图一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图二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弧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乙旃 叔孙 勿忸于 于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图三
(2)依据材料二,写出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除上述三项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材料三:“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写出此次改革的影响。
41.(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示意图》(局部)
(1)依据材料一,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征。
(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了前秦和北魏的分别是哪一少数民族?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二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材料反映出这次改革推行的哪些汉化措施?
材料三:……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政权的巩固,也推动了鲜卑民族向前发展,缓和了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因而也就更有力地推动了鲜卑族、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融。
——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一个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4)依据材料三指出,此次改革的意义有哪些?
材料四:这一时期,从表象上看是一个大分裂、大动乱时期,其实深入探究起来,它应该是由分裂走向再统一的时期……关键就是“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各民族在融合中求同存异,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樊树志《国史概要》
(5)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以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42.(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孝公任用“商君”变法的目的。写出这场变法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如图所示
(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除此之外,秦朝在地方上确立了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除材料中所述的措施外,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3.(2022·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改革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A)相(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1)材料一中A处应填哪位历史人物?其辅佐齐桓公打出什么旗号号令诸侯,一举成为春秋首霸?
材料二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2)材料二中促成秦国成为东方霸主的“变法”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请至少写出两点该事件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3)材料三中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归纳其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改革的认识。
44.(2022·山东枣庄·七年级期末)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在冲突中交融,在互补中共进,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共筑家国梦】
材料一: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带领早期的先民认识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他们通过以战促和,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材料一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根据材料指出炎帝、黄帝的主要活动在中国历史上对各民族交融产生了什么作用?
【各族携手同谱经济发展梦】
材料二: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的有10万多…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密切交融共筑民族团结梦】
材料三:“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摘编自《魏书》
(3)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说的?除材料三中汉化措施以外,请再举两例。改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4)请说出两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名称。
(5)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45.(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回顾历史,动荡、变革、交融一直是相伴相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一切政事都要经由各方诸侯的首领)。
——《史记·周本记》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局面?据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政治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鞅,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最能反映该事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秦国百姓要想获得爵位与赏赐土地,最佳方法是什么?
材料三:南朝时期的江南“百年来,没有战事的警报,区域之内,百姓安然自得。……土地广茂,田野肥沃,老百姓勤劳耕作,一年的丰收,能够让很多郡县都不愁吃喝。”
——摘编自沈约《宋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4)材料四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至少举出三例)?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哪几个趋势?
46.(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改革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鞅列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内容各一条?简单说一说商鞅变法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刘,步六孤氏改姓为陆。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
——摘自中新网
(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汉化措施?请你再列举出两项其他所实行的汉化措施 简单说一下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假如你成为国家领导人将要进行改革,谈一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7.(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至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从材料一中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图三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3)依据材料三,分别概括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48.(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书》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意为丰收),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 《帝王出御图》 《帝王出御图》,是河南巩义石窟寺第一窟里的礼佛图浮雕(局部)。这幅图表现的是以皇帝为首的出行行列。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装,由此可以看出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效果。
(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一般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材料一、二分别属于上述的哪一种?
(2)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书》中描述的历史现象是什么?材料二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49.(2022·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吗,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材料一体现了卫鞅怎样的主张?体现了哪家学派的思想?“变法之令”得到了当时哪个阶级的支持?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变法对秦国有何意义?
材料三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3)材料三中“从平城到洛阳”这一举动是哪一政权、哪位皇帝实施的?作为“汉化先行者”,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50.(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性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北齐〕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材料二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北齐〕魏收:《魏书》卷十九中《任城王澄传》
材料三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北齐〕魏收:《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 咸阳王禧传》
(1)由材料一分析,北魏孝文帝为什么会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三分别记载的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其改革中还有哪些措施?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51.(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兰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1)材料一的图片和表格体现了孝文帝哪些改革措施?材料二:他(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推动了北方各民族社会生产,生活进步,加速了民族间的相互认同与交融。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中华书局2016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说明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三: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馆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词》
(3)依据材料三回答,北魏统治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回答,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52.(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结合对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示意图
(1)填写材料一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并据此示意图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魏晋时期的主要战役表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对应的史实;结合所学概括影响战役胜负的因素?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3)材料三中孝文帝对汉文化有怎样的认识?请列举其推行“汉化”的史实一例。
53.(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迁都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
(1)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这一政权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
材料二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2)据材料二,列举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太和改革”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基本上取得了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先进文化、制度对落后文化和制度的取代;另一方面,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意志和决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改革面临保守派阻挠和挑战的时刻,孝文帝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对破坏改革的势力进行强有力打击,扫除改革障碍,同时他还注意选贤任能,培养改革中坚力量,推动改革持续不断向前迈进。
——摘编自《北京日报》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两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54.(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七年级某班同学研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问题,结合你所学历史知识,帮他们回答问题。
【步骤一】 对峙
材料一
(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上图是某同学作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年代尺,请帮助他完善,并指出该时期阶段特征。
A代表的战役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代表的政权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 迁徙
材料二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东晋政府允许侨人(“侨人”指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南方统治者面对大规模民族迁移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影响。
【步骤三】 复苏
材料三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胜,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洛阳伽蓝记》卷二(成书于公元547年即东魏武定五年)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洛阳从“荒土”重新走向繁盛的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哪些措施促进了洛阳重新走向繁盛?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哪些因素推动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最终走向统一。
55.(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注:民族融合现统一称为民族交融)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填写①、②处政权名称,完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图。
(2)依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
(4)综合材料一、二、三,归纳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56.(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战外,还有哪项措施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材料二 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
——(南宋)陈亮《酌古论光武》
(2)材料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上的盛世局面有关,该盛世局面是什么?
材料三 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八姓入闽”的原因及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材料四 见下列图表和文字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资治通鉴》
(4)材料四反映的两个中心问题是什么?
57.(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带领早期的先民认识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他们通过以战促和,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 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材料二秦之一统,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武帝)事实上是以儒家的“德 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以儒补法,巩固“大一统”。秦汉以来“大一统”观念形成以后, 历朝历代,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皆以天下一统为正流,以天下分异为歧路。
——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材料三(北魏某统治者)规定“不再说鲜卑语,而须改说汉语。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罢官。”
——摘译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根据材料指出炎帝、黄帝的主要活动在中国历史上对各民族交融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谁最早“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加强对“空前广大”国家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汉武帝“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采取了什么措施? 根据材料归纳秦汉以来历代统治者建立和维护政权的主流观念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材料体现了该事件的哪一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58.(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史记 周本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争霸战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张骞传》
(2)材料中张骞“凿空”指什么?张骞“凿空”后,开通了一条沟通亚欧的陆上交通要道是什么?
材料三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示意图(如下图):
(3)依据地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的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的人口迁徙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4)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其作用是什么?材料认为,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因素是什么?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59.(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1)结合材料一,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yuè),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商君这次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3)材料中反映的是“魏主”的哪项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积极作用。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60.(2022·山东·成武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多种,如兼并战争、民族迁徙、少数民族国家的改革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摘自部编七上《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诸侯国”的出现和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有关?据材料一指出“春秋争霸”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
(2)依据材料二指出魏晋时期人口迁徙出现哪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迁徙的影响。
材料三 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卢菌《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
(3)据材料三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61.(2022·山东德州·七年级期末)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回眸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历史发展演进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篇】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中李斯评议的是西周的哪一制度?基于李斯的提议,秦始皇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据图片说出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军事篇】
西周利簋及铭文 (铭文记载了“武王征商”这一历史事件) 霍去病墓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 ——李白
(2)写出“武王征商”的战役名称。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战役是什么?李白诗中所描绘的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改革篇】
时间秦国与六国交战战争结果全胜失败互有胜负公元前356年到秦王嬴政即位前 (共109年)65次58次3次4次
(南朝官员陈庆之)目睹了北魏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摘译自杨炫之《洛阳迦蓝记》
(3)表格中秦国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源于秦国进行的哪一改革?材料中“中原地区礼仪兴盛”的景象与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有关?这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的历史作用?
【兴亡篇】
(4)以上示意图中,①和②指的是西汉和东汉出现的两个“封建治世”,请写出他们的名称。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A、B两个政权在历史发展中的相同作用。
62.(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况及其原因。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 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现象?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的因素。
参考答案:
1.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风声鹤唳”及交战双方可以判断出该战役是淝水之战,该战役促使北方的强国前秦瓦解,促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C正确;材料是对魏晋时期的淝水战役的描述,AB排除;淝水之战延缓了南北统一的进程,D排除。故选C。
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4世纪后期)前秦苻坚率领大军进攻东晋,晋军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大败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D项符合题意;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排除A项;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排除B项;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3.D【解析】分析题文的“公元383年,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可知这场战役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故D符合题意;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与秦灭六国有关,垓下之战奠定了楚汉战争的结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ABC与淝水之战无关,排除。故选D。
4.B【解析】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200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与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最终曹军大败袁军。官渡之战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B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的表述不正确。而淝水之战发生于383年,,前秦虽军队数量远胜对手,但是奴役各族人民,不得人心。东晋以弱胜强,打败前秦。前秦失败后北方再次陷入混战分裂局面,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5.C【解析】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这四幅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事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中华文明的起源指的是河姆渡、半坡、黄帝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特征,隋唐时期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所以答案是C。
6.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投鞭断流”、“草木皆兵”、“东山再起”,可知与淝水之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故选:A。
7.D【解析】破釜沉舟说的是巨鹿之战中项羽背水一战的故事,跟淝水之战没有关系。故选D。
【点睛】本题是对东晋时期的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的考查,通过与此事件有关的成语的考查,牢记历史事件。
8.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①不符合题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①②③④类型的选择题的解题的方式,这种题型最好的解题的方法是排除法,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以少胜多”,逐一分析四个选项,长平之战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运用排除法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前秦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 ,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并在公元4世纪后期统一了中国北方,D项正确;东晋的统治区域主要是长江流域,排除A项;前赵没有统一黄河流域,排除B项;北魏统一北方是在439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0.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D项正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东晋偏安江南,没有统一全国,排除B项;晋武帝的儿子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排除C项。故选D项。
11.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阶段②是在魏国建立后到隋建立之前的时间段,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D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
12.D【解析】根据题干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南北经济发展”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的特点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ABC时期不分南北,没有这些特点,所以答案选择D。
13.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①是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C正确;氐族、匈奴和女真族都没有在这一时期统一北方,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王室衰微,后三国鼎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于建康称帝,东晋建立,据有中国南方的领土。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后来西魏被北周取代,东魏被北齐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再次统一北方。综上所述,①处应该填写是西晋,②处应该填写东晋,③处应该填写的是北魏,B项正确, 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D【解析】据材料“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可知,这是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国家分裂割据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与材料反映的历史相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439年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
16.A【解析】依据题干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表格说明大量少数民族政权的创立者都跟汉族有联系,后世的创立者对其祖先进行追述,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是认同的,A项正确;表格体现的是北方民族不同的民族起源,不是共同的,排除B项;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与题干表格内容无关,排除C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题干表格内容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7.C【解析】依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是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实现短暂统一,但是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北方先后出现十六国,再之后又出现南北朝对峙局面,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阶段历史特征是国家长期分裂、政权分立,C项正确;人口南迁、江南开发、民族交融,在示意图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B【解析】材料对平城与洛阳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并未涉及到北方各民族交融的情况,故选B;材料认为平城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强调的是平城文化落后,故排除A;材料认为在平城“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说明平城守旧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推进,故排除C;材料认为洛阳“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强调的是洛阳市中原政治文化中心,故排除D。
19.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时期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原文化,巩固统治,A项正确;避免思乡之苦、消灭鲜卑贵族及减少洛阳的人口均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BCD项排除。故选A。
20.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1.B【解析】根据材料“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学习汉族的文化,加快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B项正确;秦孝公,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晋武帝,建立晋朝,南伐灭吴,统一中国,建立太康盛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宋武帝,平定孙恩之乱、消灭桓楚北伐中原,灭亡后秦、南燕击败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统一南方并改革弊政,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2.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力排众议,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选项A符合题意。B项不属于“汉化”政策得以推行的直接原因;选项C说明改革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不符合题意;选项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是改革的结果而不是“汉化”政策得以推行的直接原因;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3.B【解析】根据材料“诏禁士民胡服”可知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穿汉服,故选择B;说汉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穿汉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C;迁都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
24.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提倡汉化。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B项正确;民族融合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排除A项;发展经济、中央集权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 ,排除CD项。故选B项。
25.A【解析】496年,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将拒不说汉语的皇后冯媛废为庶人”体现了孝文帝的汉化措施,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26.B【解析】依据图片文字“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说明胡人即少数民族可以穿汉人的服饰;汉人也吃上了少数民族的食物。体现了汉族服饰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体现了少数民族饮食对汉族的影响,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符合题意;图片中不能体现北方的统一,A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的是中国境内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不是中外交往,C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了民族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不能反映文化昌盛。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7.B【解析】根据“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北方民族融合;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书法艺术,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江南经济开发和南北政权对峙,故排除CD项。故选B。
28.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汉人的饮食融入了胡人的饮食,体现了此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影响,故选C;丝绸之路的开通是汉武帝时期,A错误;B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9.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含义是山鸡的声声鸣叫和着,家家的阵阵胡乐,好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融洽氛围,A符合题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B不符合题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含义是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体现的是民族冲突,C不符合题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少数民族的生活,不能体现民族交融,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0.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时代潮流,因而取得了成功;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封建化的潮流而取得成功,A项正确;商鞅和孝文帝的改革都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但是这不是成功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两次改革都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因而才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排除C项;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是孝文帝改革并没有对后世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31.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过渡到封建社会,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则是一次封建化的改革,所以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二者最主要的表现是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封建化进程,故C符合题意;AB属于客观因素,不符合题意;秦国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受到贵族的抵制,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5世纪后期开始,北魏的墓葬带有明显的汉族色彩,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使鲜卑族风俗的汉化。故C符合题意;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中原与西域交流加强,主要指的是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国家走向统一,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3.(1)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
(2)秦、西汉。
理由:图2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这是秦朝的疆域;图3的疆域中有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这是西汉时期的疆域。
(3)
①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的地方 D
②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发生地点 A
③刘备于221年称帝后所建立政权的都城 B
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决定性战役的发生地点 C
(4)北魏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北魏孝文帝;汉化。
【分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建立与分封制有关,分封制的实行是为了巩固统治。
(2)
根据材料“两个朝代的疆域形势图”可得出,图2、图3分别是秦、西汉。图2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朝的疆域;图3的疆域中有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汉时期的疆域。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的地方是夷州,即台湾,因此①填D;官渡是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发生地点,因此②填A;刘备于221年称帝后所建立政权的都城是成都,因此③填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决定性战役的发生地点是赤壁,因此④填C项。
(4)
根据材料四“北魏迁都示意图”可得出,北魏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发生于北魏孝文帝统治期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汉化。
34.(1)巨鹿之战; 作用: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2)统一全国;没有。和孙刘联军展开赤壁之战失败;
原因: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②曹操骄傲自满、麻痹大意的情绪;
③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得分)
(3)前秦和东晋;前秦土崩瓦解,北方陷入混乱之中
(4)以少胜多;启示:重用人才、正确战术、加强团结、不要骄傲自满、坚定的信念等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巨鹿之战有关;此战役作用是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壮心”指的是曹操统一全国的雄心;但是它没有实现,曹操挥师南下,和孙刘联军展开赤壁之战失败。原因是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②曹操骄傲自满、麻痹大意的情绪;③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成语“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相关的战役是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结果淝水之战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陷入混乱之中。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以少胜多;给我们的启示:重用人才、正确战术、加强团结、不要骄傲自满、坚定的信念等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等。
【点睛】抓住“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特点,是答题关键。巨鹿之战项羽消灭了秦军的主力;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淝水之战东晋打败了前秦,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又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少胜多;给我们的启示:重用人才、正确战术、加强团结、不要骄傲自满、坚定的信念等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等。
35.(1)“决战”:官渡之战;影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战役:赤壁之战;交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战役:淝水之战;政权:东晋;成语:草木皆兵
(4)共同特点: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分析】(1)
“决战”:据材料“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进行决战。”可知,200年的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决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影响:据所学可知,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
战役:据材料可知,这是孙刘联军与曹操之间展开的“赤壁之战”,曹军大败。
交战双方: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曹操与孙刘联军。
影响: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战役:据材料“东晋---前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政权:据所学可知,淝水之战中东晋获胜。
成语:据材料“荷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草木皆兵”成语典故的由来。
(4)
共同特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36.(1)人物:商鞅;学派:法家;核心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使秦国成为了第一大强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规定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原因: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趋势【解析】(1)依据材料一“卫鞅曰:‘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卫鞅”是商鞅;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百家争鸣中法家的主张相同。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家学派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们的主张顺应了当时时代的潮流,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所以商鞅变法的理论属于法家思想学派。依据所学知识,变法最核心的内容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
(2)依据材料二“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战国时期,秦国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分析归纳可知,“秦国新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成为了第一大强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3)依据材料三“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分析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中的“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正音指汉语。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的措施是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经过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可知,这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37.(1)事件:商鞅变法;内容:建立县制,鼓励耕织。
(2)影响: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或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或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原因: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改变鲜卑族旧习俗。
【分析】(1)
根据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根据“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可知,商鞅变法规定,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根据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是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2)
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
根据材料“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可知,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迁都洛阳。根据材料“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可知,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学习中原汉族的先进文化,改变鲜卑族旧习俗。
38.(1)秦朝;西晋。
(2)方式:经济文化交流,战争,共同生产生活,改革。
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3)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各学派的创立,必须叙述准确)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4)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的;统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作斗争。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是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了统一。
(2)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人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西南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长江中下游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共同生产生活;“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说明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改革。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通过一系列汉化措施如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等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
(3)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代在思想上的的表现是各家学派的创立,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老子创立道家学派,战国时期出现了更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诸子百家著书立说、聚众讲学、相互辩论,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从春秋战国的分裂到秦朝的统一,从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以及之后的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出现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也说明了统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作斗争。从民族交融的角度来说,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言之成理即可。
39.(1)特点: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
人文始祖:黄帝、炎帝。
(2) 措施:在北方,秦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东起辽东,西到临洮的万里长城。
措施: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击败匈奴;开通丝绸之路;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
(3)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表现在:推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行汉制、崇儒学等。
作用: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促进了北魏民族的封建化,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4)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各民族互相学习的民族意识。
【分析】(1)
特点: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可知,华夏族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
人文始祖:据所学可知,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是黄帝、炎帝。
(2)
措施:在北方,据材料“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结合所学可知,秦蒙恬北击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东起辽东,西到临洮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的威胁。
措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击败匈奴;开通丝绸之路;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等方面回答。
(3)
史实: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具体表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行汉制、崇儒学等方面回答。
作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促进了北魏民族的封建化,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等方面回答。
(4)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各民族互相学习的民族意识等角度回答。
40.(1)北魏孝文帝改革。
(2)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
(3)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分析】(1)
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北根据材料一中“迁居洛阳”和“孝文帝汉化政策”可知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由于平城气候干旱,所产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而且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2)
图一反映的是说汉语、图二反映的是穿汉服、图三反映的是改汉姓。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
(3)
据材料三“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及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1.(1)秦、西晋;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错字、别字不得分)
(2)氐族、鲜卑族(错字、别字不得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或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推动了鲜卑民族向前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有交融和发展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可)
(5)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6)改革应顺应历史的潮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改革要有不畏阻力的精神;要善于学习先进文化。
【分析】(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同时少数民族内迁,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
依据学知识可知前秦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 ,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350年10月,苻健占据关中 ,次年登基,设置百官,定都长安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
根据材料“这一时期,从表象上看是一个大分裂、大动乱时期,其实深入探究起来,它应该是由分裂走向再统一的时期……关键就是“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各民族在融合中求同存异,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big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6)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应顺应历史的潮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改革要有不畏阻力的精神,要善于学习先进文化。
42.(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或富国强兵);商鞅变法为“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奠定基础。(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2)统一文字;郡县制。
(3)孝文帝;学汉语、穿汉服、与汉人联姻等。
(4)作用: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解析】(1)依据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孔子,秦孝公任用“商君”变法的目的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或富国强兵)。这场变法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之间的关系是商鞅变法为“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奠定基础,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是统一文字。除此之外,秦朝在地方上确立了郡县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据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可知,材料三中的主是北魏孝文帝,除材料中所述的措施外,还有穿汉服、说汉话等“去夷即华”的措施。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等。
43.(1)管仲 尊王攘夷
(2)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允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任意2点)
(3)北魏孝文帝改革 穿汉服、说汉语、迁都洛阳 促进了民族交融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改革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允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3)
根据材料三“革衣服之制……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尽迁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革衣服之制”反映的是穿汉服,“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反映的是说汉语,“尽迁洛阳”反映的是迁都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改革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改革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4.(1)人文初祖;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
(2)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耕作和种植技术的进步等。
(3)北魏孝文帝;其他措施: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贵族通婚。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鲜卑、羌、氐、匈奴、羯(举两例即可)。
(5)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融使各民族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促进对中华民族的发展。
【分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人文初祖。根据材料一“他们通过以战促和,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可得出,炎帝、黄帝的主要活动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
(2)
根据材二“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的有10万多…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可得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耕作和种植技术的进步等促使南方经济发展。
(3)
根据材三“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得出,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要求说汉语,此外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还有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贵族通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较多,例如鲜卑、羌、氐、匈奴、羯等。
(5)
根据材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可得出,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融使各民族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促进对中华民族的发展。
45.(1)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商鞅变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参军,立军功。
(3)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相对安定的环境;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南方统治者的政策等。(答出三点即可)
(4)迁都洛阳;学习汉语;改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通婚等。
(5)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此时的特点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
根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鞅,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结合所学可知是商鞅变法。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的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最能反映该事件性质的内容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国百姓要想获得爵位与赏赐土地,最佳方法是参军、立军功。
(3)
根据材料三可知江南经济获得发展,出现的原因可从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