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作业题
选择题
1.“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后炮击我方阵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1937年7月在卢沟桥发生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3.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后,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林则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主力和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工农革命军 D.八路军和新四军
6.某一宣言称: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发表该宣言旨在 ( )
A.赶走侵华日军 B.打败八国联军
C.消灭北洋军阀 D.推翻清朝统治
7.淞沪会战中,率军守卫宝山,壮烈牺牲的是( )
A.佟麟阁 B.杨靖宇
C.姚子青 D.谢晋元
8.下面照片反映的是1937年8月,中国守军奋起抗击日军。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 )
A.廊坊战役 B.嫩江桥抗战
C.淞沪会战 D.平津会战
92014年,中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0.“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是针对(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总指挥、副总指挥是( )
朱德、彭德怀 B.毛泽东、朱德
12.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历史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3.表明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平型关战役
14.有关淞沪会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
B.淞沪会战有力地配合了太原会战
C.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5.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在( )
A.1931年9月 B.1937年7月
C.1937年12月 D.1938年12月
16.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
A.武汉 B.上海
C.沈阳 D.南京
17.1937年12月,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
A.10万人 B.20万人
C.30万人以上 D.300万人以上
18.“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19.早在1931年,日本就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我们却把1937年卢沟桥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其中一个主要依据是( )
A.日本对北平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B.事变加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进程
C.二十九军正式对日作战
D.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20.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曾报道淞沪会战,认为“……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那么,淞沪会战“极大之影响”是( )
A.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B.预示着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的结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粉碎了日本速亡中国的计划,激发了人民的斗志
21.小明看到了一张共产党员贺龙在20世纪30年代末戴着国民党军帽的照片,他得出的恰当判断应是( )
A.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B.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C.不可能有此事,照片是伪造的
D.贺龙化装成国民党军官
22.国共合作抗日得以实现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是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结果
B.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C.全国抗日高潮的推动
D.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积极与共产党的合作
23.抗日战争以来,以下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历史事件是( )
A.血染卢沟桥 B.火烧圆明园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4.(呼和浩特中考)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承担过民国首都职能的城市包括( )
①北京 ②延安 ③南京 ④重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1940—1943年,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国民政府中央机关,造成重大损失。该中央机关所在地是 ( )
A.南京 B.重庆 C.长沙 D.武汉
26.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是 ( )
A.9月18日 B.12月13日
C.9月3日 D.9月9日
27.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
A.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B.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C.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28.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画的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较准确的是 (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9.下图是电视剧《亮剑》剧照,表现的是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
①国共两党“合二为一” ②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③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937年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 ( )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B.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C.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的面貌
D.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精神
31.“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下列表述跟这首歌密切关联的是 ( )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结束
D.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二、非选择题
32、.组合列举:根据提示,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 1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担任总指挥的是 。
(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
( 3 )淞沪会战中,中国 初战告捷,击落日机3架。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民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2005年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
材料二 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的侵略!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
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日本历史教科书的说法?请你还原历史真相。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卢沟桥事变后对日本侵略者的态度是什么?
34、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宣言公布于哪一年?材料中提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改编后的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请说说上述材料有什么意义。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 1 )材料一童谣中的“夺我东三省”发生在哪次事变后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 3 )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答案
1-5DABBD 6-10ACCBC 11-15ACABC 16-20DCCDD 21-25ABDCB 26-31BCACDB
(1)朱德 (2)国共合作 (3)空军
(1)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不同意。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团结全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1)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停止国内斗争,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35、(1)事变:九一八事变。政策:不抵抗政策。
( 2 )七七事变( 或卢沟桥事变 )。
( 3 )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