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20: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刘禹锡的文学常识;
2、领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3、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4、体会本诗语言的精妙;
5、朗读并背诵全诗。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从805年被贬,到827年,只有22年。由于作诗时已是岁末,且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尚未接到新的任命,所以白居易干脆称为“二十三年”。
解 题 
“乐天”指的是白居易,刘禹锡和白居易是闻名中唐的大诗人,彼此仰慕,常有书信往来,题目的意思是说刘禹锡在扬州同诗人白居易初次相遇,写这首诗是为了感谢白居易的“赠诗”。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读准字音
凄qī凉liáng地 闻笛赋fù
烂柯kē人
沉舟侧畔pàn
暂zàn凭píng杯酒长zhǎng精神
重点字词
(1)酬:答谢,这里是以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7)怀旧:怀念故友。
(8)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首联:
回顾自己贬谪生活
交待了诗人被贬谪的地点,时间,环境。表达了诗人的积愤之情和辛酸。
从“凄凉地、弃置身”两词可以看出。
颔联:
感慨人世间的变迁
典故“闻笛赋”的作用是:悼念王叔文等被政治迫害的故人;
典故“烂柯人”的作用是: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叹、怅惘。
用 典
颈联:
预示未来发展前景
作者自喻“沉舟、病树”,表达了一个“新的事物必然代替旧的事物,社会、人类必将发展”的观念。作者的胸襟十分豁达,乐观。
蕴涵哲理
尾联 :
听歌举杯振作精神
叙述了诗人与白居易共勉,对白居易的感激,也突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气概。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痛苦、寂寞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手法:
现状:
心情:
用典。 (闻笛赋、烂柯人)。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
“沉舟”、“病树”都是自比,意思是说,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发,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现今常用这两句诗来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发展起来的。
现在人们又赋予了它们什么新意?
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表现诗人 坚定和乐观的精神.
(前四句凄凉伤感,后四句则以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点明对友人赠诗的酬答,以意味深长的“长精神”自勉作诗,同时委婉地向友人表达了宽慰向上的劝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表达诗人被贬时间之长和偏远的句子:_______.
2、诗中引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之叹(表达心中愤懑和怅惘之情的诗句)——
3、表现诗人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4、表明酬答白居易和自勉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歌的题目中有一个“酬”字,是酬谢“乐天”的,哪两句诗最能表现这一目的?
_____________
6、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7、在诗中哪两句借典喻情,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叹:
_____________.
8、在诗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辛酸、愤懑
怀恋、怅惘
豁达、进取
积极、昂扬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用典
比喻
富有哲理
积极进取、乐观豁达
诗人写作主题:
内容与主旨:
这首诗及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