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学习目标
壹
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知人论世)
贰
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叁
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她是忧国伤逝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别样临水照花人
——乱世美神李易安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她工诗能文,词尤为宋代大家。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漱玉词》传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南渡前: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
南渡后:悼亡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李清照词风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内容——闺怨离愁 生活情趣
词风——清新明快 细腻婉转
内容——怀旧悼亡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
词风——哀婉凄凉 苍凉悲楚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 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写作背景
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
自由朗诵并思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词人为何生愁?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为何生愁?
你从大事记中窥见词人愁情的原因是什么?
背景资料: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为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怎样入愁?
直接抒情: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结果
引发
(一)直接抒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品味:叠字的妙处!
淡酒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愁
借景抒情
(二)间接抒情:
秋风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那些诗句中接触过?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酒: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秋风:怎敌他晚来风急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登高》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雁声凄惨
2.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凄苦忧愁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细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得出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
添愁、助愁
情感:
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国破家亡之悲
丧夫孤独之愁
颠沛流离之苦
以愁作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愁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愁”之内涵
古诗人眼中的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