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0-11 22:03:37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认识空气质量报告,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氩气
(0.934%)
其他气体 (0.02%)
二氧化碳 (0.033%)
1.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气体
提出问题:
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你能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思路1: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体积。
思路2:将氧气除去,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难!
相对容易!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在加热的条件下,铜粉跟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而又不产生新的气体,从而使密闭装置内空气的体积减少,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原理
(1)将一只具支试管注满水,塞上橡胶塞。然后打开橡胶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
(2)如图所示:在另一只具支试管中装入铜粉,塞上橡胶塞,用小气球封闭试管的支管口。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内留有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插入橡胶塞。据酒精灯的高度安装仪器。
(3)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4)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
具支试管内气体的体积V1 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V2 反应结束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V3 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V2-V3)/
(V1+V2) ×100% 与真实结果的比较(偏大或偏小)
请同学们按要求进行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注意事项
④冷却到室温读数。
①装置不漏气;
②铜粉足量且反应时间足够;
③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药品部位并不断推拉注射器的活塞;
问题讨论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所选的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反应后生成物必须为固体
问题讨论
(2)在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哪些环节可能造成误差,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些误差?
a.装置漏气
b.铜粉量不足
c.未等装置冷却读数
d.反应时间较短,没有充分反应
… …
L
生石灰
白磷
白磷
水中滴入
浓硫酸
提示: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固体)
实验拓展
一些测定氧气含量的装置,说出它们的优缺点。
太阳光

········
········
红磷
实验拓展
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空气 液态空气 氩气
氮气(沸点较低)
(降温)
氧气(沸点较高)
(加压 )
蒸发
工业制氧气
(1)供给呼吸
钢铁冶炼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
(2)支持燃烧
金属焊接
2.氧气的用途
医疗急救
宇宙航行
食品防腐剂
医疗冷冻
制造氮肥、硝酸
低温超导
猜猜俺是谁?
我是氮气
3.氮气的用途
由于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闪光灯,霓虹灯等。
4.稀有气体的用途
沙尘弥漫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三、关注空气质量
问题讨论: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怎样取得某个地方的空气样品?还有其他方法吗?
(3)猜想,讨论方案,通过现象对比获得结论。
实验探究
1.探究不同气体样本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
实验操作:
采集操场上田野、教室内样品和人呼出的气体,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比较石灰水的浑浊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人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假设猜想:
仪器材料:
10mL澄清石灰水、相同的塑料瓶
通风不畅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问题:
(1)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项?
(2)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如何?
2.认识空气质量报告
城市名称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北京 90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太原 118 二氧化硫 Ⅲ(1) 轻微污染
宁波 150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拉萨 44 ━━━━ Ⅰ 优
上海 6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济南 91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青岛 75 二氧化硫 Ⅱ 良
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11年1月13日)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2)污染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值,数值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少,数值大表示污染物的含量多。
(1)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
空气污染的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a.植树造林
b.不烧散煤,改烧型煤
c.将煤进行脱硫处理,不产生二氧化硫
d.对工厂产生的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e.使用洁净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电能、地热能、风能 ………
空气污染的防治
【典例1】(2010·苏州中考)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及其各成分的用途
B
【典例2】欲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 )
A.红磷 B.铝粉 C.铁丝 D.木炭
A
知识点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知识点三、空气污染与防治、空气质量报告
【典例3】(2010·温州中考)2010年3月21日,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空气质量状况属于( )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A. 优 B.良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Ⅰ优 Ⅱ良 Ⅲ轻度污染 Ⅳ中度污染 Ⅴ重度污染
D
2.经测定某容器中的空气含氮气15.6 mL,由此可推断该
容器中含空气的体积约为( )
A.6mL B.25.6 mL C.25 mL D.20 mL
D
1.(2010·娄底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C
3.(2010·烟台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
4.由于对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
现沙漠化,导致最近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
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粉尘
D
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稀有气体。
5.空气中含有A、B、C、D四种气体,已知C、D两种气体都能作保护气;A、C是空气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混合气体,可用来填充灯泡,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A、B、C、D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0 ·金华中考)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教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装置漏气等
10
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空气
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78%)
氧气(21%)
氩气(0.934%)
二氧化碳(0.033%)
其他气体(0.02%)
(混合物)
工业制取
空气污染{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 NO2)和粉尘等}
分离液态空气法
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炼铁、气焊等
用途
用途
作保护气;用作冷冻麻醉; 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作保护气
作各种电光源
用途
原理:
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
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过程:
纯净的空气
加压
降温
液态空气
蒸发
-196℃
氮气
液态氧
分离液态空气法
不灭的信心是通向成功彼岸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