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22:22: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姓名 教学课题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唐诗三首》
课时 2 课型 新授阅读课
教材分析 《唐诗三首》是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最后一课,该单元课文均为文言诗文,需要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品味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感悟作者在理想、学习、社会等方面的哲思与情怀。 本课《唐诗三首》由三首古体唐诗组成,前两首是杜甫的《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三首是白居易的《卖炭翁》。杜甫和白居易均为现实主义代表诗人,其诗文多反映民生疾苦,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白居易生于杜甫之后,他以杜甫为自己的榜样,因此其作品在写法、主题与杜甫诗作有相似之处。 杜甫这两首诗都写于安史之乱的背景下,因此可以对比阅读。不同的是:在视角上,一个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一个是诗人个人的经历;从写作手法上看,一个以客观理性的叙述为主,一个是以苦痛无奈的情绪进行描写;从主题上看,一个是对战时百姓无奈应征的同情与粗暴征兵的官吏的愤怒,一个则是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学习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品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诗歌主题。 白居易的这首诗则主要痛斥的是宫市中像黄衣使者和太监爪牙这类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剥削和压迫的百姓的深切同情。这首诗歌通过外貌、身份、行为、心理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生活穷苦、以卖炭为生、内心矛盾、被无情剥削的卖炭老人的形象,并通过对比,写出了黄衣使者白衫儿的恶劣行径。学习这首诗歌,重点在于学习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并与《石壕吏》对比,看看二者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感受古体诗节奏、韵律的特点,能够背诵这三首诗歌。 比较阅读,通过疏通文意、品析语言,把握三首诗歌在叙事、描写和主题上的异同。 联系创作背景、诗人经历、社会现实,学习诗人关注民生的济世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品析语言,把握三首诗在叙事、描写、主题上的异同。 难点:在比较阅读中,把握三首诗在叙事、描写、主题上的异同。
教学方法 诵读法:这三首均为古体诗歌,理解、赏析和背诵诗歌的前提是反复诵读,学生需要在诵读中把握古体诗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品析精彩的语言,从而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群文阅读:教材选择这三首诗歌在同一课题,目的是为了促进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三首诗在形式上均为古体诗,在主题上均体现对民生的关注,但也有诸多不同,例如有的侧重人物描写,有的侧重环境描写,有的省略了叙述的内容,有的通过形象对比突出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可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间的比较,打通这一类诗歌的学习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结合每首诗歌的注释①,搜集有关杜甫和白居易创作的背景资料。 结合注释朗读诗歌,初步了解三首诗歌的大意。 写一写预习三首诗歌的疑惑。 【导入】 1.温故背诵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三首唐诗的作者分别是——杜甫和白居易。我们初中阶段曾学习过他们的哪些诗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共四首。我们请四位同学——两个男生、两个女生来接力背诵一下这四首诗。 串联入题 学生背诵后,屏显四首诗歌原文进行检查。 师:这四首诗有怀才不遇的戏谑落寞,有对家国命运的忧虑愁思,有登顶泰山的壮志抒怀,有欣赏江南早春的雅致闲情。而今天我们学习的三首诗歌风格主题与这四首有所不同,通过课前的朗读预习,谁能用1到2个词语说说你从这三首诗中读出了什么共同的感受?你是从诗中的哪个词句读出来的? 小结: 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文本苦;泣幽咽忍;叹息;长夜沾湿可怜;惜不得感受艰辛困苦、民不聊生
(3)师:三首诗歌均表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困苦,但三首诗以不同的叙述角度、不同的写作方法表现了民不聊生的不同侧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唐诗三首》,通过朗读与比较,与诗人一起看见民生之苦、书写民生之痛、咏叹民生之艰。 【“看见”民生之苦】 学习任务一:朗读诗歌,感受古体诗歌的节奏特点 请三名同学朗读诗歌,其余同学帮助检查字音。 强调:老翁逾(yú)墙走;老妪(yù);幽咽(yè,多音字“吞咽”);挂罥(juàn);塘坳(ào);布衾(qīn);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衣裳(cháng);翩翩两骑(qí);口称敕(chì);叱牛(chì);宫使驱将(jiāng);系向牛头(xì) 教师点评学生朗读中的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其节奏、句式等方面与近体诗的不同。 明确:古体诗的特点 ①句数没有限制 ②各句字数没有限制 ③不讲究平仄对仗 ④用韵自由 屏显三首诗歌的朗读节奏,学生齐读。 学习任务二:结合注释,梳理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理文意。 用一句话概括三首诗歌所叙述的故事。 诗歌题目故事大意石壕吏诗歌讲述了在安史之乱时期,作者目睹了官吏在石壕村村民家强行征兵的故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讲述了作者房屋的茅草被大风吹走、被群童欺负、多年生活困苦的艰辛事实。卖炭翁诗歌讲述了一个靠卖炭为生的老翁生活艰辛、内心矛盾,但用来生存的炭却被宫使强行低价买走的不公经历。
学习任务三:抓住关键,分析内容 在这三个故事中,诗人都“看见”了哪些民生之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明确:生活贫困之苦;家破人亡之苦;担惊受怕之苦;剥削压迫之苦。 生活贫困之苦:出入无完裙;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可怜身上衣正单 家破人亡之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担惊受怕之苦: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自经丧乱少睡眠;宫使驱将惜不得; 剥削压迫之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半匹红纱一丈绫 朗读或表演这些民生之苦。 【“书写”民生之痛】 作者不仅“看见”了民生的苦,更用笔写下了他们更深刻的痛。小组合作探究,圈画关键词,说说“民生之痛”是通过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指导: 关键词民生之痛分析石壕吏①老翁逾墙走:古今异义词:跑,动作描写 ②一何:程度副词,多么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⑤请从吏夜归:①一听到官吏来了老翁马上翻墙逃跑,可见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让百姓生活在担惊受怕中,怕有一天被官兵捉走。 ②“一何”作为副词,强调了老妇生活极端苦难的境遇,以及面对官吏的恐惧。朗读时语气加重。 ③活着的人苟且偷生,已经离世的人永远都不再回来了。老妇一家失去了顶梁柱,家破人亡,体现战争的残酷。 ④古代以男孩为重,因此说家里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老妇苦苦哀求,只希望官吏能网开一面。 ⑤官吏最后还是没有留情,老妇担心老翁和儿媳被捉走,所以自己无奈主动请求应征。可以说老妇为了家庭敢于担当,为了国家敢于牺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①卷我屋上三重茅:多层茅草 ②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①三:虚数,这里指多层茅草。诗人好不容易找朋友帮忙盖的草堂,因此为失去茅草而焦急,同时也反映天气的恶劣。对百姓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②比喻。被子本来应该是温暖柔软的,但是因为多年来生活的困苦以及天气的寒冷,让被子变得像铁一样,大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幼小的孩子。卖炭翁①满面尘灰烟火色,两只苍苍十指黑: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③宫使驱将惜不得:①运用比喻,并且用颜色来强调卖炭翁的职业特点,体现卖炭翁长期以卖炭为生。 ②设问,自问自答的形式,强调卖炭翁卖炭只是为了生存,也只够生存了。 ③即便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卖炭翁也无法为自己讨回公道,只能望着被抢走的炭默默可惜。
作者书写“民生之痛”还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指导: 人物描写:《石壕吏》中老妇的语言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动作描写;《卖炭翁》中的外貌、心理、动作描写。它们都是为了塑造艰难生活的百姓的形象。 对比:《卖炭翁》中将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对比,突出卖炭翁的境遇,讽刺宫使。 环境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第一段环境与第三段家中的环境,表现杜甫生活环境的恶劣。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分析三首诗歌“时”与“事”的关系,探究“民生之痛”产生的原因。 分享交流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说说三首诗歌的“时”。 明确:前两首杜甫的诗写于安史之乱。第一首诗的背景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兵二十万围攻邺郡,胜利在望。第二年春天,史思明派来援军,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退守河阳,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写了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第二首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关中闹饥荒,民不聊生。这一年秋天,杜甫弃官都秦州有去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换画溪畔建了草堂,于是寻花漫步,以诗酒娱乐。上元二年,暴风雨袭击了茅屋,再一次把它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惊醒,面对现实,写下这首诗。 白居易的《卖炭翁》写于唐朝宫使横行霸道的时候,因此在序中他写道“苦宫市也”。宫市就是替朝廷买卖货品的地方,宫中缺少什么就派宫使去买。但是发展到后来宫使盘剥百姓,少给钱或者不给钱,导致民不聊生,百姓难以生存。 联系“时”与“事”,分析民生之痛的原因。 指导:长期的战争必将导致财政都投入在兵器和国防上面,战争也需要向百姓征粮,因此百姓的生活大不如前,越来越困苦,甚至生存都成问题。所以才会出现诗歌中“出入无完裙”、“可怜身上正衣单”的描写;战争需要大量的兵力,因此每家的青壮年男子都需要应征打仗,战争又是残酷的,每牺牲一批士兵就要有更多的士兵填补,所以才会有官吏连夜捉人的场景,官吏为了交差不管老翁老妪都捉去应征。古代又是封建制的,皇权至上,朝廷官员的权力很大,百姓几乎没有什么权力,面对宫市不公正的待遇只能忍气吞声。 4.再次诵读三首诗歌,读出“民生之痛”,注意结合前面的分析调节重音、语速和语调。 【“咏叹”民生之艰】 思考:三首诗歌单单写了民生之事吗?作者想要通过诗歌表达什么态度?结合诗歌文本进行分析。 文本作者情感石壕吏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②听妇前致词 ③夜久语声绝 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①作者奔波一天,在快天黑时投宿石壕村,本来只想住一夜,但是在这里却见证了官吏捉人的场景。作者按时间顺序,从暮到夜,从夜久到天明,表现了这一夜的漫长,表达了对老妇主动应征的钦佩与同情。 ②来的时候是老翁老妪一家人,仅仅一个晚上就只剩下了老翁,表现诗人的同情与对官吏的批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①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①作者已经年老体衰,大风将茅草刮走已经实属无奈,还被群童欺负。作者感慨因为可能战争导致群童也因为生存而抢夺茅草的悲惨现实,也为自己感到叹息。 ②诗人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由自己的境遇想到天下寒士的境遇。同时表达了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天下百姓的济世精神。卖炭翁①可怜身上正衣单 ②翩翩两骑来是谁 ③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①通过对卖炭翁的描写和“可怜”二字表达诗人的同情。 ②通过描写宫使的动作和语言,表达对宫使的厌恶和讽刺,揭露宫使对百姓们的剥削。
思考:既然杜甫“看见”了石壕村中强征士兵的民生之苦,感受到家破人亡的老妇离家应征之痛,为何没有行动,甚至没有说上一句安慰的话呢? 参考:诗人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听见了一切,心里也同情老妪一家,但是当时战争也是为了保护家园,他为那些战士和奉命的官吏感到痛惜和无奈。如果不征兵,可能连国家都不复存在,又何谈小家呢?所以诗人内心矛盾,最后只好听了一夜。 思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杜甫的愿望实现了吗?请联系实际讲讲自己的所见所想。 参考:体现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推己及人、济世苍生的伟大情怀。他的愿望在今天已经实现了大半,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很多地区已经脱贫,而且我们还带动帮扶其他困难国家。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这与杜甫的愿望是一致的。然而还有很多国家,如美国、印度,仍旧以资本来决定权力,底层人民依然生活在不公与痛苦中。 思考:结合《卖炭翁》第一段,分析卖炭翁的内心矛盾以及原因,了解“苦宫市也”的原因。 参考:卖炭翁依靠卖炭生存,因为宫使经常抢夺百姓的货物,导致炭被贱卖,卖炭翁无法获得足够的钱让自己穿暖。但是同时他又希望天气再寒冷一点,这样人们就会多买一些炭,炭的价格也会更高。百姓为宫市而苦,一方面是因为要生存,一方面是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有苦说不出。 【总结】 师:我们常说“国计民生”,国家的规划发展影响民生的幸福,民生的艰苦反映出国家的衰落。“大唐盛世”曾是多少国家的榜样,那时长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杜牧有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卢照邻称赞“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当时长安有将近八千万人口,每年人均粮食700多斤,日本、朝鲜的使者都前来朝拜。唐玄宗曾经也是一代明君,但后来贪恋女色、用人不慎,加上决策失败,导致大唐的衰落。可以说,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但好在我们还有这些能够看见民生之苦、书写民生之痛的人们,他们是伟大的诗人、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政治家。联系你的积累,分享还有哪些关心民生疾苦的人物? 参考:范仲淹、陆游、鲁迅、李大钊、焦裕禄、张桂梅、钟南山…… 师:正是因为有悲悯天下、济世苍生的博大情怀,诗人们才能够在庙堂之上、山水之间也能够看见民生之苦,懂得民生之痛;也正因为诗人们切实的感受、深刻的文笔,才有诗歌替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发声。我们如今生活在物质比较富足的年代,可能早已不了解我们的先辈们经历过怎样的艰苦岁月,但我们可以从书本上、从电视里学习他们的精神。青年贵在理想,但老师希望你们仰望星空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看看地上的人们。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任选一首诗歌,改写成一篇小故事。 提示:①不改变诗人原来的主旨和情感;②可以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
教学设计说明 统编教材体现了以往传统教材没有的“整合教学”“群文阅读”的思想,本课题就是一个范例。教材选择主题相似的三首唐诗,引导学生感悟到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对百姓的同情。三首诗歌的作者都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在基本信息方面只布置预习作业,不过多介绍,将重点放在创作背景上,因为这直接影响了诗歌的理解。三首诗歌塑造了不同的百姓形象,有自己亲身见证的、有自己的经历也有自己根据现实想象的,但他们都“看见”了百姓的疾苦,并通过手中的纸笔书写记录了百姓的痛苦,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揭露了时代黑暗的现实,寄托了伟大的爱国、爱民的情怀。为此,笔者以核心素养为标准,从语言建构——朗读与语言分析、思维发展——对诗歌内容的思考探究、审美创造——朗读与写法欣赏、文化自信——对济世苍生情怀的褒扬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希望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