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1856年,英国外交大臣克拉兰敦勋爵对额尔金强调,他的主要使命应是使贸易摆脱现有的束缚……法国给葛罗男爵的训令要求大体相同的事情……这反映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把清政府变成侵华工具
C.获取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2.右图为1861年法国政府颁发的“中国远征纪念奖章”,悬挂奖章的丝带上有“北京”字样。与该奖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虎门之战
C.雅克萨之战 D.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与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4.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6.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 )
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
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
C.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
D.《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
7. 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善后条约》中规定( )
A.增开天津为商埠
B.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D.赔款2100万银元
8.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西方国家想在中国投资设厂
B.西方国家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C.清政府完全没有履行《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不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9.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10.“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唯物史观)(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1.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③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的“深远影响”不包括( )
A.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B.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C.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香港被完全割让给英国
15.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858年与英法的天津谈判中,咸丰帝和其朝臣最不能容忍的是“公使驻京”这一内容。咸丰帝甚至打算以全免进口关税换取公使不驻北京。而当时西方国家互派大使常驻对方首都,已经是外交惯例。为此,清朝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抗争,致使战争不断升级,最终付出惨痛代价。
——摘编自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
材料三 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舰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对战争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在外交上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以此为借口,使战争升级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从以上探究中“学到的东西”。
参考答案
1-5.ADDCD 6-10.DCCCD 11-15.AABDD
16.(1)中国战船船体无金属包裹,英军战舰舰体有金属包裹,防护性好;中国战船排水量小,英军战舰排水量大;中国战船火炮落后,战斗力差,英国战舰火炮先进,战斗力强;中国战船的动力主要靠风力和人力,英国战舰已经开始使用蒸汽动力。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2)缺少近代外交意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3)重视科技发展,提升军事实力;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