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1 23: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太平天国运动
1.(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主要是指
A.
B.
C.
D.
2.(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文字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义和团揭帖 D.《民报》发刊词
3.(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的系列活动中,体现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的是
A.永安封王 B.抗击洋枪队 C.北伐西征 D.提出《资政新篇》
4.(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攻克武昌 D.定都天京
5.(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1856年,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天京陷落 B.陈玉成被杀 C.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
6.(2022·山东滨州·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警世钟》
7.(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争之歌,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A.李秀成 B.魏源 C.洪秀全 D.林则徐
8.(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手史料是( )
A.《洪秀全传》 B.《天朝田亩制度》 C.《太平天国演义》 D.《太平天国研究论文集》
9.(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之后洪仁开又写成《资政新篇》,但这两个文件在实践中都难以实行。这表明太平天国
A.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B.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C.没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D.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0.(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没有充分的发动群众
11.(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有学者这样描述某史事:“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他描述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击八国联军
12.(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末)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说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13.(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变法通议》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4.(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15.(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
A.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B.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 D.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
16.(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文件中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有人评价“它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的最高峰”。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坚持斗争17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8.(2022·山东枣庄·八年级期末)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853年,广西某农民运动也提出了建立“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此方案是( )
A.拜上帝教教义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9.(2022·山东日照·八年级期末)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指( )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0.(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政策筑梦”是指( )
A.永安建制,分封诸侯 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1.(2022·山东枣庄·八年级期末)下面是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经历: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仇视孔子,毁弃孔学。创“拜上帝会”,建人间“天国”。该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左宗棠
22.(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其中“天国”是指()
第五章天国的悲喜剧 一、白莲教、天地会和拜上帝——73 二、洪秀全的思想——77 三、天国的悲剧——84 四、留给历史的余响——89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3.(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者势力……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A.太平天国的兴亡 B.英法火烧圆明园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24.(2022·山东潍坊·八年级期末)下图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5.(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里唱的“万民笑”的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
A.太平军攻占南京建立政权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26.(2022·山东潍坊·八年级期末)“《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太平军后来所实行的,还是最简单的老办法——照旧完粮纳税。”这段论述旨在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B.具有空想色彩难以施行
C.顺应了近代化要求 D.未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
27.(2022·山东潍坊·八年级期末)太平军从一支左奔右突的军队变成了试图从一个固定的基地控制其版图和交通线的区域性政权。这指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胜利北伐 D.天京变乱
28.(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从来叛逆多藉邪教倡乱,而粤匪为尤甚也”曾国藩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中日甲午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9.(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下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
第一单元 ?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0.(2022·山东枣庄·八年级期末)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参考答案:
1.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由此可知与《天朝田亩制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在土地和产品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是一种不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空想。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因此这段文字出自《天朝田亩制度》。选项A符合题意;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B排除;义和团揭帖内容,如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等,C排除;《民报》发刊词,阐发三民主义思想,D排除。故选A。
3.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性文件之一。《资政新篇》提出项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素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项正确;ABC项与发展资本主义无关,排除。故选D项。
4.A【解析】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A项正确;BCD项不是兴起的标志,排除BCD项。故选A项。
5.C【解析】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 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C项正确;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排除A项;陈玉成被杀是1862年,排除B项;定都天京是1853年,排除D项。故选C项。
6.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是洪仁玕编写的《资政新编》,C项正确;A项是鸦片战争期间魏源的作品,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不是学习西方的太平天国文件,排除B项;《警世钟》是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C项。
7.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反对清朝的统治,C项正确;李秀成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的首领,但不是发起者,排除A项;魏源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者,排除B项;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排除D项。故选C项。
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的施政纲领,属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洪秀全传》是后人为洪秀全所著之书,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太平天国演义》是由晚清小说家黄世促创作的首部全面描写和正面歌颂太平天国起义的长篇小说,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项;《太平天国研究论文集》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B项。
9.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它虽然有利于农民的利益,但是触犯了封建地主及以上的大部分利益,它推崇的土地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平均主义,即使放在今天这个社会上,也无法实施,具有空想性和超前性,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资政新篇》虽然是近代较好的纲领,但领导人还是以传统行为为礼节,无法至上而下地进行改革,所以并未得到实施。所以这两个纲领无法实施表明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0.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意思是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发动,没有提出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是农民战争,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因此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正是利用宗教进行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将将矛头指向清王朝,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依靠了人民群众,排除D项。故选B项。
11.B【解析】根据题干“……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则是他们的悲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描述的历史事件应是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即金陵,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1856年的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B正确;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北京,排除A;义和团主要活动在京津地区、山东、河北一带,排除C;抗击八国联军不还在南京,排除D。故选B。
12.B【解析】根据“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得出,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危及清政府统治,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C项不是“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排除C项;维新变法是1898年,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3.B【解析】19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颁布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故选B;《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排除A;《变法通议》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撰写的宣传维新变法的系列文章,《变法通议》是章太炎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文章,排除CD。故选B。
14.D【解析】图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图中的①②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①永安建制、②天京事变。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1年9月下旬攻克永安,12月,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受东王节制。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之后攻克武昌,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的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综上所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D【解析】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事件,不属于背景。D符合题意;A、B和C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排除。故选D。
16.A【解析】据“太平天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可知,其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要求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的土地要求,A符合题意。《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文件,排除B;《定国是诏》是光绪帝颁布的诏书,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排除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的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性质的宪法,排除D。故选A。
17.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去了,但是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符合材料内容,故选A;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1864年,坚持斗争14年,B错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C错误;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不是太平天国运动,D错误。故选A。
18.C【解析】
依据题干“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大同社会,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19.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宗教构梦”指的是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展反清力量;“战争追梦”指的是北伐和西征;“政策筑梦”指的是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乱毁梦”指的天京事变消弱太平天国力量,由盛转衰。C项正确;太平天国通过创立“拜上帝教”发展势力,在金田起义后攻占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属于“宗教构梦”,排除A项;B项属于“战争追梦”,排除;D项属于“政策筑梦”,排除。故选C项。
20.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明确提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比较完整的反封建革命纲领,D项正确;永安建制,分封诸侯,这是宗教构梦,排除A项;定都天京,军事全盛,这是战争追梦,排除B项;天京事变,由盛转衰,这是内乱毁梦,排除C项。故选D项。
21.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C项正确;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都是清朝的官员,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A【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据题干图片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及所学知识可知,其中“天国”是指太平天国运动,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没有建立政权,排除BC项;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排除D项。故选A项。
23.A【解析】根据材料“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者势力……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1964年太平天国运动坚持14年,转战18个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A项正确;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义和团斗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1900—1901年,不符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
24.A【解析】根据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结合所学可知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A项正确;《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排除B项;C项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不符题意,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与太平天国运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5.A【解析】根据材料“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可得出,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太平军作战英勇,进军神速,行军所至得到民众的欢迎,尤其是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都天京并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与材料与关,排除B项;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与材料与关,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6.B【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纸上作业、照旧完粮纳税。”可知,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行,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 要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有顺应了近代化要求 ,但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27.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太平军从一支左奔右突的军队变成了试图从一个固定的基地控制其版图和交通线的区域性政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天平军建立政权,定都天京,B项正确;1851年洪秀全发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排除A项;太平天国北伐战争失败,排除C项;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排除D项。故选B项。
2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粤匪”是指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太平天国依托“拜上帝会”开展运动。B项正确;“叛逆”指的是农民起义。AD项不合题意。排除AD项;义和团运动发展自山东。“粤”指广东、广西。与题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
29.A【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因此单元主题应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排除C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30.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故C正确;A、B都是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故错误;“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故D错误。综上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