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宁夏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宁夏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1 23:2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2022·宁夏中宁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2.(2022·宁夏石嘴山·八年级期末)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3.(2022·宁夏吴忠·八年级期末)“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制定的办学宗旨。该军校1924年创办于
A.武汉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4.(2022·宁夏·银川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图所示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5.(2022·宁夏石嘴山·八年级期末)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被誉为“赤都”,是国共两党合作“梦开始的地方”。将这一梦想成功实践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三大
B.国民党一大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6.(2022·宁夏吴忠·八年级期末)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八一”两字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是因为
A.萍浏醴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7.(2022·宁夏中宁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毛泽东说:“……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  )
A.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解放军把红旗插到南京总统府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8.(2022·宁夏石嘴山·八年级期末)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  )
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2022·宁夏石嘴山·八年级期末)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了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了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开辟的标志是
A.发动南昌起义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召开古田会议
D.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0.(2022·宁夏石嘴山·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从建军开始,就注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三湾改编 D.古田会议
11.(2022·宁夏·银川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12.(2022·宁夏吴忠·八年级期末)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事件分别是( )
A.南昌起义、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
13.(2022·宁夏吴忠·八年级期末)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14.(2022·宁夏中宁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其中“一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建立了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15.(2022·宁夏石嘴山·八年级期末)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
16.(2022·宁夏吴忠·八年级期末)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17.(2022·宁夏吴忠·八年级期末)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判断对错)
18.(2022·宁夏石嘴山·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
(1)以上材料与红军长征有关,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在红军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该会议确立了谁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该会议有何重要意义?(至少写出两点)
(3)请说出红军在长征战胜的艰难险阻史实。(至少写出两点)
(4)红军长征有两次会师,说出会师地点。(说出一个即可)
(5)红军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铸造了长征精神,说说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分析选项可知,A项体现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B项体现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思想的进步;D项体现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新的阶级和力量的发展。所以了ABD项都体现了中国在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的进步。C项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处于统治的黑暗时期,故选C。
2.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共实现了合作,1926年,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发动了北伐战争,故A符合题意;武昌起义是为了反抗清朝统治,护国战争是反对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是为了反对袁世凯专制,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3.C【解析】根据材料“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可知是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党的建议下,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校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又被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孙中山亲自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制定的办学宗旨。故选C;ABD 不符合题意,排除。
4.A【解析】北伐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高潮事件,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国民大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开始。因此,图文资料中反映的共同特征是国共合作,打倒军阀,A项正确;“国共内战,星火燎原”是1927-1937年期间的历史,排除B项;“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是辛亥革命时期特征,排除C项;“国共合作,抗日烽火”是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
5.B【解析】依据题干“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国共两党合作“梦开始的地方”,可知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1923年中共在广州召开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但不是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故B符合题意。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C不符合题意。1991年五四运动爆发,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解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八一”无关,排除。故选择D。
7.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意义。
8.C【解析】依据据题干“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联系课本所学,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C符合题意;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A不合题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由于外界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B不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
9.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开始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创造性的革命道路”,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是“创造性的革命道路”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首先理解“创造性的革命道路”的含义,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创造性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开始,由此可得正确答案,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10.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项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项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1.B【解析】根据材料“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可知是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的诞生,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B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排除A项;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帝反封建,排除C项;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2.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示威、游行,高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五四运动和南昌起义,把5月4日定为了青年节,8月1日定为建军节,B项正确;青年节与五四运动有关,建军节与南昌起义有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C【解析】根据材料“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古田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A排除;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B排除;中共八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D排除。故选C。
14.A【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贵州省、一栋房子”可知,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中共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A符合题意;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故B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5.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可知与红军长征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突围西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因此材料描述的事件是红军长征。C项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排除A项;秋收起义是指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起义,排除B项;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红军第四军,排除D项。故选C项。
16.B【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路线为:江西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17.正确【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通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题意说法正确。
18.(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毛泽东;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缺衣少食、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雪山、草地等自然环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吴起镇、甘肃会宁。
(5)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突围西进,开始长征。因此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在红军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该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在长征战胜的艰难险阻史实,如“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缺衣少食、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雪山、草地等自然环境。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因此红军长征有两次会师,分别是吴起镇、甘肃会宁。
(5)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铸造了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