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
教材原文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文讲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他一生嗜酒如命,饮酒、醉酒、写酒,酒催诗生,诗随酒发,酒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他的生命之中。酒带给李白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一种往来于天地的绝对自由(高建新),得意时举杯豪饮,失意时亦能借酒来派遣愁绪。正如闻一多在长诗《李白之死》中所写:“(李白)手指着酒壶,‘若不是你们的爱护,我这生活可不还要百倍地痛苦?啊!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诗人的恩俸!’”
李白在诗中点酒,在醉中作诗,《将进酒》便是李白将诗与酒完美融合的代表作之一。将进酒,请饮酒。李白本是与岑勋到友人丹丘生家做客,却在登高畅饮间打破了礼仪常规,反客为主,写下了这篇劝酒歌,将胸中所积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向友人抒发出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黄河自西而来,直奔东海,一去不返,而人的青丝白发也不过在朝暮之间。在知天命的年纪,在永恒大自然面前,他悲,悲韶光易逝,悲生命渺小,悲人生易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消极哀叹从来就不是李白的风格,他以强烈的自信和洒脱代替了痛苦和悲愤,他似乎又变回了那个傲岸不屈的豪侠诗人。但他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欢”吗?其实不然,李白看似是在宣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思想,实际上是旷达之下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人生得意实是人生失意。天宝元年,唐玄宗宣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进京,当时的李白是何等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虽然政治道路并非像他想的那般简单,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在失意之中仍怀有着希望。而到了天宝十一年,距离他被“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早已是被用无望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恰恰说明了他有才却未能得到重用,但他内心深处却还是燃烧着一团火,还是怀有希望与热情,只是在这希望之中参杂着一丝忧愁与愤懑。“须尽欢”、“且为乐”,他劝慰着两位友人,也劝慰着自己。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诗歌节奏出现疾徐变化,隐约之中透出一丝醉意。我们好像看到李白正举着酒杯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全然不顾主客之别,宴会逐渐走向狂放与不羁。酒酣之际,他还忍不住要“与君歌一曲”,凭着酒兴来释放自己的内心郁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功名利禄都不足为贵,我所希望的只是能够长久地沉醉于美酒之中,与其做一个会被世人遗忘的圣贤,倒不如做一个潇洒酒徒,在杯酒之中获得短暂的快乐。表面上看,李白自暴自弃、消沉颓废,实际上却是借酒浇愁,狂吟以发泄心中的苦恼与悲愤,他以圣贤自况,为圣贤生不逢时、受人冷落而叹惋与愤恨。面对官场污浊与黑暗,他只能用纵情豪饮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在“短醉”中使自己的内心痛苦得到暂时的释放与缓解。
“主人为何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从愁绪中醒来,什么“五花马”,什么“千金裘”,尽管换得酒来,今日旧友重逢,登高宴饮,我们定要对酒当歌,一同消灭这万古千愁。李白以狂放写悲愤,以旷达写悲郁,使得满腔悲情都掩于豪情之下,真正做到了悲而能壮,哀而不伤。尽管李白无法实现真正的“长醉不用醒”,但至少与挚友举杯畅饮间,也能将胸中郁积释放,寻得内心的暂时解脱。
我们读李白的这首诗,会自然联想到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同名曲辞《将进酒》,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将进酒》解题云:“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将进酒》本是乐府民歌曲辞,意为劝酒歌,但在李白和李贺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笔下却多了一份及时行乐的生命感悟和借酒浇愁的本真释放。李白李贺二人虽然面临相似的人生困局,以同一曲辞饮酒抒怀,但由于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情绪与体悟。李白生活在唐代的极盛时期,当时整个社会展现出一种宏大、昂扬的气质与风貌,又有“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尽管“报用世之才而不遇”,他也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自信。而李贺生于中唐,政治上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政使得盛唐气象逐渐冷却下来,沾染一丝悲凉与冷淡,他满怀抱负却又仕途困厄,疾病缠身,一生更是处于极度的抑郁和苦闷之中。同样是感叹人生苦短、怀才不遇,李白运用天才想象,使用辽阔宏大的时空物象,将万丈豪情与满腔苦闷直抒,以痛饮来慰藉心灵、消解痛苦,比起悲愤与愁绪,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自在旷达、超逸奔放的精神气质。与李白的外放不同,李贺更加从内心着力、细致描写,从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极力刻画了一个热烈而豪华的宴饮场景,在宴会热闹气氛到达高潮后笔锋一转,由美酒佳肴、轻歌曼舞到桃花乱落、青春将暮、生命凋零,在热闹之后透出对青春易逝、生命短暂的苦闷与感伤,强烈的转变更让人肝肠寸断。同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给人一种向上走的豪迈之气,李贺则给人一种向下走的沉郁之气,正如宋代张戒在《岁寒堂诗话·卷上》中所说:“贺诗乃李白乐府中出,瑰奇谲怪则似之,秀逸天拔则不及也。”
简要评论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基于一个“愁”字,将借酒消愁的主题写得跌宕起伏:起笔写黄河奔流的浩大声势,豪壮之下突生人生苦短之叹。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快人快语,瞬间又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和欢快。“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当为全诗点睛之笔,诗人嘲笑或者说鄙视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权贵之流,“古来圣贤皆寂寞”,实为自况怀才不遇的愤激之言。结尾之句,诗人倒客为主,放言将自家价值昂贵之物拿来“换美酒”,又狂放到极点。全诗大开大阖,感情奔放,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字词注释:
1.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229页。《将进酒》,汉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十六《鼓吹曲辞·汉铙歌》解题云:“《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字多讹误……九曰《将进酒》。’”又《将进酒》古辞解题曰:“古词曰:‘将进酒,采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宋何承天《将进酒篇》曰:‘将进酒。庆三朝,备繁礼,荐嘉肴。’则言朝会进酒,且以濡首荒志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阳轻薄子’,但叙游乐饮酒而已。”将,请。进酒,饮酒。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李白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欢饮。诗中的“岑夫子”即岑勋,“丹丘生”即元丹丘。
(瞿蜕园,朱金城著.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225-229页(附《将进酒》首页))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源出昆仑山,地势极高,宛如从天边而降,故云天上来,也说明水势之大。
3.高堂:高大的厅堂。
4.得意:指有兴致,也即指一时心情的高兴。
5.金樽:酒杯的美称。
6.烹羊宰牛:语出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7.会须:应当,应该,务必。三百杯:比喻酒量之大。
8.将进酒,杯莫停:《河岳英灵集》无此六字,《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作“将进酒,杯莫停”,“进酒君莫停”是根据清乾隆刊本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北京图书馆藏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和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静嘉堂藏宋刊本《李太白文集》等版本“进酒君莫停”句下的注文改,统编版作“将进酒,杯莫停”。
9.与君,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为君”。
10.倾耳,《河岳英灵集》无此二字。
11.钟鼓馔玉:指击钟敲鼓,食用珍美的菜肴,代指富贵生活。馔玉,像玉一样珍美华贵的食品。馔,吃喝。玉,形容食物之珍奇。梁戴暠《煌煌京洛行》:“挥金留客坐,馔玉待钟鸣。”《河岳英灵集》作“钟鼓馔玉不足贵”,《文苑英华》作“钟鼎玉帛岂足贵”,敦煌残卷作“钟鼓玉帛岂足贵”。瞿蜕园先生认为“钟鼓馔玉”不成对文,古代无此文法,查寻各本多作“钟鼎玉帛”,敦煌残卷作“钟鼎玉帛岂足贵”应该是正确的文字。另外,“鼓钟”乃古人的习惯用法,若下文为“馔玉”,则上文当为“鼓钟”而非“钟鼓”。“鼓钟馔玉”,即钟鸣鼎食之意。可备一说,可以参考《李白集校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227页。
12.愿:《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作“不复醒”,宋蜀本和元刊本《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作“不用醒”,统编版作“愿”。
13.寂寞:指不为世所知,不为世所用。
14.陈王:指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平乐,观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附近。
15.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指酒美而贵。
16.恣欢谑:尽情恣意地欢乐戏谑。
17.主人:指元丹丘。
18.径须沽取:毫不犹豫地买酒。径须,直须,应当,尽管。沽,通“酤”,这里指买。取,语气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
19.五花马:一种名贵的马,毛色作五花。唐人喜将骏马鬃毛修剪成瓣以为饰,分为五瓣者,称五花马。杜甫《高都护骢马行》:“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五花似指马身上有五色花纹,泛称骏马。
20.千金裘:极其名贵的皮衣。
21.指侍僮。将出:牵出、拿出。
22.销:消除,排遣。
白话翻译:
君难道没有看见黄河之水犹如从天而降?它滚滚东去,奔流向海,一去不回!君难道没有从高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满头白发吗?它早晨还像青丝一般乌黑,傍晚已成了雪白!人生得意之时一定要趁着大好时光尽情行乐,切莫让手中的酒杯空对着明月。天生我材必有大用,千金散去了还能挣回来。烹羊宰牛,尽情地欢乐吧,应当足足喝它三百杯。
岑老夫子,丹丘老弟,快喝啊不要停杯。我给你们献唱一首,请你们倾耳细听。什么钟鸣鼎食的富贵荣华都是过眼烟云,只是希望杯中的酒不空,只醉永不醒!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是默默无闻的,唯有醉情于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从前陈王在平乐观里大宴宾客,拿出每斗价值千金的美酒让人尽情戏谑。主人何必顾虑钱少,直须去买酒过来,尽情地让大家喝。童儿你快过来,将家中的五花马和千金裘都取过来,拿出换酒喝,我要与诸君一起排遣这胸中的万古深愁啊!
知识链接
一、通假字
销:同“消”。
沽:同“酤”,买酒。
尔:同“你”
二、古今异义词
古来圣贤皆寂寞(古义:默默无闻;今义:孤单冷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朝如青丝暮成雪(在早上,在晚上)
(二)为动用法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为……悲伤)
(三)形容词用作动词
钟鼓馔玉不足贵(看重)
四、一词多义
(一)莫
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没有人,没有谁)
至莫夜月明(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
(二)将
将进酒(请)
呼儿将出换美酒(拿出)
季氏将伐颛臾(将要)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将军)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学而习之
一、试题
(一)理解性默写
1. 《将进酒》中运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以及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轻财好施的性格特点。
3. 《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以及自己内心的悲愤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将进酒》中运用曹植狂饮的典故表现自己忧愤和狂放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将进酒》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写青春易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将进酒》中的一个转折由悲而乐,表面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将进酒》完成后面的题目。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 与君歌一句 歌:唱歌
C. 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
D. 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2. 对下面的诗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A. 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 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C. 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是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成了白雪。
D. 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变成了白雪。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A. 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平和与欢乐,喝一斗酒赏十千千,纵情地欢乐。
B. 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C. 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D. 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
3.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二、参考答案
(一)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4.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7.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二)
1.C
2.AC
3.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附录:
将进酒
唐·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