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了解大自然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认
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
3.培养分析、加工图片信息的能力。
4.知道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夏季冬季---寻找图像中的信息(1)认真观察上图中的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 活动天地一、二氧化碳的循环1.二氧化碳的生成与消耗①在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
②是不是每一年度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呢?原因是什么呢?
③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④你还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表明:
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冬季高于夏季,而 且这种变化规律每年都在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植物的 光合作用减弱,生活取暖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 碳的缘故。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2)分析上图,讨论以下问题。
①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共有多少种?
②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共有多少种?
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二氧化碳相等吗?
④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主要以哪种途径被消耗?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森林砍伐溶解并生成石灰石 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生成与消耗2.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对自然环境有何影响?观点1.科学家普遍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
致全球变暖,引起“温室效应”,从而使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海水上涨,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
将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观点2.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说明CO2含
量的增加与天气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观点3.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另一个“冰期”即将到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对延缓“冰期”的到来具有积极作用。(2)以上观点你支持哪一点?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多识一点
节能减排: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低碳生活: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低碳的排放量。 (1)常用药品及反应原理: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如下:二、二氧化碳的性质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制取(1)利用下面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
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目的: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用品:天平、两纸袋、装满CO2的集气瓶实验方案设计: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现象:倾倒CO2的小纸袋会下沉。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实验用品: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细口瓶、一个装满CO2的塑料瓶、一个装满CO2的集气瓶(2)检查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实验方案设计: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少量的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结论:二氧化碳_____(溶/不溶)于水。溶实验目的:证明CO2能否溶于水?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了你有其他的设计方案吗?a.没有颜色的气体
b.密度比空气大
c.能溶于水
d.在加压和冷却的情况下,变成无色液体,温度再降低,变成雪状固体(干冰)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干冰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CO2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设计方案: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设计方案: 猜 想:是CO2?是H2O?是CO2和H2O的生成物?(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提出问题: 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色了呢?如何设计实验现象:会听到“嘶嘶”的声音,有气体向外冒出 汽水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又称碳酸饮料。刚打开瓶盖的时候,会有什么现象?结 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 == H2O + 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设计方案: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 碳酸钙 + 水(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实验探究实验结论:4.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2)工业原料:用来制纯碱、尿素、汽水饮料等;(3)干冰用作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制造云雾、食品保鲜等;(4)温室大棚内作气态肥料。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典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C.CO2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作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A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典例2】(2010·广安中考)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②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____,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试管集气瓶CB(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Na2CO3+H2O+CO2↑
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A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生成物中有NH3,制得的CO2不纯△△【典例3】(2010·梧州中考)2010年上海世博会处处体现“低碳”理念,“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知识点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及节能减排、低碳生活D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
A.制纯碱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光合作用
2.(2010 ?桂林中考)通过比较,我发现在实验室收集O2和CO2( )
A.都能用排水集气法 B.都不能用排水集气法
C.都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D3.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C4.(2010?遵义中考)遵义市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持续干旱,政府组织实施了人工降雨。下列可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A.干冰 B.食盐 C.木炭 D.酒精A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纸张“双面低碳打印”技术服务于上海世博会
B.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国家应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6.烧水的铝壶用一段时间后常结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除去这层水垢最好方法是_____________。加适量稀盐酸7.(2010·娄底中考)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 铁架台酒精灯A(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_____。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_____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 CO2+Ca(OH)2=CaCO3↓+H2O灭火 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AC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2H2O2====2H2O+O2↑催化MnO2一、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
1.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主要成分CaCO3) (HCl)
(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装置 3.收集与检验方法 4.实验步骤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能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