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3 09:2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
第七单元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选自《列子·汤问》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伯牙善鼓琴( )①善良;慈善。 ②擅长;长于。③赞许。
善哉   ( )①善良;慈善。 ②擅长;长于。③赞许。
志在高山( )①意向,心里想着。②记号。③记载的文字。
伯牙所念 ( )①惦记。②说,读,诵读。 ③心里想到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
3.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  )。
A.伯牙弹的曲子,钟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
B.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听不懂
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
D.钟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
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    。
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
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
D.文笔流畅优美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乡村的夜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里的山川原野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夜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田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地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1.作者是按____________的顺序记述所见情景的,请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
2.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3.读第三段,用“ ”画出写实的句子,用“﹏﹏”画出联想的句子。
三、课外阅读。
梅兰芳摔盆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台上擅长饰演旦角,也就是女性角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深受大众喜爱。可是,作名男性,要把握好女性角色的心理、表情,难度不小。
一次,为了表现一位女性吃惊的样子,梅兰芳一再思索,把女性吃惊的样子反复模仿了几遍,总觉得不够味儿。这天,一回到家里,梅兰芳趁正在整理衣服的妻子不注意,随手抄起一个瓷盆狠狠地往地上摔去。冷不防听到“咣当”一声巨响,妻子惊得身子一抖,大叫一声,手里的衣服也扔到了地上,半天才说出话来。妻子的这一吃惊的神情,梅兰芳看得清清楚楚。后来据此反复琢磨,巧妙地融进他的表演中,将人物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
1.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活灵活现——( ) 冷不防——( )
2.京剧舞台上,角色的划分分为____________四大角色,其中梅兰芳擅长演的是________角。
3.梅兰芳为了表现女性吃惊的样子做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这样做?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则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平平,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他十七岁丧母,独自一人承担起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即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开始,贝多芬耳朵日夜作响,听力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朱丽埃塔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时期的作品(《幻想奏鸣曲》《充勒策奏鸣曲》)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别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强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的瞩目,但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的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乐坛当时轻浮的作风。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 ) 漂亮——( )
增长——( ) 幸福——( )
2.贝多芬在最悲惨的时期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
3.读完全文,你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你的理由。
4.给本文起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② ③ ① ③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伯牙善鼓琴:伯牙擅长弹琴。善,擅长;长于。善哉:好啊。善,赞许。志在高山:内心想着高山。志,意向,心里想着。伯牙所念:心中所想的。念,心里想到的。
2.【答案】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 ”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说明钟子期对伯牙的琴声很了解。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典故的了解,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 ”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二、1.【答案】从远到近 眺望远处 近处 身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顺序的掌握情况。表达顺序的词语一般在段首,“眺望远处、近处、身边”,为由远到近的顺序。
2.【答案】这篇文章的主要描写了乡村的傍晚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四种:找中心句、要素、分层、课题扩充。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这篇文章的主要描写了乡村的傍晚的美丽景色。作者因为喜欢乡村的景色才会写,所以表达了喜爱之情。
3.【答案】近处,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田一起一伏的
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
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写实即真实存在的 景物,联想即作者的想象内容,到文章中进行提取就可以了。
三、1.【答案】栩栩如生 冷不丁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题时,要先理解词语含义。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冷不防:出乎意料地。
2.【答案】生、旦、净、丑 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京剧常识的了解。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3.【答案】为了表现一位女性吃惊的样子,梅兰芳一再思索,把女性吃惊的样子反复模仿了几遍,总觉得不够味儿。这天,一回到家里,梅兰芳趁正在整理衣服的妻子不注意,随手抄起一个瓷盆狠狠地往地上摔去,冷不防听到“咣当”一声巨响,妻子惊得身子一抖,大叫一声,手里的衣服也扔到了地上,半天才说出话来,妻子的这一吃惊的神情,梅兰芳看得清清楚楚。他这样做,是为了:巧妙地融进他的表演中,将人物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
【解析】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应联系短文内容进行解答。第二段“一次,为了表现一位女性吃惊的样子,梅兰芳一再思索,把女性吃惊的样子反复模仿了几遍,总觉得不够味儿。这天,一回到家里,梅兰芳趁正在整理衣服的妻子不注意,随手抄起一个瓷盆狠狠地往地上摔去。冷不防听到“咣当”一声巨响,妻子惊得身子一抖,大叫一声,手里的衣服也扔到了地上,半天才说出话来。妻子的这一吃惊的神情,梅兰芳看得清清楚楚。后来据此反复琢磨,巧妙地融进他的表演中,将人物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可知答案。
四、1.【答案】贫寒 丑陋 衰退 悲惨
【解析】考查反义词。根据题干要求,反义词须在文中找。富裕:(财物)充裕,反义词是贫穷。温柔:温顺体贴,反义词是粗鲁。增长:提高、增加,反义词是衰退。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反义词是悲惨。
2.【答案】经济困窘,亲朋好友去世离散,耳朵失聪,和人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解析】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题干中的“多芬在最悲惨的时期”可以定位文章第二自然段,“他受到了世人的瞩目,但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3.【答案】贝多芬对梦想执着追求,面对困难不屈服不退缩。
【解析】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可从贝多芬对梦想的执著追求和面对困难不屈服的精神两方面谈一谈。
4.【答案】贝多芬的一生
【解析】考查拟写文章的题目。文章题目即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题目的重要性。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本文记叙了贝多芬从出生到死亡的传奇一生,因此标题可以写“贝多芬的一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