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
第二单元
一、课外阅读。
临平泊舟
[宋]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1.前两句诗中,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________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________,带给人丝丝的________。( )
A.湖边;船篷;凉意
B.柳阴;船篷;凉意
C.柳阴;船篷;暖意
2.后面两句说月光________,让人________。( )
A.被摇碎;心酸不已
B.被摇碎;感到惊奇
C.消失;感到失落
3.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________,或者________。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
A.理想、思念
B.美梦、想象
C.错觉、幻影
D.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
4.诗人_______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入;_______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_______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种感觉。( )
A.闻到;见到;感到;三
B.见到;闻到;感到;三
C.看到;感受;闻到;三
二、延伸阅读。
秋的原野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树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空。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有节奏地叫着,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____________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们的欢笑声。
1.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B.生命力,活力。
(1)白鹅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
(2)今天,我又惹妈妈生气了。( )
2.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内容。
3.第3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第3至5自然段各是一幅图画,请选一选。
A.稻田欢歌图 B.枫林红叶图 C.池塘秋色图
第3自然段( ) 第4自然段( ) 第5自然段( )
三、课外阅读。
秋雨
李森林
看,家家户户的窗户上挂起了丝织成的窗帘;无数的屋檐上泻落着瀑布;门前的积水也像小溪流淌似的,到处是雨——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清凉晶莹,珍珠似的,且是一阵阵的,反倒使人觉得它多情,它给忙了一春一夏的大地洗尘换装。
雨还没停,大阳却从云层中钻出来了。霎时,天空闪烁着的光芒,太阳给雨滴披上了美丽绚烂的外衣。红的,黄的、绿的、蓝的……多美啊!抬头望去,天上的雨仿佛是节日的礼花,绚丽缤纷,而这些礼花很快落到了地上,没了。渐渐地,礼花越来越小,最后终于没有了,啊,雨停了。
这时候,你就会呼吸到湿润的、沁人肺腑肺的秋天的空气,吸一口,你就会觉得凉爽异常。天上的雨停了,路两边白杨树上还在滴答,雨点像一颗颗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使劲摇门口的那棵白杨树,“哗哗”,好凉啊!一颗颗明珠,被我摇下,落在脸上、身上、脖子里,倏地一下便不见了。
我多么喜爱这秋天的雨呀!那美丽晶莹的雨滴,那绚烂娇艳的礼花,那璀璨动人的明珠。
1.第1自然段中的“窗帘”“瀑布”指的都是______________。
2.读第3自然段,我知道画线词语“绚丽缤纷”在文中的意思是( )。
A.太阳的光线很美。
B.太阳照射到雨滴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很美。
3.短文写了雨的三种特点,请你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概括。
正在下的雨:__________ 树上的雨:____________
太阳照射下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应读出( )的语气,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之情。
A.自豪 B.赞叹 C.对秋雨的喜爱 D.对秋天的喜爱
5.用“﹏﹏”在文中画出你认为作者偏爱秋雨的句子。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子里一片绿油油的,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热闹起来。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一朵朵金黄的花绽(zhàn dìnɡ)放着,迎着朝(zhāo cháo)阳唱起生命的赞歌。一排排玉米像士兵一样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间伸出的一只只粉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向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石榴树披上白雪。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多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章按照_____顺序描写了小园的美丽景色。
3.想一想,选一选。
“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这一切很惹人喜爱。 B.这一切不惹人喜爱。
4.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前两句的分析,结合全诗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前两句的写景,“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可以得出,前两句诗中,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后面两句说月光被摇碎,让人心酸不已。对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理想,或者思念。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可以得出,后面两句说月光被摇碎,让人心酸不已。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主旨的分析和理解,此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之感,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得出,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理想,或者思念。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诗人见到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入;闻到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感到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三种感觉。
二、1.【答案】B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义词的分析 ,结合词语的释义以及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
(1)平添生气是指增加了活力,所以“生气”的意思是生命力,活力。
(2)惹妈妈生气是指不高兴,所以“生气”的意思是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2.【答案】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一团火焰 一片金色的大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补充句子,结合语境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即可。注意补充的句子要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句子要合情合理,不要写错别字。
3.【答案】天空 小塘 芦苇丛 白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村外的那个小塘”“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钻出一对白鹅”,可以得出描写的景物有天空、小塘、芦苇丛、白鹅。
4.【答案】C B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第3至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池塘边的各种景物,所以图画是池塘秋色图,第4自然段主要写了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所以图画是枫林红叶图 ,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所以图画是稻田欢歌图。
三、1.【答案】秋雨
【解析】考查信息提取能力,第一段中内容“到处是雨——秋天的雨。”点出了本题答案。
2.【答案】B
【解析】考查对词语的辨析理解。结合句子“霎时,天空闪烁着的光芒,太阳给雨滴披上了美丽绚烂的外衣。红的,黄的、绿的、蓝的……多美啊!”可知词语“绚丽缤纷”在文中形容之太阳照射到雨滴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很美。
3.【答案】美丽晶莹 绚烂娇艳 璀璨动人
【解析】考查对文章所学对象特点的概括,本篇内容写作对象是“秋雨”,抓住所给关键词语“正在下”“树上的”“太阳照射下”还要理解词语含义。美丽晶莹: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绚烂娇艳:指浓烈繁华,绚丽多彩。璀璨动人:璀璨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
4.【答案】B
【解析】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文章最后一句通过“我多么喜爱”,和排比句“那……”的应用,突出了作者的赞叹。感叹句有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5.【答案】文中描写秋雨的美句都表现出作者对秋雨的偏爱。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以直接画出句子,也可以画出句子后再写出原因。
四、1.【答案】zhàn zhāo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
2.【答案】时间
【解析】此题考查课文的行文顺序,我们通过关键词“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可以看出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小园的美丽景色。
3.【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题干是一句反问句,将其变为陈述句,能保证意思一致。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A选项符合。
4.【答案】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解析】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文意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下文章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文意。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就是最后一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