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8: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
第八单元
一、延伸阅读。
钟毓、钟会少①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③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①少:shào,年少时。②令誉:美好的声誉。③复:又。
1.请问钟毓、钟会二人和钟繇是什么关系?
2.见魏文帝时,钟毓的脸上有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 );钟会没有出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 )。
A.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B.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3.你能把魏文帝问钟毓和钟会的话翻译过来吗?
4.从钟毓和钟会不同的回答中,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____________的孩子。我明白的道理是( )。
A.在关键时刻,要善于应对。
B.在关键时刻,要与众不同。
二、延伸阅读。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县的县官时,终日勤勉,为官清廉,疾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述职时,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己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千一年,( )治理不当,( )甘愿受罚。”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去后,开始疏于实事,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 )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 )魏文侯对他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您就对我如此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如此赏罚不明,这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便走。魏文侯醒悟过来,连忙上前一步,一把拉住西门豹,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今天的事加深了我对你的认识,希望你能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细读短文,政绩突出的西门豹被收缴官印的原因是( )。
A.西门豹没有巴结讨好魏文侯的左右。
B.西门豹干得太好了,引起了魏文侯的嫉妒。
C.魏文侯有其他安排。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其中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
A.西门豹被罢官
B.西门豹施计保住官职
4.为什么后来西门豹的政绩大为下降,却得到了魏文侯的称赞?
三、类文阅读。
神农尝百草(节选)
神农教会人们耕田种粮食后,看到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得病,甚至丧命。在疾病面前,人类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等死,神农心里很是焦急,他决心要亲自尝遍所有的植物。这样,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能吃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是能够治病的。
下定决心后,神农就做了两只大口袋,一只挂在身子的左边,一只挂在身子的右边。他每尝一样东西,觉得可以吃的,就放在左边的口袋里,将来给人吃;觉得能治病的,就放在右边的口袋里,将来当药用。
神农每天不停地走啊走,他的足迹遍布了江河山川,高山峻岭。他尝遍了各种花草,也认识了许多药物,用它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有一次,一个人得了急病,他需要的药草很难找。神农找了很久,终于发现它长在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这岩壁又高又陡又光滑,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连猿猴都难以攀登。人们见了,连连摇头,叹息这药草生长的地方实在太高太险,人想上去,简直比登天还难。神农救人心切,他动手搭起了一个木头架,顺着这个架子慢慢地攀缘上去,终于爬到了岩顶,采到了药草,救了这个病人。后来人们就把神农搭架子采药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
可是有一次,神农不幸尝到了“断肠草”。这种草的毒性实在太厉害了,神农还来不及吞食解药,毒性就发作了,神农临死前还紧紧地抱着他的两口袋草药。
人们隆重地安葬了神农,尊称他为“医药之祖”。
1.(内容梳理)梳理文章内容,完成练习。
(1)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 )。
A.他对医药学充满了好奇心。 B.为了救老百姓的性命。
(2)神农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尊称神农为“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因为看到人们_________________,为救人们,神农决心要________________。他走遍江河山川,高山峻岭,尝遍各种花草,救了无数人的命。一次,他为救人,___________,人们便把这地方称为_________。后来,神农因________________,后人尊称他为“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选文哪些语句能够体现神农走的地方多,认识的药物多?用“ ”画出来。
3.(品读句子)第3自然段中画“﹏﹏”的句子说明了采药的_______,也说明神农解救这个病人非常_______,衬托出神农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四、阅读。
扁鹊治病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访,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蔡桓侯,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病在皮肤上,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1.让你简要复述这则故事,你认为哪些信息不能遗漏?
2.你认为简要复述好这则故事,必须做些什么准备?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钟繇是钟毓和钟会的父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内容“语其父钟繇曰”可以得出,钟毓、钟会二人和钟繇的关系是钟繇是钟毓和钟会的父亲。
2.【答案】B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文内容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可以得出见魏文帝时,钟毓的脸上有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没有出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3.【答案】你的脸上为什么出汗? 你为什么不出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的翻译,结合原句的内容以及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进行翻译即可得出,魏文帝问钟毓和钟会的话的意思是你的脸上为什么出汗?你为什么不出汗?
4.【答案】聪明、机智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得出,从钟毓和钟会不同的回答中,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聪明、机智的孩子。我明白的道理是在关键时刻,要善于应对。
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名。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有汗,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说:“恐惧、害怕得发抖,汗像浆一样出来。”钟会脸上没出汗,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害怕得发抖,汗不敢出。”
二、1.【答案】如果 就 虽然 但是
【解析】考查对关联的掌握。
第一处“( )治理不当,( )甘愿受罚。”分句前后是假设关系,是西门豹假设自己治理不当,甘愿受罚。所以运用关联词“如果……就……”写出了西门豹表决心。第二处“( )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 )魏文侯对他称赞有加”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以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
但是……”突出了魏文侯赏罚不明。
2.【答案】A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关键句子“去年我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您就对我如此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如此赏罚不明,这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可知政绩突出的西门豹被收缴官印的原因是西门豹没有巴结讨好魏文侯的左右。选项A正确。
3.【答案】事情发展 B A
【解析】考查对文章写作顺序的了解掌握。本文写了西门豹罢官的过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叙述,是按照事情发展进行叙述的。而经过是要进行详细描写的,也就是西门豹施计保住官职。而事情的起因是可以略写的,即西门豹被罢官。
4.【答案】因为西门豹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所以得到了称赞。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掌握。结合文章“去年我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您就对我如此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可知西门豹的政绩大为下降,却得到了魏文侯的称赞原因是:西门豹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所以得到了称赞。
三、1.【答案】B 不小心尝到了“断肠草”,来不及吞食解药,毒性就发作了。 医药之祖 乱吃东西而得病,甚至丧命 尝遍所有的植物 登上陡峭的岩壁采药 神农架 误食“断肠草”而被毒死 “医药之祖”
【解析】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为了救老百姓的性命;神农死亡的原因是:不小心尝到了“断肠草”,来不及吞食解药,毒性就发作了;人们尊称神农为“医药之祖”。对于复述故事,同学们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学会归纳总结。
2.【答案】神农每天不停地走啊走,他的足迹遍布了江河山川,高山峻岭。他尝遍了各种花草,也认识了许多药物,用它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神农每天不停地走啊走,他的足迹遍布了江河山川,高山峻岭。他尝遍了各种花草,也认识了许多药物,用它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3.【答案】艰难 困难 舍己救人
【解析】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第3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明了采药的艰难,也说明神农解救这个病人非常困难,衬托出神农舍己救人的精神。
四、1.【答案】不能遗漏表示时间的词语、人物、扁鹊讲的话的大意等主要内容。如这则故事不能遗漏主要人物“扁鹊”和“蔡桓侯”,不能遗漏表示时间的词语“过了十天”、“十天后”等。也不能遗漏故事发展的关键信息如“皮肤上有点儿小病”到“发展到皮肉之间了”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复述掌握能力。在平时学习中要多训练。结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交流平台”的学时的学习实践可知,复述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去复述。故在复述这则故事时,要知道文中主要讲了扁鹊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持自己没病,由“皮肤上有点小病”发展到“皮肉之间”,继而到“肠胃里”,最后“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不可忽略主要人物及主要信息。据此回答即可。
2.【答案】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关系以及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复述掌握能力。在平时学习中要多训练。结合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可知,在准备复述这则《扁鹊治病》故事时,要注意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关系以及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据此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