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3 16:0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一、阅读练习。
两个农夫
秋收后,地里的农活都干完了,农民们把打下的粮食收存起来并备好饲料,他们知道,冬天一下雪,就什么活也干不成了。每年到这个季节总是物价上涨,尤其饲料价格涨一倍不止。
一个老农这样盘算着( )天冷了,这会儿耕牛不干活,光吃不干,饲料又这么贵,不如现在把牛卖了,还有,备好的饲料也能卖个好价钱。等严冬过去,春耕开始时再把牛买回来。
另一个老农没有耕牛,但他也有自己的精心打算。他想( )这会儿冬天没活干,耕牛都吃闲饭。现在买牛,价钱便宜一半,不如这会儿就把牛先买下来,要是等到春天,这个价可就买不着喽!
两个老农都觉得自己的盘算很精明,于是,他俩成交了,买牛者为了养牛,还不得不把草料也都买下。
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过了一段时间,在春天到来之前,买牛者的牛得了瘟病,他不得不把耕牛宰杀。卖牛者自认聪明得很,觉得牛卖的是时候,不然,像这样瘟疫一来,全亏了。村民们也互相传告说,卖牛的真聪明,买牛的可真亏了。此时买牛者也自认倒霉,他想,我真糊涂,怎么能在冬天买牛。
没过几天,卖牛者家里遭窃,不但钱财、粮食被抢劫一空,比遭瘟病更惨的是,这个老农连命都搭进去了。好端端的家庭破灭了,孤儿寡妇连生活都成了问题。村民们说,家里有现钱易遭灾啊!可怜的老农只想到卖牛的好处,他哪里能想到自己也会遭此大祸而一命呜呼!
两个老农谁聪明,怎样才算聪明,至今村里还议论纷纷。
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
2.两个农夫都是怎么盘算的?
3.两个农夫的结果怎样?
4.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延伸阅读。
不一样的爱
我天生就胆子小,见了生人总是往妈妈身后躲,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话也不敢大声说。如果谁当着很多人的面跟我大声说话,我的脸就会红得像猴屁股一样。但是,我的性格又很特别,别人唱歌,我也想哼哼两句;别人跳舞,我也想跟着扭几下。可我就是不敢,就这样到了四年级。
有一次,班里要举行演讲比赛,不知是老师要考验我,还是有其他原因,老师偏偏选中了我。我虽然心里不愿意,但老师已经在班里说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试试了。为了不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我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在镜子前面练啊练,有时饭也顾不上吃了,最爱看的动画片也不看了,直到我把自己的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
但我总是觉得自己还是不行。到了演讲那天,我刚一上台,腿就不听使唤了,几十双眼睛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我的腿抖得都快站不住了,脸也“唰”一下红到了耳根。背好的演讲稿也忘得一干二净。我头也不敢抬,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卡住了,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后来怎么讲完的,怎么下的台,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只记得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就在我要回自己的座位时,老师微笑着向我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头,和蔼地说:“不错嘛!比我小时候可强多了。我小时候啊,还不如你呢。”听了老师的话,我忽然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而且有种从未有过的自信。
我抬起头看了老师一眼,那时候觉得老师是那么慈祥。老师又接着说:“讲得不错!不过,我相信,你如果好好练,会比这更好!”老师的这番话,让我增添了勇气和自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有时,还敢让妈妈给我当听众了。
渐渐地,我敢在大家面前讲话了。甚至在升旗仪式上,看到别人在国旗下讲话时,我还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当然,这些都逃不过老师那双敏锐的眼睛。我们班升旗时,老师安排我在国旗下讲话。这更让我平添了几分信心。每当我失去信心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老师那句“我小时候啊,还不如你呢”。
凭着老师的鼓舞,凭着自己的自信,我在演讲的道路上越走越顺,不仅在学校取得了第一名,而且还获得了全镇第一、全县第一。还是凭着那份自信,我又在全市获得了演讲比赛一等奖。以后,我的机会会越来越多,但不论有多少人,我相信我都不会再害怕。因为,老师正在一旁鼓励和支持着我!
1.“我”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
A.胆子特别大,性格外向。
B.胆子很大,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
C.胆子很小,很想表现自己,但不敢。
D.性格很特别,总想唱歌、跳舞,但不敢。
2.为什么“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
A.老师和蔼地表扬了“我”。
B.同学们听了“我”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
C.“我”顺利地演讲完了,心里很自豪。
D.因为“我”虽然很紧张,但完成了演讲。
3.你觉得文章的题目好吗?为什么?
三、延伸阅读。
抽陀螺
①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起来。
批注1:陀螺是怎么做成的?请用“﹏﹏﹏”在第①段中画出来。
②玩的时候,先得从鞭梢一圈一圈缠住陀螺的腰身,然后直放在地上,用手指轻轻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旋转起来,再用鞭子不断地抽打,越抽打,陀螺转得越快。
批注2:第②段中,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具体描写了抽陀螺的方法,请圈出来。
③为了让陀螺转得更轻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谁也不觉得冷。
批注3:第③段中的“噼啪噼啪”“滴溜滴溜”写出了(        )。
④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似乎是男孩子的游戏。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转;稍微一慢,它就会东倒西歪。
⑤抽陀螺,还可以玩得很有攻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向别人的陀螺,谁的陀螺把别人的陀螺撞倒,谁就是赢家。
批注4:第⑤段主要写了(      )。
⑥有时候,大人们在一旁看着,也会走上前来,和我们一起抽它几鞭子。
1.请完成四个批注。
2.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抽陀螺这种游戏的?在正确的内容后面打“√”。
(1)陀螺的制作(  )
(2)陀螺的种类(  )
(3)抽陀螺的方法(  )
(4)抽陀螺可以玩得很有攻击性(  )
(5)陀螺的新名称(  )
3.为什么说抽陀螺似乎是男孩子的游戏?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第⑥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美文欣赏。
种植春天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情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盼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却从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王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可怜的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里,她遇到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白雪皑皑,但是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
1.对待流浪的少女,国王的做法是__________,农夫的做法是_________。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出农夫的________,突出国王________的性情。
2.我们可以用( )来形容文中的国王,用( )来形容文中的农夫。
A.勤劳勇敢 B.冷酷无情 C.热情善良 D.大公无私
3.春天不肯光临这个国度的原因是( )。
A.国王把少女赶走了。
B.国王从来不愿意帮助别人,没有一颗善良的心。
C.这个国度没有春天这个季节。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文段中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内容进行分析,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即可,注意在心理活动之后用冒号即可。
2.【答案】一个老农这样盘算着:天冷了,这会儿耕牛不干活,光吃不干,饲料又这么贵,不如现在把牛卖了,还有,备好的饲料也能卖个好价钱。等严冬过去,春耕开始时再把牛买回来。 另一个老农没有耕牛,但他也有自己的精心打算。他想:这会儿冬天没活干,耕牛都吃闲饭。现在买牛,价钱便宜一半,不如这会儿就把牛先买下来,要是等到春天,这个价可就买不着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一个老农这样盘算着:天冷了,这会儿耕牛不干活,光吃不干,饲料又这么贵,不如现在把牛卖了,还有,备好的饲料也能卖个好价钱。等严冬过去,春耕开始时再把牛买回来。”“他想:这会儿冬天没活干,耕牛都吃闲饭。现在买牛,价钱便宜一半,不如这会儿就把牛先买下来,要是等到春天,这个价可就买不着喽!”可以得出两个农夫的打算。
3.【答案】买牛者的牛得了瘟病。卖牛者家里遭窃,家破人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过了一段时间,在春天到来之前,买牛者的牛得了瘟病,他不得不把耕牛宰杀。卖牛者自认聪明得很,觉得牛卖的是时候,不然,像这样瘟疫一来,全亏了。村民们也互相传告说,卖牛的真聪明,买牛的可真亏了。此时买牛者也自认倒霉,他想,我真糊涂,怎么能在冬天买牛。”可以得出,两个农夫的结果是买牛者的牛得了瘟病。卖牛者家里遭窃,家破人亡。
4.【答案】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作出决定。同时还要预测一些偶然的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的分析 ,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作出决定。同时还要预测一些偶然的因素。
二、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错误,从文章第一句可知“我天生就胆子小”。B项错误,根据原文“见了生人总是往妈妈身后躲,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话也不敢大声说。”可知我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D项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别人唱歌,我也想哼哼两句;别人跳舞,我也想跟着扭几下。可我就是不敢”。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中老师微笑着向我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头,和蔼地说:“不错嘛!比我小时候可强多了。我小时候啊,还不如你呢。”听了老师的话,我忽然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而且有种从未有过的自信。从文章中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受到了表扬,所以心里美滋滋的,BCD选项都是对前面事件的概括,不正确。
3.【答案】好。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就是不一样的爱,正是这样的爱让“我”不断地成长。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结合语境来理解题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这里其实就是老师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帮助作者找回信心,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就是不一样的爱,正是这样的爱让“我”不断地成长。
三、1.【答案】批注1: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
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起来。
批注2:缠 放 按 拉 抽打
批注3:孩子们玩得很起劲
批注4:抽陀螺可以玩得很有攻击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对文段内容的把握。要读懂文段,联系上下文。
批注1:从第一自然段中去找,联系上下文,“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后文得知,后面是关于陀螺制作的方法。
批注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抽陀螺的动词“缠”、“放”、“按”、“拉”、“抽打”。
批注3:“噼啪噼啪”是一种拟声词,形容的是鞭梢儿抽打地面的声音,从声音可以看出来鞭梢儿抽打地面的声音大;“滴溜滴溜”在这里形容的是陀螺转的速度快,从两个词语来看,孩子们玩得很起劲。
批注4:第5段从第一句中心句可以看出来,抽陀螺可以玩得很有攻击性。
2.【答案】(1)√ (3)√ (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要从文章的整体来把握。第一自然段写了陀螺的制作;第二自然段写的是抽陀螺的玩法,第四、五自然段写的是抽陀螺玩得很有攻击性。(1)(3)(4)正确,(2)(5)错误,文章只是提及到,并不能把作为抽陀螺的某一方面。
3.【答案】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转;稍微一慢,它就会东倒西歪。
【解析】本题考查的找关键词句理解文段的能力。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去理解整个文段。找关键词“抽陀螺似乎是男孩子的游戏”,出现在第四自然段,联系文段内容得知原因。
4.【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抽陀螺这一游戏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明确题目的要求,联系文章内容来作答。仔细读第6段,找出主要关键词,“大人们”、“和我们一起抽它几鞭子”,从这些动作来看,体现的是人们对抽陀螺这一游戏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四、1.【答案】驱赶 帮助 厚道 冷酷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的提取。作答时,学生要仔细阅读原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回答,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平时要多做题。从文中第二段“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可以看出对待流浪的少女,国王的做法是驱赶。从第三段“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可以看出农夫的做法是帮助。这里通过两位人物对待流浪少女的不同做法,表现出农夫的善良、厚道,突出国王冷酷、无情的性情。
2.【答案】B C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作答时,学生要仔细阅读原文,从文中的事例看出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质,平时要做题。文中国王虽然富有,却不愿意救助一位可怜的少女,叫随从把少女赶走,可以看出国王的冷酷无情,B项最符合;与国王相比,文中农夫虽然不富有,但是看到这位少女却热心地帮助她,送食物、帮助取暖,可以看出农夫的热情善良,C项最符合。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开头写道“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但是当农夫埋葬少女时,田野却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都是因为国王从来不愿意帮助别人,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春天不愿意光临他的国度。故B项最符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