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外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外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3 13:0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
第一单元
一、课外阅读。
观潮
我在很小的时候,便听人家说:盐官的潮水十分盛名,是难得一见的天下奇观。稍大一点时,我读了一篇文章,题为《观潮》,这文章写得颇有风度,就这样,钱塘江成了我最向往的地方。然而,几年后,才知,原来盐官就在海宁市内,乘车半小时便到了。于是,我年年看潮,但百看不厌,今年也不例外。每每看见“观潮”二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几个月前的景象。
今年的农历八月十六,可是个好日子。虽然天气已渐渐入秋,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家的看潮热。都说:“十八潮,如山倒,像白浪飞跃的黄山云海,像日光下潋滟生辉的雪山银涛,使人惊叹不已。”又听大人们讲:“今天风狂浪大,潮是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嘿,我不由地暗暗高兴,这下,我可以大饱眼福了!
约摸12点50分,潮来了。在眼间的尽头,霎时间,出现了一条白色的带子,这条带子越来越宽,由东至西缓缓移动。潮从“S”形,慢慢变成了一条直线,朝我们这边涌来。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后浪推前浪,前浪引后浪,浪拍云,云吞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似是千军万马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这便是著名的一线潮。在观潮中,我们一家更和睦,更融洽。
满满的潮水不正像漫溢的幸福吗?潮汐有升有落,幸福也不能永远停留,当它满满地呈现在面前时,唯一该做的就是静下来,坐下来,观察它,享受它和感激它……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停留——( ) 感激——( )
高兴——( ) 飞快——( )
2.“在眼间的尽头,霎时间,出现了一条白色的带子,这条带子越来越宽,有东至西缓缓移动。”“白色的带子” 指的是( )。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本体是( ),喻体是( )。
3.作者在观潮时感悟到了什么?用文章中的原话回答。
4.潮来的时候,声音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盐官潮有什么特点?
二、延伸阅读。
乡月情怀
最明朗、美润、多情、动人的月是故乡的月。
第一缕春风首先吹弯的是霞妹的两道春眉。我窥见霞妹那天晚上偷偷地坐在窗前,对着镜子借着月光照着月牙画眉,羞涩溢面,喜上眉梢。霞妹从此有了自己的秘密。霞妹画着月牙般的眉,放牧一群羊,羊儿萌动了春情;赶了趟庙会,天空中烧红了漫天的霞;种了垧(shǎng)地,种子在泥土里饱涨了粒儿。
最惬意的是在朦胧的月夜里酿酒、织锦、刺绣、遐思。
最爽的是夏夜里月亮升起的时候。热,下去了;凉爽,升了起来,弥漫到夜空里、村子里、各家各户的院子里。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洗去一天的疲劳坐在院子里歇凉。竹凉席、蒜汁调凉粉、井凉水镇啤酒、泉水拔瓜果。偶尔来一阵风,那凉爽劲儿美极了。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一切都显得率真、袒露和成熟。谷子袒露灿灿,枫叶袒露熟红,山岳袒露朗润,溪流袒露清澈。如果经霜抚摩,那月更加金灿厚重,若一块古朴的金色的玉。月光铺下来,铺到田野里、村庄里。我和这大千世界浴在乳一般的月光海底里。
雪,把冬天唤来,清清的冰月也被唤来。冬天的人们把激情冷冻了起来,储存了起来,喜欢把冰月关在门外、窗外。
我是踩着故乡的月光长大的。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父亲和乡亲们叮咛的话语包裹在月光里,把我送上出行的路,从此,故乡的月就成了我魂牵梦萦、牵肠挂肚的所在。
(有删改)
1.用“ ”画出短文中概括故乡的月的特点的句子。
2.短文按照________顺序写了月光下故乡的人们生活、劳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_____________。
3.对短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时候,“我”最喜欢在有月亮的夜晚出来玩耍,“我”与月亮相处的时间非常长。
B.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在故乡美好月光的陪伴下生活,在故乡美好情怀的孕育下成长,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感激与思念之情。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滨仲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呈现出一片肃穆。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1.短文按____顺序,描绘了从______到______这段时间里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2.理解画“ ”的句子并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
(2)能把“流动的”删去吗?为什么?
3.下列句子中的“灯”分别指什么?写在括号里。
(1)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 )
(2)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 )
(3)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霍霍燃烧着的火焰”把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比作了火焰,写出了浪峰猛烈起伏的壮观景象,富有动态美
B.短文采用了静态描写的方法来写大海,突出了海滨仲夏夜的柔美宁静
C.描述天空颜色变化的词语依次是:橘红→深红→绯红→浅红→深蓝→乌蓝
5.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画面,说说作者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四、课外阅读。
过年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好,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pū pù)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无通红,也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喝(hē hè)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的,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gōng gòng)看祖先的画像,长辈指着说:“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交,高祖母……”虽然都是那样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仍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数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盒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磬(qìng),事实上是天天打打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dǎo dào)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台。
初一起得特别早,梳小辫,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年,骡子轿子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面,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清”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头,才算礼成。这个差(chāi chā)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jué jiào)得窝囊。
1.给短文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作者家乡过年的习俗有哪些?请你概括出来。(不少于4种)
5.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继续 憎恨 伤心 缓慢
【解析】考查反义词。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停留:暂时不继续前进。反义词是继续。感激: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反义词是憎恶。高兴:愉快而兴奋。反义词是悲伤。飞快:非常迅速。反义词是缓慢。
2.【答案】海潮 比喻 海潮 白色的带子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辨析。“约摸12点50分,潮来了。在眼间的尽头,霎时间,出现了一条白色的带子,这条带子越来越宽,有东至西缓缓移动。”可知是描写海潮的,将海潮激荡翻滚扬起磅礴的白色泡沫比作了“白色带子”,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3.【答案】满满的潮水不正像漫溢的幸福,潮汐有升有落,幸福也不能永远停留,当它满满地呈现在面前时,唯一该做的就是静下来,坐下来,观察它,享受它和感激它……
【解析】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和找关键句子。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到作者观潮后的感悟,那么此段应在描写盐官潮磅礴气势之后,也就是最后一段,作者抒发了观潮感悟:满满的潮水不正像漫溢的幸福吗?潮汐有升有落,幸福也不能永远停留,当它满满地呈现在面前时,唯一该做的就是静下来,坐下来,观察它,享受它和感激它……
4.【答案】雷鸣般的声响,好似千军万马踏江怒吼。
【解析】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找潮来时的声音,并且要用文中话来回答。解答此题回到文段内,找到描写海潮的第三自然段,提取描写声音的词语“雷鸣般的声响”和“千军万马踏江怒吼”。
5.【答案】气势大,声音响,场面壮观。
【解析】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本文主要描写了盐官潮的声势浩大。“雷鸣般的声响”和“千军万马踏江怒吼”,可见声音之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后浪推前浪,前浪引后浪,浪拍云,云吞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可见气势大、场面壮观;
二、1.【答案】最明朗、美润、多情、动人的月是故乡的月。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短
文中概括故乡的月的特点的句子:最明朗、美润、多情、动人的月是故乡的月。
2.【答案】时间 浓浓的思念之情
【解析】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
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了月光下故乡的人们生活、劳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3.【答案】B
【解析】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及画线句我们知道,短文中画线句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在故乡美好月光的陪伴下生活,长大成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及故乡亲人的无限感激与思念之情。
三、1.【答案】时间 夕阳落山不久 夜色加浓 兴奋、愉快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文章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地点转换顺序。我们可以到文章中找到表示时间的词语。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作者一定是兴奋、愉快的。
2.【答案】比喻 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的倒影 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海港周围灯光的动态美 不能。因为灯光是随着波浪晃动与闪烁的,删去了就不能表现出灯光的动态美。
【解析】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是否删去这类题目,要理解该词语的意思,说出删去前后的区别。因为灯光是随着波浪晃动与闪烁的,删去了就不能表现出灯光的动态美。
3.【答案】启明星 星星 电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第一个灯,是“它”指代的内容,即启明星。第二个越来越多指的是星星。第三个是城市里真实的电灯。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波涛汹涌”形容大海,所以是动态。“乌蓝”是形容海面的,不是天空。
5.【答案】作者还会看到渔灯闪闪,听到远处大船经过时的鸣笛声和海滩上人们的欢声笑语,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联想的内容。作者在海边,想象的内容一定和当时的环境有关系。做到合理想象即可。
四、1.【答案】pū√ hè√ gòng√ dǎo √ chāi √ ju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正确读音,要注意正确的音节和音调即可。
2.【答案】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短文是围绕“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这句话来写的。
3.【答案】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不好往嘴里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型的变化。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即可。本题中是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注意意思是不好往嘴里送即可。
4.【答案】①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②叩头领取压岁钱。③放鞭炮。④初一换新衣,见人就请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作者家乡过年的习俗有①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②叩头领取压岁钱。③放鞭炮。④初一换新衣,见人就请安。
5.【答案】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出符合题目中心思想和主旨的内容即可,要符合原文的逻辑以及社会正能量。例如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