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2 15:0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 )
一、选择题
1.当地质灾害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B.向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
C.爬上高大的树躲避
2.小丽的爷爷特别喜欢收藏玉石,他经常用强光手电筒顶在玉石上照射。这主要是为了观察玉石的( )。
A.光滑度 B.透明度 C.硬度
3.1996年,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古生物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这种长有绒羽的恐龙极有可能是鸟类的鼻祖。请你猜测一下这个生物化石最有可能是来自(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页岩
4.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站到阳台上 B.顶层可上房 C.躲到房间三角地
5.与火山喷发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是( )。
A.地壳某些部位比较薄弱或有裂缝
B.地球内部有岩浆,内部压力很大
C.地面上岩石的严重风化
6.面对洪水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A.穿越积水,乘坐救生筏
B.避让,疏导
C.停留原地,等候救援。
7.地震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在教室里迅速躲到课桌下
B.在家里,可以钻到床下、桌下、卫生间等
C.在外面,向空旷安全处疏散
D.高层住户马上乘电梯下楼
8.下列不属于河流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青海湖
9.关于地形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雅丹地貌主要是风的作用
B.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主要是地震引起的
C.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D.地形地貌的形成有时很迅猛,有时很缓慢
10.在晴朗的下午,教室里的温度与教室外的温度相比,( )。
A.教室外温度高
B.教室里温度高
C.一样高
D.有时里面高,有时外面高
二、填空题
11.我们做“火山爆发”实验,用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法;做“馒头发霉”实验,用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法。
12.( )镜和( )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 )的大门。
13.下图是地球内部结构模型,1是( ),3是( )。
14.雨水降落地面带走了一部分( )就是( )。
三、判断题
15.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
16.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
17.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
18.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
四、简答题
19.什么是变质岩?
20.在学校如果遇到地震应该怎样避震?
五、综合题
21.比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大小。
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 _________格
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 _________格
我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2.B3.C4.C5.C6.B7.D8.C9.B10.A11. 模拟 对比12. 放大 显微 微小世界13. 地壳 地核14. 土壤微粒 侵蚀15.√16.√17.√
18.√19.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产的变质岩,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20.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21. 29 71 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