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
3.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 B.一箪食,一瓢饮
C.饭疏食饮水 D.学而时习之
4.以下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我如浮云 于:对于 B.必有我师焉 焉:于此,在其中
C.人不知而不愠 而:连词,表转折 D.曲肱而枕之 之:代词,代枕头等寝具
二、句子默写
5.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___。
(4)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5)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罕》
(6)《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请根据语境还原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场景。
【场景一】孔子与子贡谈论学习之道。
一日,子贡问孔子:“学习和思考有何关系呢?”
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贡若有所思。几日后子贡在课上分享温习知识并思考后的新理解,新体会,孔子不由感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二】
一日,子路对孔子抱怨:“我们学习的条件太艰苦了,我一点都不快乐!”
孔子批评道:“你怎么这样想呢?你看颜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
【场景三】一日,孔子在给曾子讲学。
曾子问孔子:“___________”
孔子回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6.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断4处)
知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好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B.三省吾身(三:泛指多次)
C.可以为师矣(可以:能够) D.博学而笃志(志:志向)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对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学”和“习”是一个意思,对于知识来说,就是要多学习。
B.孔子认为巩固知识很重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
C.子夏阐述了治学之道,认为能够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
D.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10.如何理解曾子所说的“忠”和“信”?讲求“忠”和“信”对现代人有什么特殊意义?
四、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
(3)吾日三省吾身 省( )(4)人不堪其忧 堪( )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甲】文中的谢太傅是个怎样的人?
14.【乙】文中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你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选自《论语十二章》)
1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 B.可以为师/矣
C.下车/引之 D.对/子骂父
1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恼怒 B.元方入门不顾 顾虑
C.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划 D.仁在其中矣 仁德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陈元方小小年纪就率真正直、懂礼识义,显示出他成长于方正之家。
B.甲文“日中”指正午时分。乙文“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C.乙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尊称之别,甲文中的“尊君”“君”“家君”都是敬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五、填空题
19.文学常识填空。
孔子名______ , 字______ , 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___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_及其弟子的______ , 与《______》《______》《______》合称“ 四书”。
20.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请分别指出,并说明理由。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详解】A.句意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表明做人要宽容大度,有修养;
B.句意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表明做人要正义,不义之财不取;
C.句意是: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D.句意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表明做人要坚定志向;
故选C。
2.B【详解】B.有误,“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故选B。
3.B【详解】例句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A.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故:以前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B.句意:一碗饭,一瓢水。饮:动词作名词,水;
C.句意:吃粗粮,喝冷水。饭:名词作动词,吃;
D.句意:学习(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时:按时,为副词;
故选B。
4.D【详解】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
D.句意: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之:代词,代指胳膊;
故选D。
5. 人不知而不愠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一箪食 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 “知之”“好之”“乐之”哪个重要呢?【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愠、忠、惑、逾矩、曲肱、逝者、昼、罔、殆、箪、堪”等字词容易写错。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C 8.①只读书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去学习就会疑惑。②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A 10.“忠”是办事尽心尽力,“信”是诚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要讲求“忠”和“信”,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前句将“知之者”与“好之者”进行比较,后句将“好之者”与“乐之者”进行比较;应在“不如”前后各断一处;
故断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C.句意: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可以”为古今异义词,理解为“可以凭借”;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2)于:介词,对、对于;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9.A.文中“学”指学习,“习”指温习(旧的知识),两字的意思不同;“习”是“学”的方法;
故选A。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拓展延伸。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思是: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忠”是办事尽心尽力,“信”是诚信。在现代社会依旧要求我们讲求“忠”“信”,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与人交往讲求诚信,会使社会和谐发展。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颜回多么贤德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颜回多么贤德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1. 相比 趁、乘 自我检查、反省 能忍受 12.(1)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产生疑惑。 13.谢太傅是个善于教育孩子的人,也是个有才气的人 14.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学习的时候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每天只知道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产生疑惑。所以既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还要积极思考,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析】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2)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因:趁、乘。
(3)句意为: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反省。
(4)句意为: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1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
(1)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
(2)罔,迷惑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1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两文内容,“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写谢太傅利用寒雪日与子侄辈谈论诗文,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教育子女的人,“公大笑乐”说明他对“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赞赏,说明他是一个知识渊博、有才气的人。
14.本题考查谈启示,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来谈。
示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由颜回的生活和人生态度得出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条件多么恶劣、多么艰苦,我们都要保持一颗淡定、安宁的心,积极向上地生活。同时我们通过颜回的生活,理解到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体验,与生活条件和贫富无关。
【点睛】参考译文:
【甲】谢太傅在一个 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地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15.C 16.B 17.D 18.(1)简直不是人啊!跟别人相约同行,竟然丢下我就走了。(2)学习了知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
【解析】15.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
A.正确的句读应该是:学而不思/则罔;
B.正确的句读应该是:可以/为师矣;
D.正确的句读应该是:对子/骂父;
故选C。
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B.“元方入门不顾”的意思是: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不是“顾虑”。故选B。
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得父亲,是谦辞,不是敬辞。
故选D。
1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期(约定)、委(舍弃)、去(离开)”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时习(按一定时间复习)、亦(也)、说(同‘悦’,愉快)”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乙】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9.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儒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 大学 中庸【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孔子是春秋时期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故答案为: 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儒;孔子;言行;孟子;大学;中庸
2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学习方法,论述学习和思考要结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述学习方法,对待学过的知识要经常温习,这样才能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述学习态度,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详解】本题考查对论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第一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这句话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二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本则强调了“温故而知新”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第三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虚心求学,随时随处以人为师的学习态度。据此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