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语文园地》PPT
统编版 五年级 上
第一单元: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复习学过的知识,“知新”是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哪些课文,并思考:这些课文分别借助哪些具体的事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白鹭》这篇课文,作者借助描写白鹭之美,表达喜爱之情。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抒发了作者对平凡中的高洁而朴素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写的都是事物,有的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有的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落花生》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同是写事物的文章,但抒发的情感可以不一样。琦君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使我很受感动。
《珍珠鸟》是写鸟之间的情意,借助珍珠鸟从害怕我到亲近我的过程、表达“信赖,往往创造美好境界”的感悟和体验。
这几篇课文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但每篇课文抒发情感的方法也有些不同。
《白鹭》主要在描写不同的情境画面中表达喜爱和赞美;《落花生》是通过人物对话与对比,突出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主要讲了童年与桂花相关的几件事,在叙事中寄托思乡的情感;《珍珠鸟》通过人与鸟相处时的细节描写,抒发感受。
借物喻人
议方法
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
课文 所描写的具体事物 事物特点 表达的情感
《白鹭》
白鹭
外形和情态的美
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落花生》
落花生
外表不好看,但有用
要做实实在在、有用的人
《桂花雨》
桂花雨
珍珠鸟
《珍珠鸟》
香气四溢;摇桂花的乐趣
思念家乡和亲人,怀念童年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从怕人到信赖人
请同学们完成学习单,梳理文章的内容
下面的事物能让你产生怎样的感受?
从树叶飘落的现象我会产生“叶落归根”“奉献一生”的感受。
课堂练习
学了本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完成下列填空。
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都是______,文章有的蕴含着浓浓的感情,有的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如_____(作者)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_______之情,让人深受感动;《落花生》中,用花生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白鹭》一文让人在体会白鹭美的同时,明白了美就蕴含在_______的事物中,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珍珠鸟》则体现出_______的快乐与美好。
事物
思乡
朴实无华
用处很多
平常
信任
琦君
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从多角度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这几篇课文的共性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
若有心,一花一木皆有情,一事一物都含理。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和小练笔中中,可以借鉴课文的这种写法——借助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出对这种事物的感受或看法。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这句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花生朴实的特点。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句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赞美了白鹭的美丽。
朱鹭
苍 鹭
白鹤
白鹭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句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写出瓜、藤和叶的可爱。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并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1.花生长在地下,不像苹果那样高挂枝头。
2.妹妹很乖巧,不像弟弟 。
3.爸爸很懒惰,不像妈妈 。
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
那么顽皮
那样勤劳
我会说:小草既没有花儿芬芳的香味,也没有大树伟岸的身躯,但它却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
练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生活中某种事物的特点。全班交流展示,评议修改。
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还掌握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大胆运用这些方法技巧,来给我们的文章增加亮点。
课堂总结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会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词句段的剩余部分和日积月累。
第二课时
新知导入
开辟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
词句段运用
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同桌间说说带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开垦
开创、建立
两个“开辟”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据什么理解的?
第一个句子的意思是:这块地本是荒着的,荒草丛生,不能长任何东西,要种花生就必须让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所以,“开辟”在这里是“开垦”的意思。
第二个句子的意思是: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事物,它开创了新的领域,所以“开辟”在这里是“开创、建立”的意思。
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
运用学法,自学第二组例句
姿态: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物体呈现的样子”,指梅树枝条特殊的样子;在第二句中是“风格,气度”,指人们所呈现出来的精神。
姿势、样子。
风格、气度。
说特点
说一说这两组句子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每组句子都含有相同的词语。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一词多义)。
很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需要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中,通过前后文的意思,来推测词语的不同意思。
你能试着用“温和”这个词说一说吗?
课堂练习
(形容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和
今天的天气很温和,适合去郊游。
气候不冷不热
性格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王老师性格温和,很受学生喜爱。
精神
骄傲
还有哪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是不同的?
你能试着用“精神”这个词说一说吗?
(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形容人或物有生机和活力;有生气)
精神
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我们学习。
广场上的老爷爷们正在打太极拳,看起来特别精神。
(表示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自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次运动会,你得了那么多奖我真为你骄傲。
在不同语境中不同意思的词语
回味 ①指从回忆中体会
②吃过的东西,在嘴里的滋味
便宜 ①好处
②价格低
意思 ①趣味
②意义,思想内容
通过练习,我们发现,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理解一词多义;表达时要学会把同一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
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日积月累
ruí
jiè
蝉
[唐] 虞世南
垂 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相传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写作背景
注释:
蝉
[唐] 虞世南
垂 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含义: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持续不断的蝉鸣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响亮的蝉鸣之所以传得远,正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因为凭借秋风的力量。
1.作者写了蝉的哪些特点 表现出了一个怎样的蝉的形象
(1)作者从蝉的形状、习性、声音三个方面写了蝉。
(2)表现了蝉高洁的形象。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交流:诗人借蝉表达什么感情?
诗人借蝉抒情,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声远播。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和情操。
托物言志
这首诗中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讴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蝉
[唐] 虞世南
垂 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借助课本插图,练习背诵。
咏蝉
唐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拓展阅读
竹 石
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还学习了一首古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艺术更是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课堂总结
语文园地
借物抒情
运用对比
一词多义
托物言志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