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4.应用短文写作之文学(新闻)点评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4.应用短文写作之文学(新闻)点评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2 15:3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文学(新闻)点评
文学点评
文学作品点评角度:
①写了什么内容;
②用了什么手法;
③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④抒发了什么情感或阐发了什么道理。
下面是一篇“中国首届全球通手机短信文学大赛”散文类获奖作品,请你为这篇作品写几句点评的话。(80 字左右)
山里的母亲
母亲这辈子只识得三个字,那就是她的名字。母亲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劳动。母亲这辈子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三个孩子走出这山。母亲这辈子唯一的欣慰,那就是她的孩子秉承了她的执著和坚韧。
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源自内心,文字的质朴和真切更增加了情感传递的力度。这一篇感人至深的短文再一次证明:最灿烂的人性之光往往来自贫穷的劳动者,来自泥土一样质朴和坚实的人们。
练习
右边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
你还在我身旁
戴 畅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①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内心的渴望;
②精心选择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表现真挚亲情;
③再现日常生活细节,亲切感人;
④层层铺垫,结尾点题,单句成节,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⑤诗行错落有致,具有视觉美感。
新闻点评
新闻点评角度:
①新闻报道了什么事件;
②事件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相关背景是什么;
③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突出细节是什么;
④事件造成的结果是什么;
⑤事件的本质是什么。
⑥态度是什么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一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少于30字。
2月14日,在长沙世界之窗,拍到了惊人一幕:一名年轻女游客在同伴的帮助下爬上毛主席雕像,并骑在雕像的肩膀上拍照。19日网友“沉默的麻雀”在某论坛上发出题为“一个可耻的中国人”的帖子,该帖点击率已飙升至15000余人次,同时,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该女子的行为引来网友的一片讨伐之声。有人甚至提出要“人肉搜索”出这个“脑残”。从论坛发布的两张图片看,这名骑上雕像的女孩年龄在20岁左右,与她同行的一名男孩帮助她爬上雕像,另外两名女孩则拿出手机为她拍照。
与毛主席雕像合影,是对伟人的尊重,但骑在上面就有伤大雅,甚至有些醒目,这位时尚少女完全是出于“到此一游”的动机才做了这样的惊人之举,但却肤浅得很,无知得很。这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但也希望网友不要遵循“文革”遗风将此现象政治化,愤而斥之为“脑残”,去“人肉搜索”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练习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是非分明,不超过50字。
《观察者网》报道,一些流量明星的粉丝,以中国在被侵略历史中曾经签订过的各种不平等、耻辱性的条约,如《南京条约》《九国公约》等“作梗”,向自己心仪的明星示好:“你是我的《南京条约》,是我沦陷的开始”等等。这种博文竟然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后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痛历史,来表示自己沦陷在明星的魅力中。
粉丝用“国耻”作梗来追星,毁尽“三观”,毫无底线。追星应该文明理智,各行各业的英雄才是最美的星。
阅读并点评下面一则新闻。要求:见解深刻,是非分明,不超过60个字。
2021年12月13日,是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浙江嘉兴一名女子穿着和服在文化街悠然逛街,并拍摄大量照片,被热心网友举报给当地警方。经相关部门调查,这名女子声称自己是南关厢一茶艺馆店长,兼职做网店模特,自备有各式服饰。当天中午接到另外一个店铺邀请,于是穿着和服前往拍摄,下午本人看到了网上议论后,才意识到当天是国家公祭日,自己和邀请店铺对国家公祭日都不知情。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网友对此仍然热议不止。
国家公祭日当天,女子穿和服招摇过市(或女子穿和服摆拍)。是无知,还是公然挑衅,都严重伤害民族感情,每个国人都应增强爱国意识,勿忘历史(或勿忘国耻等)。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