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 (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2 15: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13课 五四运动
1、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与直接原因。
2、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3、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归纳其历史意义。
4、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
黎明前黑暗——五四运动导火线
派系 代表人 控制区域 依附国家
直系
奉系
皖系
滇系
桂系
冯国璋、曹锟
张作霖
段祺瑞
唐继尧
陆荣廷
盘踞东北
江苏、江西、湖北等
掌握北京政府,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英美
日本
日本
英美
英美
国内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五四运动的国内原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黎明前黑暗——五四运动导火线
1917年梁启超力主对德宣战……梁启超希望通过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凤凰网:《梁启超与五四运动》
1917年3月14日,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国宣战,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派出了14万名中国劳工参与协约国的后勤保障任务。这些中国劳工主要的任务就是背炮弹、运粮草、背伤员和尸体等苦力工作,甚至排地雷这种玩命的活也要中国劳工去做……
国外
黎明前黑暗——五四运动导火线
一战结束后,1919年1-6月,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据理力争,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
顾维钧
英法美三巨头操纵和会
山东问题由日本继承
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
希望

争取
失望
山东问题:甲午中日战争 后德国划分山东为势力范围。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于11月7日占领青岛。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其中就有涉及山东问题。巴黎和会上,日本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
国外
黎明前黑暗——五四运动导火线
梁启超助催
合作探究
希望
失望

北京学生愤怒
爆发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示?主权被侵犯了,怎么办?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原因:
中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国际上汉有地位,所以摆脱不了主权之被侵犯的命运。主权被侵犯,我们要奋起抗争。
启示:
落后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提高综合国力
五四运动
问题链
黎明前黑暗——五四运动导火线

材料二:1942年,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材料一:“皇帝如今都可以被打倒……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金冲及
辛亥革命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激发爱国意识等。
问题1:为何一场外交的失利会引起如此强烈的群众性抗议,当时的社会状况怎样?
悲怆的呼号回荡在中国大地
开始
1919年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章宗祥:
驻日公使
陆宗舆:币制局总裁,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天安门集会
东郊民巷请愿
火烧赵家楼
五四运动路线图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领导人
面对中国人民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6月1日,北京政府下令取缔学生的一切爱国行动。这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陈独秀散发传单时被捕入狱
形式
学生罢课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工人罢工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
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
贴出的告示
商人罢市
五四运动的结果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
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
职务。
③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
黎和约上签字。
北京高校欢迎被捕同学出狱
思考:五四运动是否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呢
对内: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对外:没有赶走列强;
主要: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些口号要求还
没有实现,例如“还我青岛”、“废除二十
一条” 等。
五四运动虽然没有取得彻底胜利,但有着誓死力争的、彻底的斗争精神。
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扩展到20多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和约废。
一一《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
【材料研读】
从材料中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知识回顾: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道路
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
维新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辛亥革命
孙中山、黄兴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胡适
君主立宪梦
自强求富梦
民主共和梦
民主科学梦
“以英美为师”
欧洲各参战国一千万人
死亡,二千万人受伤致
残,消耗了总财富的50%
以上
人们排队等社会救济
战后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银行破产,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破产
俄国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权,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
到“走俄国人的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是很朴实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又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未来社会的真善美,认为无产阶级力量巨大,通过阶级斗争、武力革命必然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和社会主义社会,消灭剥削,消灭分配不均,最终使人类迎来幸福的时代。
内涵简析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特点:
作用:
影响: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展现出伟大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919
1949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农民、地主、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
无产阶级
尊重历史
思考: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
不朽的“五四”精神
何谓“五四”精神?
我们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你知道么?
爱国精神 
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
民主和科学精神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精神
概括地说: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核心是:爱国主义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精神是什么?
新时期的“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 民主科学
解放思想 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 勇于奉献
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1.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2.在五四运动的众多口号中,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废除二十一条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C
课堂检测
3.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体现在( )
①释放被捕的学生;②推翻了北洋政府;③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④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⑤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 ①③④⑤
4. 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发生于1921年5月4日
B.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C. 工人阶级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
D.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C
A
5. 五四爱国运动被认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原因是( )
A. 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C.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 它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五四运动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导火索: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地点及主力
北京(学生)
上海(工人)
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
结果:
前期学生运动遭到镇压,后期工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