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秋天的雨》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秋天的雨》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2 21:5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秋天的雨》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分过后,黑夜就渐渐比白天长了,缺乏阳光的寒冷时节又开始了。
田野里空荡荡的,夏天太阳所赐予的物产已经收获完毕,许多植物已经褪色或枯死。
在植物和动物适应冬季以前,迁徙的季节来临了。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许多种子装备着小小的翅膀或是“降落伞”,比如蓟类植物,风把它们的种子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地上到处都是新的种子。
如果所有的种子都落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就会互相抢夺地盘和阳光。
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它们离开了父母,自己去找一处新的住所。小蜘蛛用闪闪发亮的丝将自己悬挂在空中,有时候它们远离原来的巢穴,到几公里之外搭建新家,有时候它们就直接在遇到的第一根树枝上安家。
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随着秋天的光照时间一天天变短,候鸟的“生物钟”催促着它们:是时候了,出发吧!它们向着太阳,飞向那白昼更长、气候更温暖的南方。燕子早早地启程了,因为它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将没有昆虫可吃。金翅雀是一种以蓟类植物为生的雀鸟,它会停留更长的时间,直到大雪覆盖它最爱吃的食物—蓟类植物的种子。
——选自德国乌纳.雅各布的《太阳时钟》,顾白译
[注释]①蓟(jì):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刺,叶子羽状,花紫色。全草可入药。
1.联系下文,我知道“迁徙”的意思是( )
A.更改,改变。 B.搬家;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C.流放边远地区。
2.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
3.通过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互相抢夺”一词,我知道作者是把种子当作______来写的,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种子的可爱。
4.我会用波浪线画出最感兴趣的句子,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 。
5.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请你用“ ”分别画出第四、六、七自然段中这样的句子。
6.短文和课文《秋天的雨》的相同之处是:都是描写_________的,都写了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主要围绕“雨”写了___________。
二、阅读。
①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②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万紫千红的菊花开了。它们千姿百态: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③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 。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层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④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 。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
⑤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 ,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⑥我迷恋你呀,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7.请你选择下列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A.硕果累累 B.五谷飘香 C. 秋风习习 D.枫叶如醉
8.你还积累了描写其他季节的四字词语,分别写一个:
______________(春) _______________(夏) ____________(冬)
9.填空。
①如果给短文配上四幅插图,所画地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全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0.用“ ”画出文中一处比喻句。
11.文中描写秋天的景物很有新鲜感,比如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请你用波浪线分别在②和③段中画出这样的句子。
12.按照文中描写菊花的句子形式,再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写一段话吧。
秋天,公园里的菊花开了。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 田野 植物种子 幼小的动物 候鸟 3. 人 拟人 4.小蜘蛛用闪闪发亮的丝将自己悬挂在空中,有时候它们远离原来的巢穴,到几公里之外搭建新家,有时候它们就直接在遇到的第一根树枝上安家。
这句话写出了小蜘蛛安家的过程,很有趣。 5.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
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
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 6. 秋天 秋天的动物和植物 动植物在过冬之前迁徙的情景 秋天的美景
【解析】1.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迁徙”指搬家;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故选:C。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文中句子“田野里空荡荡的”、“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可知,短文是从“田野”、“植物的种子”、“幼小的动物”与“候鸟”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
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
结合文中画线句子“如果所有的种子都落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就会互相抢夺地盘和阳光”,从“互相抢夺”这个词可知这句话把“种子”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种子的可爱。
4.考查学生句子赏析能力。
根据选文内容,用波浪线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即可。
示例:燕子早早地启程了,因为它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将没有昆虫可吃。这句话写出了燕子的聪明与有趣。
5.考查学生寻找语段中心句能力。
通过阅读第四、六、七自然段内容可知,第四自然段围绕开头句子“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展开;第六自然段内容围绕“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展开;第七自然内容围绕“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展开。按照要求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即可,
6.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对比能力。
本文主要写了植物和动物在秋天是怎样迁徙的;《秋天的雨》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故根据这两篇文章内容可知,本文和《秋天的雨》的相同之处都是描写秋天的,都写了秋天的动物与植物;不同之处是本文主要写了动植物在过冬之前迁徙的情景,《秋天的雨》主要围绕“雨”写了秋天的美景。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7.B A D 8. 春暖花开 绿树成荫 鹅毛大雪 9. 花园 田间 果园 山坡 秋 对秋天的喜爱、迷恋和赞美 10.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层层波浪。
11.②段: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③段: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12.秋天,公园里的菊花开了。它们五颜六色: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一朵接一朵地盛开着,它们挤着挨着就像一张张美丽的笑脸。
【解析】7.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与运用词语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应用范围,根据词语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结合语境选出适合句意的词语填空。
A.硕果累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
B.五谷飘香:指粮食作物散发出自有的香气。
C.秋风习习:指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
D.枫叶如醉:形容秋天的枫叶到处红彤彤的样子,让人为之迷醉。
结合文中语境“秋风过处, 。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层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可知句中主要讲述了农作物成熟了,故适合用上“五谷飘香”词语,即填上字母B。
结合文中语境“看,树上 。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可知句中主要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丰收了,故适合用上“硕果累累”词语,即填上字母A。
结合文中语境“看,树上 。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可知句中主要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丰收了,故适合用上“硕果累累”词语,即填上字母A。
结合文中语境“瞧那边的山上, ,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可知句中主要描述了枫叶火红的样子非常漂亮,故适合用上“枫叶如醉”词语,即填上字母D。
8.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题干上的提示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
根据要求,分别写出一个描写其他季节的四字词语即可。示例:形容春天的词语有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等;形容夏天的词语有炎炎夏日、艳阳高照、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等;形容秋天的词语有五谷丰登、一叶知秋、春华秋实、天朗气清等;形容冬天的词语有白雪茫茫、银装素裹、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等。
9.①本小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为四幅插图找出合适的地点即可。
通过联系上下文可知,从“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可知,短文写了花园、田间、果园、山坡四幅秋景图。据此填空作答即可。
②本小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与体会思想感情能力。解答时结合文中内容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结合文章结尾“我迷恋你呀,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可知,短文中的“你”指的是“秋”。本文主要写秋的美丽景色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0.本题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完成此题结合题目要求,用横线画出文中一处比喻句即可。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文中有多处比喻句,如“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层层波浪”、“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等,按照要求画出一处即可。
11.本题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完成此题结合题目要求,用波浪线分别在②和③段中画出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即可。
“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是拟人句,②段中的句子“它们千姿百态: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把“菊花”赋予了人的行为特点“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更加生动形象。
③段中的句子“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把稻谷、高粱、玉米拟人化。据此按照要求作答即可。
1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按照文中描写菊花的语句形式,以“秋天,公园里的菊花开了”为开头写一段话即可。
文中描写菊花的语句“它们千姿百态: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菊花的美,据此也运用拟人的修辞以“秋天,公园里的菊花开了”为开头写一段话即可。
示例:秋天,公园里的菊花开了。有的全开了,露出鹅黄的花蕊;有的半开着,像位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