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同步优选题含答案(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同步优选题含答案(word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12 21:3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同步优选题含答案
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一个半导体收音机,电池供电的电流是8 mA,也就是说(  )
A.1 h电池供给1 C的电荷量
B.1 000 s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C.1 s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D.1 min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2、如图为一块长方体铜块,将1和2、3和4分别接在一个恒压源(输出电压保持不变)的两端,通过铜块的电流之比为(  )
A.1 B. C. D.
3、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一个闭合的圆环,接入电路中,电路与圆环的O点固定,P为与圆环良好接触的滑动头.闭合开关S,在滑动头P缓慢地由m点经n点移到q点的过程中,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将(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4、如图所示,电阻R1、R2、R3阻值相等,电压U恒定,开关S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开关S接通前的(  )
A.    B. C. D.
5、(双选)欧姆表是由表头、干电池和调零电阻等串联而成的,有关欧姆表的使用和连接,正确的叙述是(  )
A.测电阻前要使红、黑表笔相接,调节调零电阻,使表头的指针指零
B.红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连接,黑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连接
C.红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连接,黑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连接
D.测电阻时,表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值越大
6、一个电压表由表头G与分压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电压表的读数总是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7、(双选)图为一半径为R的绝缘盘,在盘的外缘均匀地分布着总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现使绝缘盘以角速度ω顺时针(从上向下看)匀速转动,绝缘盘中产生的电流大小为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盘中的电流方向从上向下看为顺时针
B.如果仅使绝缘盘所带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则I加倍
C.如果仅使角速度ω加倍,则I不变
D.如果仅使绝缘盘的半径加倍,则I加倍
8、如图所示,a、b、c为不同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V1∶V2∶V3=1∶1∶2。关于三种材料的电阻率ρa、ρb、ρ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ρa是ρb的2倍 B.ρa是ρc的2倍
C.ρb是ρc的2倍 D.ρc是ρa的2倍
9、(双选)温度能明显地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分别为某金属和某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  )
A.图线1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B.图线2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C.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D.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0、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
A.R1>R2
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 U图线应在区域Ⅲ
C.R1=R2
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 U图线应在区域Ⅱ
11、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四个挡位分别为“×1”“×10”“×100”“×1 k”,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  )
A.换用“×1 k”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B.换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C.换用“×1 k”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D.换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12、在MgCl2溶液中,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如图所示,若测得2 s内分别有5.0×1015个Mg2+和1.0×1016个Cl-通过溶液内部的横截面M,那么通过横截面M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  )
A.0.08 mA 水平向右 B.0.08 mA水平向左
C.1.6 mA水平向右 D.0.16 mA 水平向左
13、两根材料相同粗细均匀的金属丝1、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金属丝的阻值R1大于R2
B.如两根金属丝的长度相同,则金属丝1较粗
C.如两根金属丝的粗细相同,则金属丝1较长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两金属丝的长短与粗细
14、(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据R=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B.据R=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改变,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也改变,但导体的电阻不变
C.据ρ=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导体的电阻R皆无关
15、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 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
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二、填空类题。
16、如图所示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______(选填“与”“或”或“非”)门电路。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__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17、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mm。
三、计算类解答题。
18、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均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 cm,把它们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U=6 V的电压时,测出电流I=1 μA,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2 Ω,R2=3 Ω,R3=4 Ω,电源电压恒定。
(1)接通开关S,断开开关S′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为多少?
(2)两个开关S、S′都接通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为多少?
20、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已知表头的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100 mA.求分流电阻R1和R2。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同步优选题含答案
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一个半导体收音机,电池供电的电流是8 mA,也就是说(  )
A.1 h电池供给1 C的电荷量
B.1 000 s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C.1 s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D.1 min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答案】B 
2、如图为一块长方体铜块,将1和2、3和4分别接在一个恒压源(输出电压保持不变)的两端,通过铜块的电流之比为(  )
A.1 B. C. D.
【答案】B
3、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一个闭合的圆环,接入电路中,电路与圆环的O点固定,P为与圆环良好接触的滑动头.闭合开关S,在滑动头P缓慢地由m点经n点移到q点的过程中,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将(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4、如图所示,电阻R1、R2、R3阻值相等,电压U恒定,开关S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开关S接通前的(  )
A.    B. C. D.
【答案】B
5、(双选)欧姆表是由表头、干电池和调零电阻等串联而成的,有关欧姆表的使用和连接,正确的叙述是(  )
A.测电阻前要使红、黑表笔相接,调节调零电阻,使表头的指针指零
B.红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连接,黑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连接
C.红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连接,黑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连接
D.测电阻时,表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值越大
【答案】AC
6、一个电压表由表头G与分压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电压表的读数总是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答案】D
7、(双选)图为一半径为R的绝缘盘,在盘的外缘均匀地分布着总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现使绝缘盘以角速度ω顺时针(从上向下看)匀速转动,绝缘盘中产生的电流大小为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盘中的电流方向从上向下看为顺时针
B.如果仅使绝缘盘所带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则I加倍
C.如果仅使角速度ω加倍,则I不变
D.如果仅使绝缘盘的半径加倍,则I加倍
【答案】AB 
8、如图所示,a、b、c为不同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V1∶V2∶V3=1∶1∶2。关于三种材料的电阻率ρa、ρb、ρ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ρa是ρb的2倍 B.ρa是ρc的2倍
C.ρb是ρc的2倍 D.ρc是ρa的2倍
【答案】C
9、(双选)温度能明显地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分别为某金属和某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  )
A.图线1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B.图线2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C.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D.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答案】CD
10、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
A.R1>R2
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 U图线应在区域Ⅲ
C.R1=R2
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 U图线应在区域Ⅱ
【答案】B
11、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四个挡位分别为“×1”“×10”“×100”“×1 k”,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  )
A.换用“×1 k”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B.换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C.换用“×1 k”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D.换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答案】D 
12、在MgCl2溶液中,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如图所示,若测得2 s内分别有5.0×1015个Mg2+和1.0×1016个Cl-通过溶液内部的横截面M,那么通过横截面M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  )
A.0.08 mA 水平向右 B.0.08 mA水平向左
C.1.6 mA水平向右 D.0.16 mA 水平向左
【答案】C 
13、两根材料相同粗细均匀的金属丝1、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金属丝的阻值R1大于R2
B.如两根金属丝的长度相同,则金属丝1较粗
C.如两根金属丝的粗细相同,则金属丝1较长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两金属丝的长短与粗细
【答案】B
14、(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据R=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B.据R=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改变,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也改变,但导体的电阻不变
C.据ρ=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导体的电阻R皆无关
【答案】BD
15、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 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
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答案】C
二、填空类题。
16、如图所示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______(选填“与”“或”或“非”)门电路。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__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答案】非 发光
17、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mm。
【答案】(1)1.195(1.194~1.196均可) 11.50
三、计算类解答题。
18、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均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 cm,把它们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U=6 V的电压时,测出电流I=1 μA,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
【答案】6×104 Ω·m。
【详解】R== Ω=6×106 Ω
由题意知l=d=10-2m,S=10-4 m2
由电阻定律R=ρ得
ρ== Ω·m=6×104 Ω·m。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2 Ω,R2=3 Ω,R3=4 Ω,电源电压恒定。
(1)接通开关S,断开开关S′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为多少?
(2)两个开关S、S′都接通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为多少?
【答案】(1)2∶3  (2)7∶6
【解析】(1)接通开关S,断开开关S′时,电阻R1与R2串联,由串联电路的规律知,U1∶U2=R1∶R2=2∶3。
(2)两个开关都接通时,R2与R3并联,且R23== Ω,R1与R23串联,由串联电路的规律知,U1′∶U2′=R1∶R23=7∶6。
20、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已知表头的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100 mA.求分流电阻R1和R2。
【答案】8 Ω  32 Ω
【解析】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即当流入正接线柱O的电流为0.6 A,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这时在表的内部,R1与R2串联,然后与表头并联,电路图如图a所示,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
IgRg=(I1-Ig)(R1+R2)①
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即当流入正接线柱O的电流为3 A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这时在表的内部,R2与表头串联,然后与R1并联,电路图如图b所示,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
Ig(Rg+R2)=(I2-Ig)R1.②
由①②两式代入数据解之得:
R1=8 Ω,R2=32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