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3 15:3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氧气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蜡烛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以下关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硫的燃烧是缓慢氧化
C.燃烧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D.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受阻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硫 B.红磷 C.木炭 D.细铁丝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产物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放热 B.燃烧发红光
C.生成无色气体 D.集气瓶内液体变浑浊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B.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在体内与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C.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单质、化合物反应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
7.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B.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C.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铁丝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8.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9.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或操作中主要利用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可供给呼吸 B.可用于切割金属
C.可用排水法收集 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0.下图表示了氧气的几种用途,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所利用的原理不同的是(  )
A.医疗 B.潜水
C.气焊 D.登山
11.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上的硫磺点燃时先燃烧后熔化
B.硫在空气中反应更剧烈
C.瓶底的水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
D.集气瓶内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12.如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当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看到的现象是
A.A瓶中有水流入 B.B瓶中有水流入 C.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D.无法确定
13.如图是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I、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D.Fe在I、II 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14.下列反应是氧化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水碳酸 B.镁+氧气氧化镁
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D.水氢气+氧气
15.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试管口产生白雾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二、填空题
16.从下列实验现象的编号中,选择合适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A、火焰呈淡蓝色  B、火星四射  C、耀眼白光  D、浓厚白烟  E、蓝紫色火焰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 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
三、简答题
17.如图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a.螺旋状的细铁丝慢慢变短;b.火星四射;c.放出大量的热量;d.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其中最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该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下面图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三个实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的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是____反应。
(2)甲中产生____________色的火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3)乙中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_。
(4)丙中的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色固体,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5)三个集气瓶里都放有少量的水,其中甲中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你认为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
(3)装置A和B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__________(填“A”或“B”)。
(4)若装置B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
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
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较高温度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五氧化二磷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高温四氧化三铁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四氧化三铁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
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水,所以瓶内不能有水,否则会干扰水雾的观察,符合题意。故选D。
2.A
【解析】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描述正确;
B、硫的燃烧是剧烈氧化,不是缓慢氧化,描述不正确;
C、燃烧时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描述不正确;
D、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描述不正确。
故选:A。
3.B
【解析】
【详解】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受阻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氧气,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5.B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故生成无色气体,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集气瓶内液体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
【详解】
A.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此选项正确;
B. 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在体内与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此选项正确;
C. 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单质、化合物反应,此选项正确;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集气瓶中可能没有氧气,也可能是氧气的浓度小,此选项错误。
故选D。
7.B
【解析】
【详解】
A、氧化反应中的缓慢氧化只放出热量,不发光,选项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解的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相同的,选项正确;
C、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红热的铁丝在盛有纯净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8.D
【解析】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氧气的性质决定氧气的用途,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
B、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是由于氧气有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由于氧气有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0.C
【解析】
【详解】
A、医疗使用氧气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
B、潜水使用氧气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
C、气焊使用氧气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放出热量;
D、登山使用氧气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
故选:C。
11.D
【解析】
【详解】
A、用药匙取少量浅黄色的硫粉,放入燃烧匙中,点燃酒精灯,加热燃烧匙中的硫粉,硫粉先熔化成液体,后燃烧,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反应更剧烈,不符合题意;
C、瓶底的水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D、集气瓶内发生的反应是:,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2.B
【解析】
【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从而使水进入瓶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二氧化硫代替了氧气的位置,使压强几乎不变,水不能进入瓶中。故选B。
13.D
【解析】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没有白烟,故错误;
B、II类反应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不是可燃性,故错误;
C、不是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
D、铁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氧化铁,故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
【详解】
A、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D、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故选:B。
15.D
【解析】
【分析】
烟是由固态的微粒所组成,雾则是由液态的微滴所组成。
【详解】
A、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试管口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液滴,产生白雾,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红光,符合题意。故选D。
16. D C A E B
【解析】
【详解】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白烟,放出热量。故选D;
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故选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E;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故选B。
17. d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引燃铁丝 防止反应生成的物质 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
【详解】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铁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2)铁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起引燃铁丝的作用;
(4)集气瓶底预先铺上一层细沙或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18. 点燃 放热 化合 蓝紫 硫+氧气二氧化硫 白烟 火星四射 黑色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详解】
(1)三个实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在反应的基本类型方面,均符合“多变一”特征,三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2)甲中,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硫+氧气二氧化硫。
(3)乙中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生成大量白烟。
(4)丙中,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5)在甲中由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在甲中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9. 铁+氧气四氧化铁 硫 B ①④
【解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B装置中发生反应是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四氧化铁;
(2)A装置中的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硫,物质X可能是硫;
(3)装置A和B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由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是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可以用细砂来代替; 若是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不能用细砂代替。所以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B;
(4)若装置C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未打磨生锈的铁丝、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氧气的不纯了;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有利于铁丝的燃烧。
故填: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