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训练题
选择题
1.“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下列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2.为了阻止日军打通南北战场,国民政府与日军进行了(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3.抗日战争期间,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司令官是( )
A.彭德怀 B.白崇禧
C.李宗仁 D.赵登禹
4.“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 《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 )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 )
A.1931年 B.1932年
C.1937年 D.1938年
5.“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会战期间(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6.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 )
A.进攻阶段 B.反攻阶段
C.激战阶段 D.相持阶段
7.以下关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描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
①中国军队奋勇杀敌,取得会战胜利 ②战役从1941年末开始 ③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④会战后期日军趁机占领广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下列有关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面战场处于从属地位
B.组织了几次大规模会战,态度积极
C.没有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
D.丧失领土,作用极小
9.下列战役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有(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0.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1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
A.武汉 B.徐州
C.太原 D.南京
12.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13.宣告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标志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4.叶挺将军曾评价某战役为:“……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该战役发生在( )
A.卢沟桥 B.广州
C.南京 D.万家岭
15.“武汉会战震宇环,百万雄师战犹酣。长江两岸同抗击,中部四省共围歼。四个半月我威振,二十五万日军完。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该诗反映了武汉会战( )
①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③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④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占据了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主要是( )
A.日军占领上海、南京
B.日本兵力严重不足,财力物力困难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D.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
17.1941年,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哪个地方发动第三次进攻( )
A.南京 B.重庆
C.长沙 D.上海
18.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在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19.全面抗战爆发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下列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武汉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太原会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20.在台儿庄战场旧址,一位导游在向游客讲解中有下列四句话。其中错误的一句是( )
A.战争爆发于全民族抗战时期
B.这次会战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
C.这场战争是八路军取得的辉煌成果
D.这场战役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21.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2.《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里有句歌词:“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与歌词相关的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3.下列各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的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长沙会战
24.“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9人,最终守住了阵地。”材料所描述的战况发生在(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25.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消灭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
26.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重要会战包括 ( )
①淞沪会战 ②重庆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武汉会战 ⑤长沙会战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7.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组织了22次大规模战役,中日双方以争夺大城市为主,国民党军队败多胜。下列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
B.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C.国民政府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
D.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8.1938年初,日军分兵沿津浦路南下和由山东西侵。其侵略的最终目标是 ( )
A.台儿庄 B.南京
C.上海 D.徐州
29.下图战役中抗击日军的中国军队隶属于 ( )
A.第一战区 B.第四战区
C.第五战区 D.第九战区
30.某抗日老兵说:“我曾经参加过田家镇、万家岭等战役,在这里我们狠狠打击了日本鬼子。”这表明该老兵参加过的会战是 (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长沙会战 D.徐州会战
31.1938年下半年,在日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其中,这一时期陷落的大城市有 ( )
A.北平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32.美国某报的战地记者于1941年底来华报道中国正面战场的战况。下列地点最适合他前往的是 ( )
A.长沙 B.徐州 C.上海 D.东北
33.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正面战场溃败。下列战役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南昌起义 B.豫湘桂战役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二、非选择题
34、.组合列举:根据提示,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 1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指挥官是 。
( 2 )从1938年10月开始,抗日战争进入 阶段。
3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孙连仲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孙连仲对死守台儿庄最后阵地的池峰城师长命令道:“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1)材料中的战役爆发于哪一年?该战役取得了哪些成果?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取得该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6、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人物是谁?他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图二反映的是武汉会战中哪一战役的场景?武汉会战有何影响?
图三反映的是长沙军民庆祝哪次会战胜利的场景?该会战的胜利有何影响?
37、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影视中的历史】
《捍卫者》是由平远著名乡贤赖国传独立投资拍摄的抗战电影,主要讲述以平远抗日英烈姚子青为代表的中国将士英勇守卫宝山城的事迹。1937年,在宝山守卫战中,年仅29岁的姚子青带领全营将士与日军浴血奋战六昼夜,最后与日军巷战肉搏,终因敌众我寡,全营官兵壮烈殉国。
( 1 )此电影中的战争事迹发生于国民党正面战场中的哪一次会战
回忆中的历史】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摘自《李宗仁回忆录》
( 2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台儿庄战役的积极影响。
【旋律中的历史】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摘自《保卫大武汉》
( 3 )歌词中为何认为“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保卫武汉的战役有何重要意义。
【历史中的感悟】
( 4 )综上所述,你如何评价“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的抗战”
答案
1-5DBCDC 6-10DABDD 11-15BACDB 16-20BCDBC 21-25CDDDB 26-30CCDCB
31-33DAB
(1)李宗仁 (2)相持
(1)1938年春。歼敌1万余人,日军被迫撤退。
中国军队的将领军纪严明,士兵英勇作战。
(1)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江西万家岭战役。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7、(1)淞沪会战。
(2)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原因: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意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