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2 23:1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
两个“错”字:“国”和“天”
“国”(国中无点):寓意“城中之王”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能摆脱封建思想;
“天”(两横上长下短):寓意拜上帝教教义中上帝为天上天国之主,地上也有天国,以洪秀全为主,但地上天国小于天上天国。
外部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原因:
内部原因:
清政府剥削的加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鸦片战争失败后,各级官府变本加厉地敲诈、勒索,把战费与赔款负担转嫁到广大纳税者,尤其是贫苦农民头上,致使他们的生活陷入绝望境地。官府与人民大众之间矛盾迅速激化。
——《中国近代通史》
晚清官场宴饮图(1843年)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道光十三年(1843年),桂平蝗。十四年夏,浔州蝗,复大水。十五年,平南蝗食草木百谷殆尽。十七年丁酉,浔州雹,大如斗。
——《浔州府志》
中国古代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蝗灾
个人原因:
洪秀全屡考不中,1843年与好友冯云山等创立“拜上帝会”,进行传教反清活动。
1
2
3
4
青年洪秀全
政治主张:
拜上帝会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鼓吹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严谨酗酒、吸食鸦片,反对缠足。
满足了贫穷无告的民众对平等和温饱的强烈向往,吸引了大批信徒,为金田起义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时间:
1851年1月11日
领导人:
洪秀全
起义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建号:
太平天国
时间:
领导人:
金田起义
图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人为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永安建制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初建政权) →
永安北上(1852年春)→
桂林(冯云山战死)→
长沙(萧朝贵战死)→
放弃武昌(1853年春)→
攻占南京(1853年3月定都天京)
定都天京
民 谣
材料一 鲤鱼冲破滩头浪,云雀穿过黑云山;天军爬过东乡界,一天攻下五六关。
材料二 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
提示: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太平军作战英勇,进军神速,行军所至得到民众的欢迎。
2.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1)积极性(革命性):
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提出废除私有制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
(2)局限性(空想性):
目 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 伐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 征
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影 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西征
重大事件 历史意义、评价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1856年


(1)逼


(2)杀
(3)责
(6)走
(5)疑
(4)杀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天王
洪秀全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没有实施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重整国政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到达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资政新篇》
内容:
政治上:主张统一政令,依法治国;设投票箱,由公众直选官吏。
经济上:鼓励引进西方技术,发展工商业,兴办交通、邮政、银行、保险等事业。
外交上:赞成对外开放和自由经商,与他国平等往来。
风俗和教育上:反对迷信而提倡新式教育;严禁贩卖人和吸食鸦片。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的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安庆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天京陷落
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其原因是什么?
总结归纳
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团结)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①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性质)
② 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历史影响
课堂小结






开始:1851,金田起义
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1856,突围和西征后
盛衰转变:1856年的天京事变
1859年,《资政新篇》
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前后14年
太平天国运动
随堂演练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D
2、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3. 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
A. 秦日纲 B. 陈玉成 C. 李秀成 D. 石达开
4.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