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2 23: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时 1
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抢占原料产地,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为了改变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是英法侵略者犯下的野蛮罪行。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攫取了更多特权,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清政府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洪秀全等人创立拜上帝会,发动武装起义,掀起了持续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农民阶级救亡图存的努力。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国近代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分析: 本课有三个子目,即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南京、天京陷落。三块内容是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全盛到失败的一个完整过程,三者紧密联系。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沉重的压迫剥削使得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这种背景下,屡试不中的洪秀全利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广大贫苦农民揭竿而起,金田起义爆发。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并很快发展壮大,初步建立起了政权组织并分封诸王。这场运动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学情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学生对此历史事件应当是耳熟能详,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近,加之八年级学生在积累一年的历史学习经验中,史料阅读能力和历史事件概括能力皆有所提高,因此本课在讲解中应注意运用历史地图、史料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事件的理解。
课标要求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和教师提供的《天王宝座》《天王府模型》《天王府花园》等图片,阅读文献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的精神。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课堂导入: 展示《中国通史》中太平天国运动的片段视频。以视频末尾结语为言,提出问题:“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罢!”的感慨是如何成为现实的呢? 二、展示课题: 《太平天国运动》 展示学习目标: 1.分析史料,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及图片,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 3.探究史料,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认识农民起义的作用和局限性。 四、讲授新课: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展示合作探究问题: 20世纪50年代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展示问题探究材料: 材料1: 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浪艰狈蹙,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餮菸草,习邪教,取诛戮,或冻以死……子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 材料2: 当今外任官员,清慎自矢者固有其人,而官官相护之恶习,牢不可破。此皆系自顾身家之辈,因循苟且,尸禄保身,甚属可恶! ——林则徐:《接任河东河道总督日期折》 材料3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以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则木棉亦不可恃。
——包世臣:《答族子孟开书》 材料4 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受严重的水里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人祸天灾,使广大人民陷入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在战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的起义达100多起。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5: 教师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矛盾激化。 内部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广西自然灾害频繁,人民苦不堪言。 主观原因:洪秀全等人创办了拜上帝会,为起义做好准备。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 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明确重要节点: 明确节点: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展示太平运动时期颁布的两大重要纲领: 对比不同时期太平天国所颁布的不同纲领,明确农民阶级作为领导者的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教师过渡: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如何走向失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展示探究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1: 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 ——《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 材料2: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李大钊 材料3: 所有借师助剿,即着薛焕会同前次呈请各绅士,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克日办理,但于剿贼有裨,朕必不为遥制。其事后如有必须酬谢之说,亦可酌量定议,以资联络。 ——《元年正月十日(1862年2月8日)谕议政王军机大臣等》 材料4: 教师总结答案: 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与联合绞杀。 教师引用胡绳先生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来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展示材料: 教师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了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壮烈的一章。 观看视频,带入太平天国运动的视频情境。 齐读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交流探讨,回答问题。 观看地图,,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思考运动时期颁布两大纲领中对于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便于掌握重点知识。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在思考同时听教师讲解重点。 听教师讲解,自主思考相关问题,分析得出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了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壮烈的一章。 使学生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视频片段。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根据史料分析相关历史信息,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这一内容的探究,突破本课的难点内容,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通过这一内容的讲解,突破本课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读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学会整理归纳重点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
巩固练习 1.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对抗太平军的 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所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2.有学者指出,在太平天国时代,洪秀全等人根本就没有萌发近代意义上的平等思想。上帝教的外在形式虽然不无新意,但在本质上并不具有新的历史内涵,绝无可能引导太平天国挣脱封建制度的六道轮回。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领导集团不团结 B.领导集团不团结 C.纲领文件未落实 D.中外势力围剿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