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
城市开发与古建筑保护
随着本课展开,思考传统古建筑,在我们当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何去何从?
基本问题:
济南人永久记忆与痛
1950年前后,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屡次发出要保护和整理北京文物古迹的呼吁:“北平的整个形制既是世界上可贵阿孤例,而同时又是艺术的杰作,城内外许多建筑物是历史上、建筑史上、艺术史上的至宝。”
思考一下:
传统古建筑现在还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吗?
1.古代建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居住需求,我们为何要保存它们呢?
(讨论3分钟)
(实用、通风、采光,用水等方面不能满足现在需求)
古建筑的保护价值所在:
(1)技术之巧
(2)艺术之美
(一)技术之巧
木制承重
(一)技术之巧
木制承重
水缸、马头墙 (防火)
火炕、窑洞 (保暖)
门锁 (防盗)
(二)艺术之美
无无论是古朴醇厚的北京四合院,还是饱满圆融的客家土楼;无论是精致秀美的苏州园林,还是洁净素雅的皖南民居……无一不在展现令人称奇的建筑工艺之上,表达个性丰富的审美诉求。
雕梁画栋
私家园林
总结:
传统建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具有保护价值,它们不仅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也是当代发展的创作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栖息地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2.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呢?
经济利益的矛盾
与城市规划不一致的矛盾
过度开发利用的矛盾
(一)明确保护意义
1.古建筑传递深厚的历史信息。
2.古建筑具有优美而凝重的形态。
3.古建筑具有坚固合理的结构和独特的材料用法。
4.古建筑具有体现民风民俗的文化价值。
成功案例:
意大利:198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精美绝伦的古建筑和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法国:巴黎城的改造工作重新规划并开辟了宽敞笔直的道路系统,使这个中世纪的核心城市能够做到四通八达。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晚唐 杜荀鹤
周庄水乡古镇
失败案例:山西省忻州市铁梁桥的重建
忻州市铁梁桥是一座金元时期的古桥,为单孔形石拱平桥,被修复后“面目全非”,古桥承载的文物价值、艺术美感、历史信息等随之严重受损乃至荡然无存。
尊重历史,“修旧如故”才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传承。
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
1.因地制宜,遵循合理原则。
2.传承中发展,体现自然之美。
《内化毕建议》
1.对建筑群首先要鉴定。
2.若建筑群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要素,要把这些时期都显现出来。
3.要预防过量旅游对建筑群造成的破坏,避免各种污染。
4.在保护修缮的同时,要采取恢复生命力的行动,使它们能长期存在下去。
课堂任务:
时光倒流,以济南老火车站为例,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与开发?
讨论五分钟,写下自己的想法。
结语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
在当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建构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意义重大,承载了人类的精神追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历史的敬重是人类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