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测试
选择题
1. 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 )
A. 杨虎城 B. 李宗仁
C. 林彪 D. 彭德怀
2. 1938年,田汉在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次战役应是( )
A. 卢沟桥保卫战
B. 淞沪抗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3. 随着的结束,日军兵力严重不足,我方趁机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战略撤退,保存了实力。抗日战争由最初的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方框处的内容是( )
A. 徐州会战 B. 武汉会战
C. 太原会战 D. 淞沪会战
4.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 )
A. 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 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C. 有效地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
D. 使日军基层军官损失殆尽
5. “武汉会战震宇寰,百万雄师战犹酣。长江两岸同抗击,中部四省共围歼。四个半月我威振,二十五万日军完。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该诗反映了武汉会战( )
①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③历时4个多月 ④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占据了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6. 1942年1月,美国《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文中的军事胜利是指(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7. 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8.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孙连仲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当时进行的这场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武汉会战
9. 蒋介石在1938年8月31日曾写道:“今日长江之敌已入挂形(易攻难退之地)与险形之地矣!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此倭寇之必败也。”此会战前后历时4个多月,战场跨5省,虽然最终失利,但是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此会战”指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广州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10. 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 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 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 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11.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7年,七七事变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1937年,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 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保卫战 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2.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近20天,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3.下图战役中抗击日军的中国军队隶属于( )
A.第一战区 B.第四地区
C.第五战区 D.第九战区
14.台儿庄战役后,各地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使中国抗战精神广泛传播,其原因是( )
A.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B.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C.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抗战中最后一战
15.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由此可见,台儿庄大捷的主要原因是( )
A.前方将士不怕牺牲
B.后方同胞大力支援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蒋介石的正确领导
16.“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这一首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 )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
17.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下列地区中,实现了这一战斗目标,大量歼灭日军的是( )
A.万家岭 B.台儿庄
C.长沙 D.上海
18.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淞沪会战 D.长沙会战
19.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
A.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B.日军占领广州和武汉
C.日军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中国战场的胜利,引起较为强烈的国际反响。英美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这一胜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21.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部分军队作战不力
B.国民政府政治腐败
C.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22.下列战役能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抵抗的有( )
①武汉会战 ②淞沪会战 ③长沙会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二、非选择题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哪一年的哪次战役中?据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再现了哪一战役?该战役属于正面战场的哪一会战?该会战对当时的战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哪一战役胜利后人们的喜悦?以上战役都是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积极作用。
25、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也是一场卫国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徐州会战】
材料一 台儿庄是徐州门户,位于徐州东北的大运河北岸,南通陇海线,北接津浦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北路日军从平津南下,南路日军北犯,准备南北夹击徐州。
(1)徐州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阻击日军进攻而组织的大会战。双方在哪一地点展开激烈的争夺?为什么?
材料二 坚守滕县(位于台儿庄西北)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率领全师官兵与敌血战到底,壮烈牺牲。
(2)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哪一战役重大胜利?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武汉会战】
材料三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3)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会战。中国军队采用了怎样的策略?中国军队取得了哪一战役的重大胜利?武汉会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长沙会战】
材料四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
(4)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5)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主要的会战?这些会战有何积极意义?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 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
材料二: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
材料三:发生于1939年9月~1942年初的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展开的三次重大战役之一。这三次战役,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和影响。蒋介石曾称赞道:“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材料四: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1)台儿庄大捷发生在哪一年?指挥该战役的中国军队的司令长官是谁?台儿庄大捷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此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长沙会战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答案
1-5BCBDB 6-10DDBDD 11-15DBCBC 16-20DABBB 21-23DBC
24、(1) 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江西万家岭战役。武汉会战。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牵制了大部分日军,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和速战速决的计划,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减轻了其他战场上盟军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台儿庄。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官兵浴血奋战;中国军队协同作战;前线指挥正确;运用恰当的战略战术等。
(3)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万家岭战役。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4)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5)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26、(1)1938年。李宗仁。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武汉会战。宣告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和影响,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中国军人为国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在抗战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发扬了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大无畏精神,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但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豫湘桂的溃败。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