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测试题
选择题
1.1938年3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是( )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
C.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D.是淞沪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战役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
彭德怀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李宗仁
3.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一败再败,南京沦陷,“唯武器论”“亡国论”甚嚣尘上。台儿庄战役之后,“唯武器论”不攻自破,“最重要的是我国军民认识到对日本人还可一战”。这说明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
A.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4.“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这一首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 )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
5.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下列地区中,实现了这一战斗目标,大量歼灭日军的是( )
A.万家岭 B.台儿庄 C.长沙 D.上海
6.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7.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将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是( )
A.淞沪会战后 B.第三次长沙会战后
C.武汉会战后 D.台儿庄战役后
8.这次会战是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提高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军的士气,支援英、美在南方的作战,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时间轴上对该事件标注正确的是( )
9.毛泽东说:“国民党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下列战役属于国民党抗战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武汉会战 ③百团大战 ④长沙会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11.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指挥“我们击退寇兵”的司令长官是( )
A.叶挺 B.赵登禹 C.佟麟阁 D.李宗仁
12. 张爷爷是一位国民党军人,他说:“那年在山东,我们把小鬼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后来听说我们打的那场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张爷爷说的“那场战役”指的是 ( )
A. 武汉会战 B. 第三次长沙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
13.这次战役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这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14.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文中的军事胜利是指(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5.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有( )
①淞沪会战
②第三次长沙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台儿庄战役后,武汉、长沙、郑州几十万市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集会和游行,中国人民抗战热情普遍高涨。由此可见,台儿庄战役( )
A.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B.振奋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
C.是我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迫使日本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17.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18.《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自力更生仍为我政略上最高原则,基于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由此判断( )
A.中国共产党坚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国民政府曾期待国际力量的援助
C.中国抗日战场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日军改变侵华方针
20.古往今来,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小明在复习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利用学习的内容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中,最主要内容是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这反映的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 抗战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31倍。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再加之,在这广阔的土地上,遍布全境的高山、丘陵,奔流其间的泱泱大河,犹如铜墙铁壁,对日军的侵略形成了有力的阻隔。
——子今、沈伟烈《国破幸有山河在》
材料二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十四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材料三 在战略相持阶段后半段,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比较消极。在此阶段,国民党军队基本上没有对日军采取主动的战略或战役性攻势,1942年下半年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国民党正面战场基本上呈现出与日军互不相扰的休战状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日战争中中国未能亡国的两点原因。
(2)抗战中哪次会战最能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这次会战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抗战中哪次会战证明“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比较消极”?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认识。
材料四 台儿庄战役从3月24日到4月7日,历时14天,中国守军以血肉之躯全歼矶谷师团主力10 000多人。然而,胜利的代价是如此之大,中国军队损失近20 000人。李宗仁望着重叠扑倒在地的中国守军尸体,跪倒在地满面泪涌,随同的将士也一起跪了下去放声号哭。
——崔永元《我的抗战》
材料五 1937年中日两国力量比较表
(4)对比材料四、五,你认为中国军队是如何获得战斗胜利的?
材料六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5)你从材料六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什么精神?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1)上述图文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结果如何
(2)说说这一战役的历史意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这场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共歼敌1万余人。它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材料二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汉江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
材料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英国媒体报道称“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战役?中国军队的指挥是谁?
(2)材料二中的“万家岭战役”发生于哪一会战中?这次会战的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与哪次会战有关?
(4)上述三次战事都发生在哪一战场?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
材料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英国媒体报道称“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光辉夺目”。
材料四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中国在豫湘桂战役中丧失4个省会、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千米。
(1)材料一中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万家岭战役”是哪次会战中的战役 该会战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与哪次会战有关 当时英美盟军面临怎样的战况
(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一下正面战场。
答案
1-5ADADA 6-10BCCBC 11-15DCDDA 16-20BCBCC
21、(1)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国民党在正面战场顽强抗战。
(2)武汉会战。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豫湘桂战役。认识:国民党承担的正面战场作战,为取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抗战后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正面战场的溃败。
(4)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中国军队协同作战;前线指挥正确;运用恰当的战略战术等。
(5)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誓死抵抗的决心和精神等。
22、.(1)台儿庄战役。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共歼敌1万余人。
(2)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3、(1)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2)武汉会战。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3)第三次长沙会战。
(4)正面战场。
24、(1)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
(2)武汉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第三次长沙会战。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4)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但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溃退。